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度:400000+
假日來襲,海邊成了許多家庭的首選,潛水、游泳好不愜意。不過意外事故時有發(fā)生,不小心被水母蟄傷應該怎么辦呢?
受一部名為《老友記》的電視劇影響,廣泛流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被蟄傷之后,用尿液澆在傷口上,即可馬上止痛。
這真的靠譜嗎?
主持/陳建榮
教授 碩導
南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院長
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急診信息學組、中毒學組 委員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災害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 常委
此流傳度甚廣,卻沒有科學依據(jù)。
一、水母的損傷
水母是水生環(huán)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屬于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被水母蜇傷的后果與水母種類、蟄傷部位和范圍及受害者的年齡有關,特別是老人和小孩更容易產生嚴重反應。水母的觸手上布滿了刺細胞,刺細胞內是含有刺絲的刺絲囊,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液。當裸露的肢體碰到水母觸手時,會有數(shù)以千計的刺細胞附著到皮膚上,但不是所有的刺細胞都會“發(fā)射”毒液。對人類來說,大部分水母的蜇傷并不致命,一般會造成疼痛和皮疹,嚴重時會出現(xiàn)發(fā)燒和肌肉痙攣。
二、水母蜇傷后的自救:
被水母蜇到的時候,首先不要亂動,不用手去觸碰和摩擦蜇傷部位,否則會讓更多的刺細胞釋放出刺絲和毒液。
1.清除觸手。應先把皮膚上的殘余觸手清除掉,或者想辦法使其失活。盡可能戴上手套來移除觸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鑷子、小木棍等,輕輕地將水母觸手從皮膚上分離。基本的原則是:不能用皮膚直接接觸水母的觸手,并最低程度減少觸手在受傷者皮膚上的移動。需要注意的是,觸手中的刺細胞也可能留在手套或是用來移除的物體上,脫離母體的觸手也能夠繼續(xù)釋放刺細胞,必須將這些東西一并處理掉,以防止傷害到自己或其他人。
2.刮掉刺細胞。用小刀或者剃須刀、卡片之類的東西,溫柔地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刺細胞之前,用剃須泡或者肥皂泡沫進行涂抹效果會更好。刮掉刺細胞之后,重新用醋或鹽水溶液涂抹,或者用海水沖洗。
3.海水沖洗。必須用海水沖洗蜇傷的部位,以抑制皮膚上未發(fā)射刺細胞的活性。因為任何改變刺細胞內外溶液鹽濃度平衡的措施,都可能刺激刺細胞釋放更多的毒液,禁忌使用淡水沖洗?!独嫌延洝分薪ㄗh用尿液沖洗,可能與尿液中含有鹽分和電解質有關,人尿液中的鹽度遠低于海水,會造成與用淡水清洗一樣的后果,不應采用。如果眼睛被蜇傷,需采用人工淚液之類的鹽溶液徹底清洗眼睛。
4.醋沖洗。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細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質,抑制尚未彈出的刺細胞,抑制刺細胞的活性。對于一般水母,可以用醋或醋酸(推薦濃度為5%)沖洗傷口30秒以上,或者將蜇傷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被僧帽水母蜇傷,醋不但沒有效果,甚至可能使傷勢惡化,此時應采用小蘇打和海水配成混合物,涂抹蜇傷部位。如果沒有小蘇打,可用海水沖洗,但效果差一些??谇粌缺或氐?,可以將醋和水以1:3的比例配成溶液,多次漱口,注意勿吞服!
三、醫(yī)療救助
1.創(chuàng)口處理。需要每天清洗開放的創(chuàng)口,并涂抹抗生素軟膏以防止細菌感染。大多數(shù)水母蜇傷的疼痛感在處理之后10分鐘內開始消退,24小時內基本消除。一定要確保完全移除刺細胞。也可以使用冰袋來止痛并抑制腫脹,應保持蜇傷部位自然干燥。服用抗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或者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可減少瘙癢和腫脹感。
2.病情嚴重者救助。如果傷口面積較大(超過手臂或大腿面積一半以上),或者是蜇到面部、生殖器等敏感部位,隨時注意異常癥狀的出現(xiàn),如呼吸困難、胸部疼痛、吞咽困難、聲音改變、失去意識、咽喉腫痛、暈眩、心跳異常、突然無力、惡心、肌肉痙攣等,應馬上尋求緊急醫(yī)療救助。如果不幸遭遇到伊魯坎吉水母(Irukandji)或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必須進行及時的醫(yī)療救助。箱型水母可以在幾分鐘內置人于死地,只有抗毒藥物才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