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占
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洗選加工部,中國·河北 唐山 063018
選煤是應用物理、物理化學、化學或微生物等方法將原煤脫灰、降硫并加工成質量均勻、用途不同的各品種煤的煤炭加工技術,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最經濟、有效的途徑。目前,中國采用的選煤方法主要為重介、跳汰、浮選以及干法選煤。中國地域廣闊,煤炭資源豐富,煤種齊全,煤質變化大,因而以上選煤方法均有應用。隨著國際能源消費結構向煤炭消費方向的調整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煤炭的洗選加工,從而有力地推動了選煤技術的發(fā)展。
中國開灤煤礦始建于1878年,已有141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多個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第一,享有“中國煤炭工業(yè)源頭”“中國近代工業(yè)搖籃”等盛譽。中國開灤煉焦煤礦區(qū)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內,生產用于冶金煉焦的煙煤為主,質地優(yōu)良,是中國重要煉焦煤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肥煤、焦煤、1/3 焦煤和氣煤,具有粘結性強、結焦性好、揮發(fā)分適中、有害成分少等優(yōu)點。中國開灤選煤始于1913年林西礦,至2019年中國開灤形成13 座選煤廠、設計能力34.70Mt/a、煉焦煤選煤廠核定能力為24.00Mt/a 和工藝齊全的選煤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煤炭洗選加工量不斷增加,并呈現(xiàn)出加速增長的勢頭。選煤廠向大型化發(fā)展,以適應煤炭生產多元化和集中化的需要。此外,選煤工藝流程不斷簡化,重介旋流器分級洗選趨向于混合洗選,重介旋流器與浮選機的聯(lián)合洗選工藝趨向代替跳汰與浮選聯(lián)合洗選工藝,工業(yè)化的超潔凈煤分選技術的廣泛應用。后來陸續(xù)建立無尾煤選煤廠,充分回收原煤中的黃鐵礦,對選煤水采取閉路循環(huán)處理。這都印證了中國選煤行業(yè)在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而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開灤選煤業(yè)就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發(fā)展。
1878年清政府開辦開平礦務局(1912年6月中國開平、灤州兩公司聯(lián)合成立開灤礦務總局)。1900年開始對開平煤的可選性進行試驗,先是將煤樣送至北京愛溫斯霍配公司進行試驗,而后又自制一臺小型活塞式手搖選煤機,加煤50 千克,使原煤樣在機內連續(xù)振蕩2 小時,然后逐層取樣進行分析,對唐山、林西、趙各莊、馬家溝、唐家莊五礦各煤層煤質、灰分、硫分、水分、產率進行反復試驗,根據(jù)試驗分析和地理位置分析,確定在林西建設選煤廠。
2.2.1 第一選煤廠
該廠于1913年10月動工建設,1914年11月建成。廠房高20m,占地面積約200m2,設計入洗能力75t/h,為不分級跳汰選工藝,主要設備有鮑姆型二段式選煤機、鼓風機、循環(huán)水泵、煤泥泵、斗式提升機、螺旋運輸機各一臺,裝機總容量183kw。
2.2.2 第二選煤廠
精煤產品在國際市場打開銷路后,于1916年底施工建造第二座選煤廠。第二選煤廠模式和第一選煤廠完全相似,并排相接是姊妹廠。所有設備均由礦務局自行制造。1918年5月建成投產。當年兩廠共入洗原煤93.8 萬噸。
2.2.3 第三選煤廠
1921年5月開工建設,1923年8月安裝完畢,同年11月試投產。全廠設備27 臺,總裝機容量510kw。主要設備有:①追波管式選煤機二組,每組12 臺,每組設計能力為小時入洗原煤70t;②原煤輥筒式分級篩三臺,淋干機二臺,一臺為溫代爾式,小時處理量40t。另一臺為愛爾慕式,小時處理量15t;③浮選機二組,每組11 室,每室2.5 m3,木質結構,小時處理能力10t/組;④兩臺旋轉式過濾機,一臺是奧地利臥式,一臺是美國式,二臺結構相近,效果好,水分可達16~20%。
2.2.4 第四選煤廠
