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有
【摘 要】作為我們黨第一代有著深厚法學素養(yǎng)的領導人董必武,非常重視新中國初期的審判工作,為此提出了許多審判法制思想,他為當時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穩(wěn)定社會秩序,盡快恢復國民經(jīng)濟作出了重大貢獻。
【關鍵詞】董必武;審判;法制思想
董必武同志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他把其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yè)。在其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他親身參與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解放的偉大革命斗爭,對黨的建設、統(tǒng)一戰(zhàn)線、民主法制等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等職務,長期主持中央政法工作,為新中國的政法工作特別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嘔心瀝血,提出了許多有關審判法制思想,本文擬就此做一淺論。
眾所周知,法制和國家是緊密相連的。自從人類產(chǎn)生國家以后,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就要制定法律,形成其法制。什么是法制?董老給其下了簡單明了的定義:“我們望文思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就是法制?!薄?】450法律是一個國家制度的一部分,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笆裁唇兄贫龋贫染褪窃谝粋€國家里面,不僅國家而且社會的組織,大家都要遵守的一定的秩序。制度有的是成文的,有的是不成文的。”【1】450-451我們建立的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我們的法制體現(xiàn)了我們國家最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一個國家沒有法制行不行?“人類從進入文明社會以后,說到文明,法制要算一項,雖不是唯一的一項,但也是主要的一項。簡單地說,國家沒有法制,就不能成為一個國家。”【1】451把法制提高到人類文明標志的高度,這樣深刻闡述法制與國家相互依存的關系,這在我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董老是第一人,也足以顯示其法學素養(yǎng)的深厚。
審判是國家司法機關運用法制解決矛盾的過程,人民法院必須在它的審判活動中全面、準確堅決地貫徹法制。“審判人員尤其必須對每一案件認真進行具體的分析,正確地適用政策、法律。只有真正根據(jù)事實,按照法律作出的判決,才是正確的判決?!薄?】470司法工作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喚起大家對司法工作的重視,在董老的提議下,1950年7月26日,第一屆全國司法會議召開,董老作了《要重視司法工作》的講話。在這個講話中,他指出:“我們是取得革命勝利的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最銳利的武器,如果說司法工作不是第一位的話,也是第二位。”【2】99鑒于我們黨長期從事武裝斗爭,對武裝斗爭重要性的認識自不必多言。但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大規(guī)模的武裝斗爭基本結(jié)束,司法工作的重要性就突出來了?!翱墒巧鐣唤?jīng)脫離了戰(zhàn)爭的影響,那末司法工作和公安工作,就成為人民國家手中對付反革命,維持社會秩序最重要的工具?!薄?】278新中國成立初期,百業(yè)待舉,經(jīng)濟凋敝,恢復生產(chǎn)改善人民生活是頭等大事,一切部門的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來開展的,司法工作也不例外。早在1953年4月全國第二屆司法工作會議上,董老就明確提出司法工作必須為經(jīng)濟建設服務的方針:“配合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選擇重點,開始試辦工礦企業(yè)中的專門法庭,以與破壞分子、不遵守勞動紀律的現(xiàn)象作斗爭。”【2】383-384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后,這一方針更加明確。董老要求:“在這個方針指導下,我們?nèi)嗣袼痉üぷ鞯匿h芒,是通過審判活動,配合公安和檢察工作,鎮(zhèn)壓危害國家安全和破壞經(jīng)濟建設的反革命分子和間諜、特務分子,打擊不法資本家和貪污盜竊分子;同時通過工礦企業(yè)中的責任事故案件的處理,加強對職工群眾的守法教育?!薄?】457這一司法工作方針的制定,為當時社會秩序、經(jīng)濟建設的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實際上,這也是目前司法工作的重要方針。新中國的司法工作從哪里入手呢?董老提出必須解決四個問題。第一,要建立一系列的司法機構,如各級法院、檢察署等。第二,要準備培養(yǎng)各級司法工作的干部。第三、要有法律。第四、思想建設。這四個工作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這就為新中國的司法建設指明了具體的努力方向。
