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裘影萍
女性絕經期要警惕絕經期綜合征。因為絕經期容易出現精神神經癥狀:一是興奮型,情緒煩躁,易激動、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多語、大聲哭鬧等;二是抑郁型,煩躁、焦慮、內心不安、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情緒低落等。絕經期綜合征的中期(絕經后)則可能出現萎縮性尿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尿失禁等泌尿系統(tǒng)疾病。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絕經期綜合征的晚期還可能會對“心”和“骨”產生很大的影響,即容易患冠心病、容易骨折。
有關專家認為,絕經前的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的確低于男性,但絕經后女性的患病幾率就會逐漸增加,不斷接近男性,到老年時,甚至會后來者居上。
研究表明,女性在絕經期前患冠心病的幾率要低,可能是得益于女性的雌激素。它可以提高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增加血中好的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使得血管不容易硬化、阻塞。而在絕經以后,身體內的雌激素降低,體內脂肪分布開始發(fā)生變化,更趨向于男性,原本在臀部、大腿部較多的脂肪逐步堆積到腰部,腰圍增粗,就容易引起代謝異常及胰島素抵抗,女性心血管系統(tǒng)失去了保護傘,心臟血管缺乏緩沖適應力,所以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率就急劇增加。研究發(fā)現,同年齡段已絕經女性與沒有絕經的女性相比,前者比后者發(fā)生冠心病的風險高出2~6倍。
絕經后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防范冠心病。從長遠看,雌激素可以維持血脂水平,保持血管內皮的彈性,當絕經后體內分泌的雌激素下降,膽固醇水平會上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fā)生動脈硬化,激素補充治療可以改善血脂代謝,降低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率。但是,如今很多絕經后的婦女很少補充雌激素,主要是受到“激素補充治療致癌說”的影響。不過,研究顯示,早期開始治療,即在更年期后5~7年內接受激素補充治療是安全的,而且對于預防心血管病的效果最好,只要規(guī)范治療,是利大于弊的。
國際絕經學會對絕經期管理有一個綜合指導建議,在健康飲食、規(guī)律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等外,還把激素補充治療作為維持絕經婦女健康全部策略當中的一部分。在歐洲,女性中有40%~45%的婦女更年期時使用激素補充治療,而在我國,婦女更年期時使用激素補充治療的比例很低。
由此可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接受激素補充治療,有助于預防心血管病的發(fā)生。當然,雌激素補充治療不能自行盲目進行,應遵醫(yī)囑,以防引起不良后果。
絕經后容易引起骨折。臨床實踐表明,絕經后婦女在發(fā)生過一次骨折之后,幾乎20%的人會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次發(fā)生骨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也增加,其原因在于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需要注意的是,絕經后婦女一旦發(fā)生一次骨折,骨質疏松癥狀將會迅速發(fā)展。據統(tǒng)計,更年期女性中約有1/4的人患骨質疏松,其中絕大部分發(fā)生在絕經期后。
美國紐約一家醫(yī)院的調查中,共有381名實驗者發(fā)生椎骨骨折,在以后的隨訪時間里,新的椎骨骨折發(fā)生率為19.2%;本來就有2處或更多處骨折的婦女,有24%的人在首次發(fā)生骨折后的1年內發(fā)生椎骨骨折。研究人員還發(fā)現,基礎骨密度值標準差低于年輕健康人群的平均值的人發(fā)生易發(fā)性椎骨骨折的危險性增加了1.6倍。且這一相對危險性并不因為年齡、體重或基礎維生素D狀況而減低。這家醫(yī)院的專家推薦:應在絕經后婦女或更老的婦女中更廣泛地利用骨密度測定法以在任何骨折發(fā)生之前進行診斷,然后就可以確定那些骨密度比最低的婦女為治療目標。
女性絕經后防止骨折關鍵在于預防骨質疏松。那么,如何預防呢?
1、及早補充鈣質
可按照醫(yī)生的建議每天堅持服用鈣劑。補充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多吃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奶酪、雞蛋、豆制品、海帶等。
2、調整飲食結構
經常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
3、做到少酒戒煙
吸煙會影響骨峰(一天中骨鈣沉積最多時候)的形成,過量飲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陳代謝,喝濃咖啡能增加尿鈣排泄、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攝取過多的鹽以及蛋白質過量亦會增加鈣流失。
4、加強體育鍛煉
運動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進行戶外運動以及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鈣的吸收。運動中肌肉收縮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牽拉,會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和促進新骨的形成。
5、保持良好心情
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以免影響機體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地調節(jié)心情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