吳湘英
摘要:在全市教育事業(yè)快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同時,面對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多元教育需求疊加的現(xiàn)狀,昆山高度重視家校合作的關鍵作用,積極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昆山市婁江實驗學校是昆山市的窗口單位,家長學校的建設成為了我校探索的目標。
關鍵詞:學校建設;學習的熱情;家長
一、一方陣地,確定學校對家長學校建設的信心
在校長的領導下,我們設立了家長學校辦公室。家長學校辦公室下設一個活動中心,中心場地比較大,可容納家長學校領導小組進行會議。另外還有一個家長活動的中心,可容納三百多名家長。家長學校的組織架構是以校長為指導委員會主任,學校分管副書記和退休老領導為副主任,中層領導、退休教師、在職教師和家長代表為委員,他們負責指導家長學校的各項工作。家長學校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做到期初有部署、每月有安排、每周有活動,并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及時總結交流。
二、兩支隊伍,撐起家長對家長學校工作的希望
我校本著教育就是為人民服務,全面構建家校一體的家庭教育生態(tài)圈,為此,充分利用校內(nèi)外兩支隊伍,即校內(nèi)以校長、德育主任、教務主任、教科主任和班主任為主,分期、分批參加各類培訓,使之成為開展家庭教育的骨干力量;校外聘請家庭教育的知名學者(如南師大殷飛教授)、各行業(yè)專家、退休老領導(如李小春、顧治民、蘇麗華)等,共同組成了我校的四大講師團隊。
1.指導家庭教育講師團。建校初我校特聘教育局退休的老領導顧治民經(jīng)常來校為家長上課。2016、2017、2018年連續(xù)三年,我校每個都安排10位左右教師,參與蘇州市、昆山市的家庭教育培訓。這些教師在家長學校授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智慧父母公益沙龍講師團。我校“智慧父母課堂”是昆山市文明辦公專項公益活動,同時特聘教育局退休的蘇麗華老領導,通過建立家庭教育和家長成長為核心的實地課程,解決一般教育講座中存在的“知易行難”的問題,讓更多的家長懂得如何更輕松、更規(guī)范地教育孩子,讓他們一起享受成長的喜悅與幸福。
3.好父母成長工作坊講師團。由昆山市教育局主辦培訓,我們學校心理專業(yè)的王華老師負責,聘請退休的心理指導專家紀珍等,每個學期舉行為期六周的“好父母成長工作室”活動,邀請我校各個年級的上百位家長參與活動。
4.父母學堂講師團。針對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xiàn)的問題,家長學校的負責人會推送一些網(wǎng)絡培訓素材到學校網(wǎng)站上,讓家長學習解答心中的疑難。
三、三大模式,激發(fā)家長對家長學校學習的熱情
家長學校建設過程中,我校秉承著“點、線、面結合,全方位覆蓋”的模式,為建成社會、家庭、學校“協(xié)調(diào)共享生態(tài)圈”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點燃了家長對家長學校學習的熱情。“面”——就是我們在家長見面會上進行“家長學?!钡男麄?。根據(jù)省編教材《家長必讀》,又為家長準備了我校編纂的《流淌著奶和蜜的幸福學校 婁江好學校 九年早知道》家長學校讀本,讓家長更清晰地了解學校文化,深刻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掌握系統(tǒng)、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法。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家長學校教學時做到“四有”:有目標、有計劃、有教材、有簡案;“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師資、定內(nèi)容。我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師會針對各個年級的家長開展不同類型的家長講座?!熬€”——就是以網(wǎng)格化模式,面向所有家長,提供家長學校學習、反饋三大平臺:
(一)家教寶典 共論餐桌話題
在家教寶典的編寫上,我們根據(jù)各個年級的學生特點,以《家長必讀》為依據(jù),大量搜集資料,編寫成適合各個年級家長閱讀的家教寶典。每天18:00為家長推送一條“家教寶典”。這也讓家教寶典成為孩子與家長飯桌上的話題,讓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不斷充實,從而思考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
(二)訂閱書刊 分享閱讀收獲
我們要求家長訂閱《家長必讀》,為家長發(fā)放《蘇州家庭教育家長讀本》等,我們還根據(jù)家長的閱讀情況,及時上傳家長與孩子一起讀報學習的照片,我們還定期發(fā)送他們的讀書、讀報心得感想,由學校德育處負責,每周進行評選,并將評選出來的優(yōu)秀親子讀報感受放到學校網(wǎng)站上,與父母們及時分享交流。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學習和心得的分享,家長除了獲得更多的教育方法,還可以帶動更多的家長一起探討如何應對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表彰先進 豐富育兒經(jīng)驗
以婁江報告廳為家長學校的舞臺,鼓勵家長上臺交流自己的育兒收獲;以家長論壇的形式,交流最新的教育觀念以及育兒經(jīng)驗;以網(wǎng)站發(fā)表的形式,推動更多的家長參與交流。多樣化的平臺與反饋方式,促使家長對學校的工作滿意度不斷提高。在我校綜合考評中,家長的滿意度達96%,這是對我校辦學工作相當大的肯定?!包c”——就是個性化的家長輔導。除了常規(guī)的在各課堂觀摩活動后家長與教師的交流外。我校比較有影響的是“資源教室項目”,向隨班就讀的特殊家長提供指導,使他們對特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所了解。之后,我校的國家級心理咨詢富偉麗老師為家長進行專業(yè)培訓,讓家長正視自己的孩子,重視家政活動、閱讀活動等,發(fā)掘孩子的特長。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生活、自我整理等基本生活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能力、自學能力等。
四、四類角色,促進社會對家長學校深度的認可
一是當好八小時外孩子的教導員,學習親子知識,建設親子課程,開展親子活動。親子社團活動課程已逐漸成為我校親子課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當好八小時內(nèi)學校的督導員,參加班委會、校委會參與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工作。三是當好學校重大活動的參與員,如學校開展入隊禮、成長禮、青春禮等重大活動時,邀請父母義工團參與到活動中。父母義工團不斷壯大,大部分是退休的老教師、老領導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四是當好學校發(fā)展的宣傳員,愛校如家,人人有責個個有份。家長的滿意度不斷提高,學校的聲譽也在不斷提升。
五、結語
總之,婁江學校是孩子們的婁江,也是教師們的婁江,還是孩子們父母的婁江,隨著家校合作的活動的不斷開展,2019年我校被評為江蘇省示范家長學校。這既堅定了我們家長學校的信心,也是我們學校發(fā)展的契機。
參考文獻:
[1]曾麗嫦.普通高中教師家長協(xié)同教育未成年人的觀念調(diào)查及對策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22).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