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媛媛
摘 要:讀者服務工作作為圖書館的主要職責之一,在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中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會影響讀者對于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使用率和利用率,長此以往會降低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地位,由此阻礙了圖書館的未來發(fā)展。本文是以互聯網時代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作為探討的基本出發(fā)點,通過對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水平提升的策略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說明。希望可以為圖書館未來發(fā)展和讀者服務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圖書館;讀者服務
一、引言
互聯網時代下,多樣化的閱讀方式給圖書館的運行和發(fā)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很多原本喜歡在圖書館中閱讀,喜歡在圖書館外借圖書的人們已經不再是圖書館的忠實讀者,人們對于圖書館的利用率和使用率正在逐漸下降,圖書館在人們心中的文化傳播中心傳播者的地位也在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不能固步自封,還用傳統(tǒng)的工作模式、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來對待現代化的讀者,也不能用傳統(tǒng)的服務理念和工作態(tài)度來面對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因此,圖書館的首要任務是要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是為民眾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幫助民眾解決科研需要、提供育人服務的需求,只有圖書館在明確自身職責和工作內容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對圖書館行業(yè)的現狀和未來發(fā)展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此來避免圖書館自身的社會職能和服務職能被人們所遺忘,也避免圖書館在互聯網時代下,讓越來越高科技的網絡代替了圖書館的的服務模式、管理工作以及工作職能。
二、互聯網時代下圖書館服務的變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深入,互聯網在圖書館服務的建設中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圖書館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這迫使圖書館人要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力,積極應對互聯網對圖書館帶來的轉型挑戰(zhàn)。
2.1廣泛性和共享性
圖書館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日常的管理和服務中,讓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呈現出更為多元化的特點,比如借閱和查找資料更加便捷、服務范圍和信息使用更加廣泛、信息資源的共享等等。但是,筆者認為在這些特點在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共享性,因為共享性是基礎,其他廣泛性和便捷性等特點都是以實現共享性為前提,并且為共享性服務的。圖書館利用互聯網技術并結合圖書館傳統(tǒng)的職能,改變了傳統(tǒng)圖書館中面對面的服務方式,利用各種移動設備和服務平臺與讀者進行更為深入的多方面接觸,讓圖書館服務深入到讀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讀者不需要親自來到圖書館中,就可以享受圖書館帶來的服務。真正實現隨時隨地為讀者服務,全方位滿足讀者的需求。同時,圖書館運用互聯網技術豐富了服務模式,例如,傳統(tǒng)圖書館職能以借還和查閱圖書、報紙、雜志為主,但是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圖書館將多種不同的媒體形式和信息資源運用到圖書館服務中,讓讀者來到圖書館不僅可以借閱書籍,還可以觀看和收聽視頻和音頻、查找和下載電子資源,這種方式更加深化和提升了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地位。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查找,圖書館也可以為讀者制定多樣化的服務方案。
2.2新增圖書信息發(fā)布渠道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圖書館服務中的深入,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圖書館作為傳統(tǒng)的服務行業(yè),長期以來一直為廣大讀者進行服務,但是這種服務只限于讀者來到圖書館借還圖書,工作人員幫助讀者查找和借還圖書,這種服務方式是被動服務模式。簡單的說,就是讀者先有需求,然后工作人員在根據需求去服務。這種被動的服務模式隨著互聯網在圖書館的運用已經逐漸改變,現在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是工作人員通過詢問、觀察、交流等方式主動去迎合和查找讀者的需求。圖書系統(tǒng)的檢索方式也從傳統(tǒng)的人工查找方式變?yōu)槔没ヂ摼W自動檢索。這樣的改變讓書籍和信息資源“活”了起來,讓更多的讀者利用圖書館去查找信息、借閱圖書,促進了信息資源向更為廣泛的方向去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性,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圖書信息的發(fā)布渠道。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務中,工作人員的服務對象是人,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來完成書籍的借還工作。將互聯網應用到圖書館系統(tǒng)中,工作人員的服務方式則由原來的前臺接待模式變?yōu)楹笈_指導和解答模式,讀者不同親自來到圖書館,只要通過互聯網就可以隨時隨地向工作人員提出問題和需求,工作人員在網上就可以對讀者進行解答。工作人員還可以教會讀者怎樣利用圖書的題目、作者、出版商等信息進行圖書文獻的檢索和自主借閱。目前,圖書館運用互聯網逐漸向智能化轉變,即使讀者不來到圖書館也可以查找自己想要的圖書、借到自己想要的圖書。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不在是限制讀者進出的障礙,圖書館的后臺系統(tǒng)可以提供全天候的讀者服務?,F在的圖書館可以說是一個為讀者提供各種類信息的全方位服務中心。
2.3圖書借閱新方式
