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糍粑魚是湘西舉辦紅白喜事時酒席必備大菜,而且菜的分量會準備得特別多,足夠讓人吃到發(fā)膩。每當有人家做喜事了,鎮(zhèn)里的年輕壯勞力就會自發(fā)去那戶人家?guī)兔Α0串數(shù)仫L俗,先要將做好的糍粑魚,挨家挨戶送到每位60歲以上的老人家里。
“糍粑魚做好了,誰去送???”“舉手之勞,我愿意?!甭曇魫偠鷦勇牎?/p>
在我看來,這個做法有三個好處:一是告訴老人們鎮(zhèn)上某戶人家做喜事了;二是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們也能享受到那份喜慶;三是讓村上的人們都能借此沾沾光,吃上一頓豐盛的飯菜。
“可惜,外婆家太遠,若給她送一份糍粑魚就好了?!蹦翘焖汪亵昔~的路上,我一路如此念叨。
沒想到,當晚“大管家”(主管)特意騎車帶我走了10公里,給80歲的外婆送去了一份大禮:糍粑魚。
“哎呀,大主管,這如何是好?”外婆接過糍粑魚,眼睛早已濕潤。主管說,“其實,這是您外孫女的一份孝心。舉手之勞,不足掛齒?!彼妥咧鞴芎?,外婆對我說,“等你長大有本事了,親自做糍粑魚給我吃,好吧。你就在這里吃完再走,我要看著你吃?!蹦峭恚矣哪抗?,流著淚把那份糍粑魚狼吞虎咽了……
今年老家的一位親戚新建房子,籌辦酒席前打電話請我回去喝喜酒,我問:“小時候給老人送糍粑魚的禮節(jié)還興嗎?”“興的,興的?!?/p>
沒想到,這個讓人欣慰和贊賞的禮節(jié)依舊。雖然時過境遷,人們已經(jīng)不再期盼依靠這個習俗來改善生活,但能將豐盛的飯菜送給附近的老人們,卻依然是每個家庭的責任和榮耀,它體現(xiàn)著家鄉(xiāng)人對長輩的敬重、對鄰里親友的博愛,更體現(xiàn)著每一個家鄉(xiāng)人從骨子里就有的孝道。想想,在那個年代,家鄉(xiāng)的讀書人不多,嘴里也講不出來什么忠孝仁義的大道理,但他們將仁厚、博愛的思想都化作了無言的行動。哪家有困難,大家一起幫忙;哪家有喜事,大家一起分享;當你饑餓時,無論是否相識都會受到熱情招待;哪家的房子意外著火了,每戶人家都會伸出援手,哪怕只是送來幾升米、幾元錢;路上碰到小孩迷路走失,哪怕繞上幾里路,也會把小孩送回親人手中。一味的給予,沒有索取,一味的付出,不求回報,這就是我在家鄉(xiāng)所接觸到的地地道道的湘西人。糍粑魚,它,溫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