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文
摘 要:英語是一門國際化語言,而相對于我們來說,如何學好英語、正確應用這門語言是一個難題。由于我們沒有一個學習英語的有效環(huán)境,所以課堂上的英語學習就占據了我們學習英語的大部分時間。英語也是一門靈活的學科,只要教師運用得當,在英語的課堂上學生就能學到很多東西?;诖?,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營造和諧、歡樂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愉快地學習知識,培養(yǎng)興趣。
關鍵詞:初中英語;創(chuàng)新教學;新時期
引言: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英語課堂基本形成了一個“教師灌、學生裝”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也能起到一定的教學成效,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學生會逐漸對英語學習感到枯燥,如此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及學習質量的提升。如何改善此種教學現狀,積極順應新課改理念更新教學觀念是前提,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一、注重交際情境的創(chuàng)設,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材上的內容,創(chuàng)設交際的情境,找準學生表達的切入點,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有話可說、有話想說,這樣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在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1《This is
me》的學習中,老師可以以“making friends”交朋友為基礎,在班級里創(chuàng)設一個交際情境,鼓勵學生們踴躍參加,增強英語應用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每4到6個人分成一組,然后給同每組同學大約20分鐘的時間,相互合作,寫一段“交朋友”的情境對話,其中要求:對話過程中要對自己的姓名、年齡、外貌和愛好做介紹,可以參考課本上的內容,且每個學生必須參與。時間一到,老師可以挨個的讓每個小組進行演示同時,老師要根據學生們的對話內容、發(fā)音規(guī)范、語句流暢度,給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分,好的地方老師要進行表揚,不好的地方老師要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然后,老師可以根據評分結果,對表現的最好的那組進行一定的獎勵。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樹立團結的精神,教學效果一舉多得。
二、注重師生互動的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是老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的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會讓老師和學生缺少溝通,束縛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構建創(chuàng)新課堂的過程中,老師要盡可能的多創(chuàng)造一些師生互動的局面,能夠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放飛思維。例如:shortest player in NBA了解Spub Webb的經歷,樹立對理想積極進取、不放棄的精神。在閱讀教學中采用練習法和小組學習法,4人一組,把時間留給學生,先獨立閱讀,通過問題引領學習從整體到局部,從表層到深層領會文章內容,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然后提供機會合作,在合作互動中相互啟發(fā)產生思維的碰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下布置閱讀任務,通過閱讀拓展了解 NBA的一些情況,如NBA的組建歷史,中國的NBA運動員姚明,或者是其他的體育明星,打開學生的體育視野,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水平。日常閱讀訓練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一種動力監(jiān)督,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能促使學生自覺、持久地堅持閱讀訓練。訓練和習慣帶動閱讀,使閱讀成為一種高度自覺的閱讀行為。
三、突出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主動探究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多以被動接受的方式進行學習,很少能夠展開自主性學習和主動性探究,因而對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停留在膚淺的層面。對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單方面?zhèn)鬏數慕虒W方式和傾向,重視并突出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研讀英語教材課本并提煉出其中的重難點知識內容,據此來精心設計問題的內容和形式,保證問題具有啟發(fā)意義且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其次,教師需把握課堂教學的具體進程以及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來確定提問的時機,發(fā)揮出問題的作用,促使學生主動發(fā)散思維展開對問題的思考、分析、推理、論證與深層次探究。例如,在教授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筆者在課程開始階段,為學生們簡單介紹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讓學生們初步認識本節(jié)課程的詞匯、語法等知識。然后,筆者再根據這些內容設置問題,并向學生們提出問題。當筆者提出問題后,會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隨著課程的推進,學生們對問題有了深刻的認知,這時,筆者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答案。學生們在展示答案的過程中可以再次對知識進行回顧,也能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加快學生知識理解
教育信息化發(fā)展必然結果是信息技術手段的廣泛運用,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缺陷和不足,促進教學容量的拓展和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全面地改革并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方式、途徑和手段,從而能夠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來輔助教學,將原本抽象的英語知識以形象、動態(tài)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其變得更加生動、鮮活,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間的轉換,進而加快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教授I'm watching TV.時,首先筆者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展示本節(jié)課程相關的知識,并以圖片的方式進行呈現,或者展示一些動態(tài)圖、趣味化的視頻來介紹課程內容。通過這個方法,學生們的注意力得到吸引。這時,筆者再結合信息技術將本節(jié)課程所涉及到的詞匯及語法詳細地講解,進行知識的有效延伸和拓展,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范圍和容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深入理解語法的使用方法。
結論: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問題教學、生活化教學等,一方面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善于立足學生學情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構建愉悅、輕松、高效的課堂,促使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進步。
參考文獻:
[1]徐瑋.初中英語創(chuàng)新課堂的構建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20(12):33-34.
[2]徐英姿.高效教學? 決勝課堂——探究高效課堂理念指引下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20(48):54-55.
[3]褚宏慧.創(chuàng)新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0(4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