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智
摘? 要: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單一、片面,很難滿足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而課外讀物具有更加豐富的特點,可以有效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要。通過課外讀物的閱讀,小學生可以發(fā)現作品中的好詞佳句、文章布局、寫作框架,為自己積累寫作素材,培養(yǎng)自我寫作意識??傊ㄟ^大量的課外讀物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寫作技巧的正向遷移,升華自己的寫作技巧,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讀物的閱讀指導,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和閱讀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讀物;課外讀物的閱讀;作文教學
課外讀物的閱讀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課外讀物閱讀除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課外讀物閱讀,拓展思維,增加詞匯量,接觸教材中沒有的知識。然而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課外讀物的閱讀教學指導實施還存在很多問題,教師需結合教學實際,發(fā)揮課外讀物的閱讀作用,幫助學生拓展視野,積累素材,最終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一、課外讀物閱讀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文學素養(yǎng)
課外讀物的內容大多數是語文教材沒有涉及到的領域及知識,包含許多有趣的故事、圖畫、文字等。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對課外讀物的閱讀與分析,學生可以接觸新的寫作框架,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現力、文字渲染力,文學素養(yǎng)得到一定的提高。
2.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格
課外讀物的閱讀可以豐富小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真誠、善良的道德品格。小學生所接觸的課外讀物大多數以童話故事、人物傳記、世界名著為主,在書中學生除了品嘗了有趣的故事之外,還體會到了主人公真誠、善良的道德品格。以《哈利波特》為例,這是一本有趣的兒童小說,通過閱讀,學生除了體會了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之外,還理解了信任、忠誠、友情等情感,促進小學生完美道德品格的形成。
3.有助于增加知識儲備量
小學生接觸知識少,閱讀量小,單一的語文教材很難滿足寫作要求,導致了小學生寫作能力差。課外讀物的閱讀彌補了語文教學的這一缺點,通過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興趣,由“眼看”到“手寫”,幫助學生增加了知識的儲備量,積累了寫作素材,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鼓勵學生主動接觸并加強課外讀物的閱讀。
二、課外讀物對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由于小學生寫作素材的質乏,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課外讀物閱讀活動,選擇與歷史、文化、名人傳記等相關的優(yōu)秀作品,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形成讀書的習慣,升華自己的寫作技巧。
1.培養(yǎng)自我寫作意識
課外讀物具有內容豐富、領域多的特點,因此小學生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應從自己的興趣而出發(fā),選擇自己感興趣、想要讀的課外讀物。通過閱讀,學生即獲得了樂趣兒,接觸了豐富的課外知識,形成了良好的自我寫作意識。另外小學生語言組織力較差,很難寫出飽滿的好文章,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鼓勵學生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選擇淺顯有趣的課外讀物。比如《青少年百科全書(自然卷)》,涉獵了廣泛的知識領域,包括宇宙、大地、動植物等,從多方面描述了大自然的變遷、規(guī)律、奧秘等,給小學生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從未接觸過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閱讀,小學生不僅理解了有趣的自然文化知識,還可以把相關內容融入到自己的寫作中,下意識的培養(yǎng)自我寫作意識,提高寫作水平。
2.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之所以寫不出好文章,關鍵在于寫作素材少。課外讀物恰恰彌補了這一缺點,通過閱讀課外的讀物,學生可以收集信息、豐富寫作素材,并且還可以把作者的詞語、情感、寫作框架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把作者的語言化為己用,為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比如讀史書,學生可以選擇與歷史相關的書籍:黨史、古代史世界史等。史書是對過去發(fā)生重要事件的記述、分析、總結,其中不僅包括了社會發(fā)展的軌跡、前進的方向,還蘊含了許多哲學道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及各領域的成功人士,大多對歷史比較精通,學習歷史,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思考過去成功的人和事還可以激發(fā)他們戒驕戒躁、謙卑的情感。小學生在閱讀史書以也可以通過分析前人的智慧,培養(yǎng)志向與目標,提高思想層次,最終達到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
3.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是用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小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必須具有觀察分析、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而這些恰恰是語文教材不能提供的,學生需要通過課外讀物搜集材料,捕捉其中美妙的語言,真實的感情,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我寫作意識、積累素材。通過閱讀,學生反復咀嚼作者的寫作構思、好詞佳句、文章布局,并且消化、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從而提高寫作水平。比如讀物《草房子》,這是一本精美高雅的兒童小說,采用幽默莊重的技術風格,展示了現代化社會中,人與人彌足珍貴的情感。這本書的重點在“情”字上,主人公善解人意,懂景未來,相信即使眼下布滿荊棘,未來也必定充滿快樂。尤其是本書對風景的描寫,為讀者展示了大自然高雅的美感,通過閱讀與分析,學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框架,借助風景的描寫:“金色的草房子”“青煙上長,群山綠草”來表達作者內心那一份純潔真誠的情感,升華自己的寫作技巧。
三、結語
總之,對于小學生而言,語言組織、詞語潤色、素材積累一直是讓語文教師頭疼的問題,單靠語文教材,很難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所以,課外讀物的閱讀就成了小學生開拓眼界、積累素材的重要手段。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加以重視,一定要重視課外讀物對于提到學生寫作水平的意義,并在教學中做好課外讀物閱讀指導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以此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長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應用[J].科學大眾,2020(01):42.
[2]馬偉.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14):73.
[3]李雪妹. 如何指導小學生閱讀課外書[J]. 文科愛好者, 2018(08):137.
[4]楊慧麗.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積累學習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