1938年動工,1940年5月投產。該廠全套設備由英國西蒙凱夫公司制造,全廠設備122 臺,有電動機102 臺,總裝機容量1882kw,入洗原煤能力1.80Mt/a,該廠設備先進、機械化程度高,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先進選煤廠。同年6月與三號井銜接,實現(xiàn)林西礦原煤全部入洗。系統(tǒng)建有一臺翻車機,隨時接納外礦來煤。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外國技術人員撤離,中國選煤陷于停頓狀態(tài)。為打破全球技術封鎖,開灤選煤人組織技術攻關,技術人員和工人一起在現(xiàn)場操作、調試床層、開關風水,摸索出一套風水使用方法,掌握了跳汰生產技術。1953年5月做如下改進:①改變加工工藝,主選直接出精煤;②改進操作方法,加大選煤機底水,減少沖水;③改北再選機為末煤跳汰機。當年生產支援鞍鋼精煤0.10 Mt,還為峰峰二礦和四礦試洗原煤0.11 Mt。
3.2.1 林西選煤廠工藝革新
1953年4月將舊破碎機改成中煤破碎機,從夾矸煤中再選,8月實現(xiàn)跳汰中煤再選。1959年3月由開灤自主研制的中國第一臺臥式風閥在南系統(tǒng)跳汰主選機進行試驗,效果良好,并陸續(xù)將立式風閥更換為臥式風閥,分選效果和生產能力有顯著提高。1959年二季度,將筒式過濾機改為園盤式過濾機,使脫水效果提高近一倍。1965年擴建浮選車間,增加6AM-218 型浮選機4 組,27M2 過濾機4 臺,提高精煤回收率5.6%。1966年將跳汰主選機一段倒排矸再次改為正排矸,并將排矸機風動控制排料改為電動控制排料。1975年增加二臺LTX---10 篩下空氣室跳汰機、XJM—4 型浮選機4 組、PG116 過濾機二臺、24M 直徑濃縮機一臺、地下事故水池一座,出廠煤泥量減少1-2%。至此,形成了具備當時自主技術水平的現(xiàn)代化選煤廠。
3.2.2 新建選煤廠
1959年3月起,中國開灤相繼開工新建三座選煤廠,經過半年時間,9月中國的馬家溝、唐山、趙各莊三座60-1 型簡易選煤廠和中國林西0.90 Mt/a 擴建系統(tǒng)正式移交生產。中國開灤選煤生產能力在1.80 Mt/a 基礎上又增加3.15 Mt/a。1968年7月從波蘭引進成套設備的呂家坨選煤廠建成投產,它是一座入洗原煤2.40 Mt/a、塊煤重介、末煤跳汰、煤泥浮選分級入洗的大型水采礦井選煤廠。1969年唐家莊礦選煤廠開工建設,設計入洗原煤0.60 Mt/a。到六十年代末開灤選煤廠入洗能力達到6.15Mt/a。
3.2.3 震后恢復生產
1976年7月28日,中國的唐山、豐南地區(qū)發(fā)生7.8 級強烈地震。開灤各選煤廠都遭到破壞,開灤職工全力以赴抗震救災,對礦井和選煤廠進行恢復和重建工作。當年11月呂家坨選煤廠恢復生產,1977年2月、3月、5月馬家溝、趙各莊、林西、唐家莊四座選煤廠相繼恢復,趙各莊選煤廠1977年并進行震后重建,入洗能力擴大到1.80Mt/a。1978年1月唐山選煤廠最后恢復,由沈陽煤礦設計院進行恢復生產設計,處理量擴大為2.70 Mt/a,采用跳汰、浮選聯(lián)合流程。至此開灤選煤生產趨于正常。
(1)1980年6月1日中國范各莊選煤廠破土動工,該廠設計能力4.00 Mt/a,主要設備引進美國西德維達克公司,1984年5月12日正式通過驗收投產。中國選煤廠采用分級入洗的重介、跳汰、浮選聯(lián)合工藝,設備先進、工藝完善、自動化程度高,全廠采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洗選效率90%以上,是中國開灤乃至中國選煤開始走向現(xiàn)代化的象征。
(2)1985年中國錢家營選煤廠開始建設,1989年11月正式驗收移交生產,設計能力4.00 Mt/a。全套設備由波蘭引進,安裝設備743 臺件。該廠采用分級入洗的全重介分選和浮選工藝,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自動化覆蓋面較廣最大的全重介煉焦煤選煤廠。
(3)2010年5月新建林西選煤廠北廠,采用全級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和噴射浮選機工藝,設計能力1.80 Mt/a,2011年2月份完成新老系統(tǒng)對接,投入試生產。2011年為充分利用老廠閑置資源,盤活固定資產,對已有70 多年歷史的中國林西老選煤廠進行拆除,原址建設入洗能力0.90 Mt/a 選煤廠,采用全級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和噴射浮選機工藝,2013年10月份進行調試,并投入生產。
