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漢月
摘 ?要: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方向。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立足文本教材特點,針對相關年級的學生實際狀況,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在多種形式朗讀中感悟語文文字精妙之處閱讀,在堅持寫好讀書筆記中積累好詞佳句,在引導學生對話探究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抓住閱讀感悟深刻處實施讀寫結合策略。
關鍵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對話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18-01
1.在多種形式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精妙之處
一篇文章如果沒有精妙的語言,讀起來會十分乏味無趣,那么,怎樣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本的語言精妙之處呢?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有效的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閱讀中慢慢得到語言的積累。為此,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形式朗讀,引導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精妙之處。如個人讀,同桌齊讀,全班齊讀,男女學生分開讀,分小組比賽著讀,高年級學生還讓可以他們朗讀與瀏覽相結合,這樣通過不同的閱讀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反復的閱讀中理解語言文字的含義,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美,最終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慢慢地他們就會愛上閱讀,愛上祖國的語言文字,并細細地去品味,理解,逐漸形成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風格,并最終學會學以致用。
2.在堅持寫好讀書筆記中積累好詞佳句
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展開對話中,要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以此提升語文閱讀訓練的學習效果。如在引導學生預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設立專門的筆記本,如“好詞佳句積累本”等等。例如,在教學《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預習時抓住了“水落石出”這個詞,學生通過查閱詞典知道了意思是:水落下去了,石頭就露出來了。比喻真相大白。這樣,學生在平時的閱讀學習中積累好詞佳句,積累一定的詞匯量,下筆的時候才有內容可寫。而這些都是要靠平時的點滴累積,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準備一本精美的筆記本,把每天讀書中學到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的片段都記錄下來,鼓勵學生堅持寫好讀書筆記活動。
3.在引導學生對話探究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閱讀教學離不開對話探究。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閱讀訓練中,引導學生在對話探究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包含著創(chuàng)造因素。例如,教學《司馬光砸缸》一文,這篇文章就包含著一種逆向思維;在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曹沖小小年紀那充滿睿智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類似的篇目還有很多,教學時應充分利用,精心設計課堂,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能夠不斷地去體會、思考,不斷積累自身的經驗,既為習作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素材,從中也鍛煉了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講評作文時,對于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并在學生中大力推廣,讓更多的學生來積極參與其中,逐步形成風氣。此外語文教學中有不少教學方法和練習形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十分有利,比如,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為課文想象合理的結局;還有作文中的擴寫、續(xù)寫、看圖作文等作文形式,都需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參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意識。
4.在抓住閱讀感悟深刻處實施讀寫結合策略
學生在參與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每個文本都有一些地方深深地觸動了學生內心深處的軟肋,這個學生感悟最深之處,學生往往有很多話要說,在此,教師可以運用恰當?shù)淖x寫結合策略引導學生或仿寫,或補白拓展等等。
例如,在教學《窮人》這篇課文時,在引導學生學習“桑娜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后那忐忑不安的復雜心理”那一個自然段時,筆者創(chuàng)設了如下一個教學情境:同桌亮亮的玩具汽車多美??!我便向他借來瞧瞧,我愛不釋手,啪一聲,玩具汽車掉在地上了,摔碎了,我大驚失色,我此時心中會想些什么呢?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這個教學情境模仿《窮人》一文有關描寫心理活動的寫法進行心理描寫訓練。有學生這樣寫:哎,亮亮會怎么說呢?怎么就這樣不小心呢?這可是他的心愛之物呀,聽說這是他姑姑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呢,而且這個禮物是特地從上海買的呢。我該怎么向他解釋呢?他肯定不會輕易放過我的,會讓我賠嗎?可我沒有那么多錢!他會不會跟我翻臉呢?
例如。在教學《匆匆》這篇文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這篇課文相關段落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訓練??梢砸龑W生模仿這篇課文中運用擬人化的寫法及排比句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時間流逝蹤跡的生活體驗,如這篇課文中寫的“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學生便這樣寫道“聊天時,日子便從話語中過去;上網時,日子便從指尖過去------”。
比如,教學《草叢的村落》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大膽而豐富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一條毛毛蟲,想象成一片落葉等等,由此模仿這篇課文寫一篇作文。也可以讓學生模仿文中想象和聯(lián)想的寫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某種小動物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一篇生動有趣的想象作文。還有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可以引導學生這樣展開豐富想象:當被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們,在聽到阿曼達的話后,孩子們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會有什么變化呢?請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寫出一段話。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恰當?shù)男W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在對話中形成獨特的閱讀感悟,由此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旺旺.例談小語課堂增強師生有效互動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3):41-42
[2]劉寧霞.把握尺度:“給力”學生的閱讀體驗[J].語文教學通訊,2011(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