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莉莎 彭 濤 劉寧川 馮 俊 李紅光 李志勇
(川北醫(y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yī)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反應,患者常表現(xiàn)為耳疼痛、流膿液、聽力下降等臨床癥狀。鼓室是主要病變部位,常累及中耳等其他結構,甚至引起顱內病變,是耳鼻喉科嚴重疾?。?]。該病治療時要求及時徹底,避免病情反復。隨著中醫(yī)學不斷發(fā)展,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感染性疾病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且臨床效果良好。本院使用疏風解毒膠囊聯(lián)合西醫(yī)綜合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療效佳。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西醫(yī)學診斷標準參照《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2版)》[2];中醫(yī)學證候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肝膽火熱證辨證標準[3]。納入標準:符合西醫(yī)學診斷標準和中醫(yī)學證候診斷標準;性別不限,年齡>18歲;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對治療藥物過敏、有過敏史者;耳鼻咽喉部位的腫瘤病史或手術病史者;造血系統(tǒng)異常、肝功能異常者;哺乳期或妊娠期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期間上述標準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6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4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42.60±16.40)歲;平均病程(7.50±3.10)d。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齡(41.70±16.70)歲;平均病程(7.80±3.30)d。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物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3%H2O2溶液,用來稀釋外耳道膿液;將膿液用吸引器吸干后患者耳向上,然后以氧氟沙星滴耳液(武漢五景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200913)進行滴耳,每次2~3滴,每日2次;頭孢丙烯分散片(廣州白云山醫(y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180012)0.25 g,每日2次,口服;除用上述治療外,觀察組聯(lián)用疏風解毒膠囊(安徽濟人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3180706)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治療時間為14 d。
1.4 觀察指標 1)藥物臨床療效;2)病原菌的清除率;3)患者主要癥狀體征的恢復時間;4)證候積分情況[4];5)藥物不良反應以及患者臨床滿意度等指標。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4]擬定。治愈:患者的發(fā)熱、耳痛、鼓膜充血等癥狀消失,聽力恢復,耳道無分泌物,鼓膜穿孔處愈合,患耳分泌物病原致病菌檢測呈陰性。顯效:在發(fā)熱、耳痛等臨床癥狀方面,患者出現(xiàn)顯著好轉,耳道無分泌物,鼓膜有輕度充血,聽力基本恢復,穿孔鼓膜明顯縮小,患耳分泌物病原致病菌檢測呈陰性。有效:在發(fā)熱和耳痛方面,患者的癥狀基本緩解,鼓膜充血癥狀基本減輕,耳道的分泌物顯著緩解,穿孔鼓膜有所縮小,病原致病菌檢測呈陰性。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無改善,甚至出現(xiàn)患者病情加重的情況。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病原菌清除率比較 見表2。觀察組病原菌的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病原菌清除率比較(n)
2.3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 見表3。在耳痛緩解時間、退熱時間以及聽力恢復時間癥狀方面,觀察組均短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d,±s)
表3 兩組主要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d,±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34 34耳痛緩解時間2.38±0.90△3.63±1.20退熱時間2.65±0.70△3.23±0.80鼓膜充血消退時間4.62±0.90 4.43±1.10聽力恢復時間5.62±0.90△6.33±1.20
2.4 兩組主要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4。治療7、14 d后,兩組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治療期間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治療期間證候積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 別n 治療前 治療7 d 治療14 d觀察組對照組1.53±0.50*△1.97±0.80*34 34 6.24±0.90 6.03±1.00 2.91±0.60*△3.47±0.80*
2.5 兩組滿意度比較 見表5。治療14 d后,觀察組患者總體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5 兩組滿意度比較(n)
2.6 不良反應觀察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和對照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兩組各僅有1例出現(xiàn)腹瀉,但反應癥狀較輕微,給予對癥處理后腹瀉基本緩解,不影響后期治療。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耳鼻喉科疾病,治療及時一般預后良好,治療不當時可出現(xiàn)鼓膜穿孔、鼓室硬化,甚至轉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其多為細菌侵襲感染所致,最常見的主要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金黃色葡萄球菌[6]。臨床常表現(xiàn)為耳痛、耳鳴、流膿及聽力障礙等,在治療上主要是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療。氧氟沙星滴耳液是一種新型的用于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藥物,能夠對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活性高,抑制致病病菌的合成,進而起到良好的殺菌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抗菌,藥物機制表現(xiàn)在:通過作用于細菌DNA螺旋酶的A亞單位,對其合成和復制進行有效抑制,加快細菌的死亡速度,避免病菌進一步繁殖[7]。
近年來,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藥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中取得一定的進展,與常規(guī)抗生素聯(lián)合治療獲得很好的療效[8]。中醫(yī)學認為,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是由于風熱濕邪侵襲導致,引動肝膽之火,致內外熱邪結聚耳竅發(fā)病,治療主要予以疏風清熱、解毒除濕等治療。疏風解毒膠囊組方中虎杖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為君藥。連翹、板藍根為臣藥,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柴胡疏風解表、清瀉肝火,能緩解精神緊張;馬鞭草、敗醬草具有清熱散瘀功效;蘆根除煩祛燥作用,4藥為佐藥;甘草為使藥。諸藥配伍有清熱解毒、疏風除濕、活血散瘀等作用?,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疏風解毒膠囊對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9],對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療效確切安全[10-14],同時具有很好的系統(tǒng)性炎性反應抑制作用,減輕組織臟器的損傷[15-16]。疏風解毒膠囊的中西醫(yī)研究等表明,疏風解毒膠囊對細菌感染導致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應當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疏風解毒膠囊聯(lián)合氧氟沙星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療效顯著;兩組治療后致病菌較比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清除效果更加明顯,提示在使用疏風解毒膠囊后能夠提高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的病原菌清除率,其對病原菌的清除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退熱時間、耳痛緩解時間、鼓膜充血消退時間及聽力恢復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研究說明,疏風解毒膠囊聯(lián)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可有效控制病情發(fā)展,縮短癥狀體征改善時間;雖然在中醫(yī)證候積分方面兩組無顯著性差異,可能與樣本量小有關,但觀察組總體患者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安全性高。因此,疏風解毒膠囊聯(lián)合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療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療效肯定,可提高患者總療效,增強病原菌的清除,提高患者滿意度,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