(4)2005年8月中國東歡坨選煤廠竣工驗收,投入生產,設計能力1.50Mt/a,采用兩產品重介旋流器主再選工藝,洗選50-8mm 以上動力煤。
(5)2007年中國林南倉風選廠建成投產,用于洗選動力煤,采用全級入洗復合干選工藝,設計能力為0.60Mt/a。2014年10月完成擴建,采用FGX-24A 型復合式干選機替代原FGX-12 型復合式干選機,設計能力為1.20 Mt /a。
(1)中國趙各莊選煤廠2002年主選系統(tǒng)改造,跳汰、浮選工藝改為跳汰粗選、重介精選、浮選工藝,設計能力仍為1.8Mt/a。2011年跳汰粗選、重介精選工藝改造為全級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工藝,設計能力不變。
(2)中國林西選煤廠2002年將跳汰—浮選聯(lián)合工藝改為跳汰粗選、重介精選、浮選工藝,入洗能力仍為1.8Mt/a。
(3)中國范各莊選煤廠2004年將塊煤重介、末煤跳汰、煤泥浮選聯(lián)合工藝改造為塊煤重介、末煤三產品無壓重介旋流器、煤泥浮選聯(lián)合工藝,設計能力仍為4.00Mt/a。2003年進行了選煤廠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技術改造,實現(xiàn)PLC 控制升級。2009年原煤受煤系統(tǒng)技術改造,增設外來煤入洗系統(tǒng)。2010年-2013年對煤泥水系統(tǒng)進行升級改造,包括浮選機升級改造、浮選入料截粗改造和尾煤壓濾系統(tǒng)改造。2015年浮選精煤脫水系統(tǒng)進行改造,采用臥式沉降離心脫水機+精煤快開壓濾機替代圓盤真空過濾機。
(4)中國呂家坨選煤廠2000年采用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系統(tǒng),取代了原有的跳汰分選工藝。2003年9月完成了塊煤重介分選系統(tǒng)的技術改造,選用兩臺國產大型(JL型)立輪重介分選機代替三臺波蘭設計(DISA 型)立輪,采用先排矸后精選的工藝流程。2010年2月浮選尾煤壓濾系統(tǒng)投入使用,替代了延續(xù)四十年沉淀池自然沉淀的方法,實現(xiàn)了洗煤用水閉路循環(huán)。2013年8月浮選精煤壓濾系統(tǒng)投入使用,5 臺精煤壓濾機替代4 臺圓盤式真空過濾機。2015年12月增加三錐角水介質旋流器系統(tǒng),對2mm 以下原煤進行預選。
(5)中國唐山選煤廠2006年新建重介廠房,采用全級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工藝,替代原跳汰工藝。2016年完成煤泥水系統(tǒng)改造,將原跳汰廠房進行了拆除,新建浮選車間,實現(xiàn)主再浮選工藝和臥式沉降離心脫水機+精煤快開壓濾機脫水工藝。
(6)中國錢家營選煤廠2000年將波蘭浮選機IZ-12 改造為 XJX-T12 型浮選機。原設計生產工藝為:13 ~150mm塊煤采用重介立輪主再選,13 ~0.5mm 末煤采用重介旋流器主再選,0.5~0mm煤泥浮選。2004年完成重介系統(tǒng)升級改造,采用美國克萊博斯兩產品重介旋流器主再選工藝替代原有工藝。2011年完成煤泥水系統(tǒng)改造,新建浮選車間替代原煤泥水處理系統(tǒng),采用XJM-S28 大型浮選機替代原有XJX-T12型浮選機,浮選精煤脫水采用“臥式沉降離心脫水機+精煤快開壓濾機”工藝,大大提升了選煤效率。
中國開灤選煤經歷100 余年滄桑巨變,從無到有,不斷完善,是中國選煤行業(yè)發(fā)展歷程的縮影,中國開灤選煤發(fā)展始終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引進吸收中全球先進洗選加工技術工藝和設備,大幅提升了選煤廠工藝裝備水平,實現(xiàn)了全廠設備PLC 集中控制,選煤廠技術經濟指標得到顯著提高,實現(xiàn)原煤全部入洗,煉焦精煤產量由3.00 Mt/a提高到7.00 Mt/a以上,洗選效率由69.30%提高到91%以上,員工人數(shù)由3300 人縮減到1300 人左右,每年增加經濟效益10 億元以上。
展望中國開灤選煤未來發(fā)展,將緊緊圍繞“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lián)網+”的強國政策,以實現(xiàn)精細化分選工藝為基礎,以設備高效、可靠、智能化為支撐,將重點實施密度閉環(huán)控制、浮選加藥自動控制、智能供配電、細粒煤分選、精煤脫水升級、大數(shù)據(jù)管理體系等技術,提升選煤產業(yè)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