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鳴
《佛像印》來楚生
肖形印亦畫亦印,以其獨有的載體形式,兼取民間美術、繪畫、書法等諸多藝術門類之長,別有風采。肖形印遷想妙得,簡約凝練,深厚樸實,其最高境界與終極目標并非把所要表達物象精雕細刻刻畫“像”,而是以象“寫心”。
肖形印入印題材獨特,以圖形、圖象為主,是唯一具有造型的特殊印章。其印從畫出,印中有畫,形中有意,意中潛形,極富詩情畫意。陳振濂先生曾這樣評點:“圖形印是篆刻藝術中最美術的一部分。”
肖形印從藝術造型到藝術追求,與民間美術、中國繪畫緊密相連。中國繪畫講究“形中有意,意中潛形”,得“意”忘“形”,“意”與“形”相隨,“意奇則奇,意高則高,意深則深,意古則古,庸則庸,俗則俗”。肖形印作者也是借意象來表達觀念,抒發(fā)感情。人們欣賞古人的肖形印,第一印象往往是在簡約生動的造型之外,別有一番“情趣”。明袁中郎語:“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中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tài),雖善說者不能一語,唯會心者知之?!毙ば斡‰m是朦朧模糊、虛虛實實、若有若無,似像非像之物,要想“激活”它,使其具有生命力,作品的“情趣”是不可缺少的,否則就會失去作品的內在精神,難以打動人心。
東晉畫家顧愷之論畫時有“以形寫神”“遷想妙得”之說。肖形印作者必須用“真”、用“心”、用“誠”、用“神”來感知形象精神,使作者的精神追求與形象的精神特質融為一體,抓好作品形象的“形”與“神”,深刻領悟、“迂想”,使抽象的精神變?yōu)榭梢暤男闻c可感的象,使形之“象”、形之“態(tài)”、形之“質”、形之“神”共存,并實現(xiàn)于作品之中,從而達到“得意忘形”“以意求神”。肖形印忌諱以象論象、以形寫形。歐陽修有詩曰:“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忘形得意如者寡,不知見詩如見畫。”
《虎生肖印》韓天衡
《喂雞圖》王 鏞
《庚子.鼠生肖印》瞿志豪
肖形印雖然和美術相近,但其基本屬性還是篆刻,是印章。在紙張發(fā)明之前,肖形印同古文字璽印一樣,作為憑信和象征。不過古文字璽印所壓印出的是浮凸的文字,而肖形印壓印出的則是帶有立體效果的淺浮雕作品。而后人在古印譜上所見到的肖形印印拓和今人的肖形印原石,已經(jīng)演變成為平面圖形,并蘸印泥后拓在紙上,而原本肖形印存在的立體浮雕感已經(jīng)消逝。曾有人據(jù)此認為肖形印不是印,而是“微型版畫”。如李剛田先生在《關于篆刻學的思考》一文中講:“還有把篆刻(尤其是肖形印)說成是‘小版畫’的,因為篆刻與版畫都是用刀刻的手段創(chuàng)作,并且都是欣賞印拓在紙上的效果而不是刻制的原件,從這個角度來看,篆刻確實帶有一點版畫的特點,但二者無論如何也不是一回事。其不同不僅在于幅面的大與小,更重要的是二者各自有著不可替代、不可混淆的藝術語言,以及各自的技法程式和審美規(guī)定性?!逼鋵?,肖形印有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經(jīng)過作者的深思熟慮,把特定的或者優(yōu)化了的“形”,通過篆刻獨有的“印化”創(chuàng)作手段加以變形、夸張,恰當抽象成點、線、面,再施以單、雙、切、沖、方、圓、疾、徐等各種刀法,加上印章特有的邊框,從而形成有意境、有氣韻、有情趣的肖形印作品,顯示出不同于一般美術作品的獨屬篆刻藝術的別情異韻。
《子鼠一點紅》蒙漢良
假如肖形印無“意”就會缺少生命之活力,有“意”無“形”則會缺乏依附之軀體而無法生存,有“形”無“神”就會平庸,有“畫意”無“印味”則會失色。肖形印雖小,但氣象萬千。肖形印集民族宗教、哲學、美學、藝術等方面之內涵,無論是“天人合一”的高遠境界還是“以和為貴”的價值理念,無論是“仁者愛人”的博大胸懷還是“克己復禮”的謙恭自律,無論是生生不息的變異思維還是中庸思想,都在創(chuàng)作者們的深思熟慮后將其思想、追求通過特定的創(chuàng)作技法,分朱布白,融入方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