圖書館的核心職能是提供讀者服務。在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中,讀者只需要在辦理一個圖書借閱證,就可以外借圖書館內所有圖書,包括每月更新的報刊、雜志,還有很多很難買到且非常貴的外國書籍。長期以來,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了大量圖書資源,不僅讀者節(jié)省了大量查找時間,還為讀者省下很多購買圖書的錢。傳統(tǒng)的圖書館借閱模式是通過人與人之間配合來完成的,即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讀者需要同時在場,讀者出示借書證,工作人員將書的信息進行登記來完成所有的借閱過程。而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圖書館服務管理中,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圖書館借閱方式已經不局限于面對面的借閱,讀者只要通過互聯網平臺在圖書館網站上進行注冊,就可以自己查找需要的圖書,查找結果可以具體到每一本是在哪一個館室的第幾排、第幾架。讀者也可以對某一本書進行預約,這樣即使讀者在短時間內無法去圖書館外借圖書,圖書館也可以為讀者把這本書保存一段時間。這樣自助借閱圖書的方式既減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勞動量,也讓讀者不受圖書館開閉館的時間限制,隨時隨地就可以查找和借閱自己需要的書籍。而其中檢索圖書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書名檢索、關鍵字檢索、出版社檢索、作者名字檢索等等。
三、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水平提升
3.1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業(yè)務水平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圖書館行業(yè)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加強對于自身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傳統(tǒng)的以工作人員手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已經逐漸開始由計算機管理的模式所取代。因此,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圖書館主要的管理模式都是由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支撐的新型管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因此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已經開始向自動化數字化、現代化的方式的轉變,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管理技術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已經不再單純由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手工操作來完成服務模式,而是通過現代化的管理軟件和操作軟件來協助圖書館工作人員完成日常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甚至有很多圖書館已經完成了,全自動化的讀者借閱模式,這就不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協助讀者進行圖書的查找和外借,讀者只需要在借閱機上自行操作,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查找外借、歸還、續(xù)借等操作。因此,將計算機管理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引入到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和讀者服務中來,不僅可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提升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質量,還可以減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人工管理的成本支出。但是,圖書館想要更好地發(fā)揮計算機管理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僅僅是依靠技術本身和電子設備是遠遠不夠的,還是需要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操作。因此,如果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無法真正的掌握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管理技術,缺乏對于專業(yè)軟件和信息化操作的基本流程,那么即使圖書館引入了計算機管理模式,也很難將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的管理模式發(fā)揮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圖書館不能只將計算機管理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引入到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和對讀者服務中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招聘更多的具有專業(yè)化、信息化技術的人才加入到圖書館的日常運行當中,讓更多具有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專業(yè)人才,充實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人才隊伍。同時還要對現有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技術、智能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等專業(yè)技術的培訓,通過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學習,讓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原有計算機管理技術操作能力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這樣才能通過對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專業(yè)技術的培訓,達到圖書館工作人員整體專業(y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這樣才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具有現代化、更優(yōu)質、更高效的讀者服務、信息咨詢服務、查找服務等等。這對于圖書館現階段信息化技術的引入和圖書館未來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2加強圖書館讀者咨詢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讀者咨詢服務是圖書館對于讀者服務工作的重要體現,對外服務的渠道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可以通過讀者咨詢服務這個重要的窗口體現出來。如果一個圖書館的讀者咨詢服務質量高效率高,那么就能夠體現這個圖書館在讀者服務上有很高的水平;而一個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質量和效率不過硬,那么同樣也可以體現這個圖書館在讀者服務的水平不高。同時讀者咨詢服務的質量還可以側面的反映出一個圖書館,它的現代化水平是不是符合讀者的需求,跟得上社會時代的腳步。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要想滿足讀者對于多樣化信息資源和閱讀方式的需求,以及多種媒介方式的閱讀需求,那么就需要圖書館將多媒體信息資源作為現階段圖書館工作的重心和重點。