法院是重要的司法機關。那么我們國家的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質(zhì)的機關?“法院是專政的工具,國家有法律、條例,維護法律、條例的有各種機構,法院是其中的一個。專政是對著反革命說的,實行各種審判制度就是為了專政的更好些,用更民主的方法維持社會秩序,在社會秩序安定的條件下,生產(chǎn)建設就能更好的進行?!薄?】4571957年3月18日,董老《在軍事檢察院檢察長、軍事法院院長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地指出:“法院是唯一的審判機關,別的機關不能審判。為什么呢?因為國家的審判權沒給他們,只給了法院?!薄?】454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法院也就是通過行使審判權來完成國家賦予它的使命。建國初期,我們的政權剛剛建立,教育文化落后,文盲、半文盲充斥著整個社會,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還很淡薄,因此,1954年董老在一次講話中將其概括為兩大任務,即“今天人民法院的任務除了對反革命等犯罪分子加以制裁,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民法院要通過審判活動教育群眾守法?!薄?】364公正地講,董老在我們黨內(nèi)是比較早的認識到群眾守法教育重要性的領導人。1953年,在我們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我國開始對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經(jīng)過約四年左右的時間,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制度的確立。生產(chǎn)關系的變革帶來了人民群眾之間新的糾紛和矛盾。相應地,人民法院的任務也發(fā)生了變化。正像董老在《肅反斗爭中的審判工作》所說:“人民法院繼續(xù)保持警惕,運用審判職能,依法懲治反革命分子的破壞活動,仍然是一個重要任務,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民法院為了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保護公民的權利和合法利益,還必須繼續(xù)努力同一切阻礙社會主義建設的違法和犯罪行為進行斗爭?!背酥猓细鶕?jù)我國生產(chǎn)關系的變化,還提出:“人民法院必須通過審判活動,調(diào)整它們之間的法律關系,以利于生產(chǎn)和團結(jié)。這是人民法院當前另一個重要的任務?!薄?】404-405董老善于抓主要矛盾,并根據(jù)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人民法院的任務。
1958年,由于我們一些領導人頭腦發(fā)熱,全國各行各業(yè)開始了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為標志的躍進,這一股風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司法戰(zhàn)線。司法工作要不要躍進,如何躍進?董老提出:“司法工作的躍進,什么是標準?這就要看我們的審判工作是不是便利于老百姓,是不是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是不是對建設社會主義起保障和促進作用。當然,最要緊的是提高審判質(zhì)量?!薄?】411客觀地說,在當時全黨頭腦普遍發(fā)熱的情況下,董老能結(jié)合司法工作的特點提出三個“是不是”作為衡量司法工作躍進的標準,實屬難能可貴!
審判是由法院來做的,或者說法院的主要工作就是審判。建國初期,由于特定的歷史背景,政治在國家生活中起著主導地位,法律從屬于政治。審判工作的重心也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為當時的政治任務服務,這完全符全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是當時國家治理建設的需要。但司法畢竟有其固有的特性和規(guī)律,因此,在強調(diào)司法為政治服務的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司法本身的品格。對此,董老有著清醒的認識,不斷提醒著人們要兼顧兩個方面,不能顧此失彼。他一方面強調(diào)“司法工作必須為經(jīng)濟建設服務”。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有審判權的機關是特定的機關,國家任命一些人代表國家進行審判。別的機關不能作判決,因之法院和別的機關處理問題不一樣。法院主要的工作就是審判活動。”在這里,董老就把法院和其他機關最主要的區(qū)別講清楚了。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人民法院是專搞審判的,但在當時未必每個人都清楚,即使是法院的工作人員也未必知道。董老就特別強調(diào):“許多法院工作人員還不十分了解審判工作的重要,也不了解法院工作主要是搞審判。我曾經(jīng)對一些人講過,法院主要是搞好審判?!薄?】454
在大躍進運動中,各行各業(yè)競相拔白旗、插紅旗,放高產(chǎn)衛(wèi)星,提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法院也不例外,當時有些人提出了一些大而空囗號,甚至完全偏離了法院的主要工作。如:“有的省提出司法干部都要勞動,還有的提每天工作以外,還要拾多少糞。勞動鍛煉是必要的,開始這樣要求一下也可以,但經(jīng)常下去勞動是不可能的?!边€有,董老指出:“提囗號要實事求是,不著邊際的提不好,有的地方提所謂‘幾滿意,這種口號怎樣實現(xiàn)呢?不好檢查,無從驗證?!值懿块T也不會都那樣滿意,公、檢、法三機關的團結(jié)不是建筑在滿意的基礎上,而是建筑在分工負責、互相制約的基礎上,完全滿意就統(tǒng)一了,也不成其為各個環(huán)節(jié)了。還有,當事人被判了刑,他能滿意嗎?民事案件也有是非之分,哪能都滿意?”董老還說:“我不是潑冷水,中央的精神是要使空氣壓縮一下,變成相對凝結(jié)的東西就能持久。干勁鼓起來了,很好,不要泄氣?!薄?】416-417在那樣一個頭腦空前發(fā)熱的大環(huán)境下,董老能保持這樣冷靜的頭腦,實在難得。
當前我國的法治環(huán)境、司法人員的素質(zhì)、司法機關職能都不可和建國初期同日而語,但法治建設的任務依然任重而道遠。法治建設的關鍵少數(shù)“不但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更要自覺將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扛在肩上、記在心上、落在行動上?!薄?】99
參考文獻:
[1]董必武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
[3]董必武法學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單位:新鄉(xiāng)學院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