圖書館要將傳統(tǒng)重視紙質資源的工作模式進行轉移,將現代化的信息文獻的收集、組織、存儲、傳播等工作,作為圖書館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并在了解讀者實際需求和借閱需求的基礎上,為讀者提供多種形式,多樣化媒介資源的信息獲取方式。圖書館的讀者咨詢服務要面向社會所有民眾包括不同階層、不同組織、不同年齡段的所有讀者,因此,讀者咨詢服務作為圖書館的基本工作任務,一定要為全社會民眾提供優(yōu)質高效的,咨詢服務。在圖書館為民眾提供咨詢服務時,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加快圖書館館藏資源由紙質文檔資源向電子化數字化文獻資源轉化的速度。圖書館應該最大限度的將電子資源引入到圖書館館藏資源當中,通過對所有電子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分類,最終可將海量的電子信息資源分成幾個或若干個資源大類,并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本館特色的數據庫。同時,還要再深入的了解讀者需求的基礎上,為讀者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比如原文傳遞服務、論文查重服務、成果查詢服務等等,同時還要引導年輕讀者通過手機、iPad等移動終端設備,連上移動互聯網就可以享受隨時隨地的訪問圖書館的官網、微信公眾號、移動圖書館APP軟件。
第二,開展讀者導讀。圖書館要加強對于讀者導讀咨詢服務的開展力度,導讀咨詢工作主要是為了給讀者提供引導和宣傳的服務,包括到館的新書推薦、好書暢銷書的通報等等。
第三,完善學科館員制度。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讀者咨詢服務,將圖書館的特色數據庫資源更有針對性、更專業(yè)的介紹給讀者,這就需要圖書館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學科制度進行構建和完善。圖書館在挑選學科管理工作人員的時候,要針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職學科進行分類和有針對性的為讀者提供專業(yè)服務,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僅要能夠掌握專業(yè)知識,還要保障他們對于專業(yè)知識所掌握的水平和質量,并且還要深入的了解在該學科的目前現狀,以及未來發(fā)展的狀況。同時還要對專門的學科以及專業(yè)知識、動態(tài)現狀、未來發(fā)展做到全方位的掌握,并且還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對于本館的館藏資源做到非常的了解和熟悉,以保證在讀者向圖書館工作人員提出咨詢問題時,工作人員可以快速高效的為讀者進行解答。
第四,要建立讀者與圖書館工作人員之間的聯系人制度。很多圖書館為了保障讀者的利益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很多圖書館都建立了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的聯系人制度這樣就可以保證當讀者在閱讀圖書借閱資料,以及在閱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時,可以隨時的與自己的聯系人進行溝通與交流。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雙方的利益和服務,就應該對這種聯系人制度制定出相對應的制度,由專門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作為客服來與讀者進行緊密的聯系和溝通。當讀者向聯系人進行反饋意見和建議的時候,聯系人要及時向圖書館進行反饋,并及時的解決讀者的問題。同時圖書館的聯系人還要對館藏文獻有很深入的了解,以便于當讀者提出咨詢服務時,聯系人可以更精準更及時快捷的來解決讀者所提出的問題。
3.3根據館藏數據庫開展特色服務
圖書館為了更好的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更好的穩(wěn)定圖書館現有的讀者群體,吸引更多的新讀者和潛在讀者群體,因此圖書館在開展讀者服務和讀者活動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館藏數據庫的數據資源,為讀者提供具有特色的讀者服務。圖書館在開展讀者服務的時候可以從以下三點出發(fā):
第一,根據圖書館自身館藏和數據庫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作為出發(fā)點,為讀者提供全面的數據信息資源。
第二,開展館際互借服務。館際互鑒,主要是指不同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實現資源共享、信息相互流通的方式,以達到更全面的滿足讀者需求,更好的為讀者服務的目的。在開展館際互借時可以是本地區(qū)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館際互借,也可以是跨區(qū)域跨城市之間的關系互借。當一個讀者想要在圖書館當中查詢和外借一本圖書,但是本圖書館內館藏資源當中沒有這本圖書時,圖書館就可以以館際互借的方式,由圖書館出面向其他圖書館,甚至是外省市圖書館去借閱這本圖書,當這本圖書到達圖書館后,再借給這位讀者。館際互借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借閱到自己需要的圖書,還可以讓圖書館和圖書館之間,不需要使用大量經費采購的情況下,就可以將其他圖書館當中的館藏資源圖書進行相互借閱共享和流通。
第三,圖書館可以收集和征集讀者的特色研究成果,并將這些研究成果進行整理,然后對這些研究成果給予分類,并構建具有館藏特色的數據庫資源,這樣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具有特色且多樣化的圖書館讀者服務。
四、結束語
在互聯網技術時代背景下,圖書館要達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目的,要滿足讀者對于多樣化閱讀方式的需求,就必須重視圖書館對于現有工作模式和服務方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及對于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規(guī)劃。同時,要注重圖書館人才結構進行培養(yǎng)和招聘。受到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設備的影響與沖擊,圖書館如果不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尤其是對于讀者方式的改革,那么就會給圖書館的未來發(fā)展帶來非常大的阻礙。為了保證圖書館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就必須要轉變圖書館的日常管理模式和對讀者服務的理念,要提升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yè)化信息化的水平,同時要招聘更多具有信息化操作能力,以及專業(yè)能力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這樣才能保證圖書館在開展讀者咨詢服務、構建特色數據庫,以及開展特色服務的時候,能夠由專業(yè)的工作人員進行業(yè)務的開展,以及為讀者提供服務。只有滿足讀者對于現階段閱讀方式、閱讀媒介、數據庫資源、電子信息資源等的需求,才能讓圖書館在讀者心中的地位屹立不倒,才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來使用和利用圖書館,以及為全民閱讀和全民素質和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持。最終,實現全社會民眾加入到全民閱讀中。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 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