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希
摘要:在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受到經濟發(fā)展以及觀念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廣泛,涉及到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在法律層面,民事訴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在處理民事訴訟案件時,不但要體現出法律的公正性以及權威性,還要考慮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切實解決當事人的真正需求,讓民事案件當事人通過司法流程獲取自己的合法權益,保障自己的人身利益不受侵害?;诖耍疚膶⑻接懻\信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的體現,并且為進一步完善民事訴訟法中的誠信原則提出不成熟的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的法治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誠信原則;民事訴訟法;完善建議
引言:誠信是我國傳統(tǒng)美德,也是人與人交際的根本原則,同時也是法律正常運作的基本保障。想要保障民事訴訟法的公平公正,就必須要貫徹誠信原則,為民訴案件中的雙方當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司法判決,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
一、誠信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的體現
(一)部分法律法規(guī)中的體現
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對當下的民事訴訟案件進行了詳盡的描述,總共分為二百八十四條[1]。在我國當下社會環(huán)境以及立法環(huán)境中,對管轄范圍、審判組織的構成以及評議需要參考的原則、不同人員進行回避的相關要求與標準、訴訟參加人所具備的合法權益以及需要履行的法律義務、證據的類型以及相關程序、相關機構進行督促的相關規(guī)定都有明確的闡述。
在我國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第四十二條中明確規(guī)定了民事訴訟案件中如若對評判呈現出不同的意見,必須要將這些內容如實計入到筆錄之中[2]。這也是誠信原則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體現。在庭審過程中,無論是法庭上的當事人還是評審組織,說出的話以及做出的活動,都應當被記錄到相應的檔案之中,并且要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嚴禁以各種理由對記錄檔案進行違背事實的修改。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第四十九條明確說明了訴訟權利義務[3]。在民事訴訟案件中,當事人必須要按照法律規(guī)定,形式自身的訴訟權利,并且在索取合法權益以及相應賠償時,遵守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明文規(guī)定,并且嚴格遵守依此產生的法律效力,這也是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呈現原則的一種體現。雖然在民事訴訟案件中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明確規(guī)定,但是具體的實踐與履行仍然需要依循當事人自覺遵守誠信原則。
(二)誠信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可行性分析
無論是從我國法律體系的理論從面來看,還是直接從目前我國有記錄的民事訴訟案件上來看,誠信原則顯然已經滲透到了我國的大多數民事訴訟案件之中,并且直接影響到了案件判決的公正性[4]。同時,各法院也對誠信原則有一個深入的認知,能夠在法庭上靈活運用誠信原則,既能保障審判的公正性,也能有效提高審判的效率。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
首先,在民事訴訟案件中,雙方當事人以及法院遵循誠信原則,不但有利于該案件的單一一方的利益,還能有效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權益,提高整個案件判決的公正性[5]。另外,在庭審期間,遵循誠信原則,能夠對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庭審中的參與人給予一定的約束,為人們構建一個公平公正的庭審環(huán)境。
其次,從法院角度出發(fā),遵循誠信原則,能夠更好地規(guī)范法院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一方面,能夠保障工作人員能夠在庭審的過程中,各司其職,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展開相應的工作,并且整合庭審過程中法官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另一方面,誠信原則能夠為聽聲工作人員提供引導,幫助法庭工作人員完成相應的工作履行相應的職權義務。
最后,在我國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中對民訴案件有著明確的處理規(guī)定,并且直接關系著庭審案件相關的上下級法院的審查過程,在該過程中,誠信原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若不能在誠信原則的前提下展開相應的審查工作,就很難發(fā)揮審查工作的具體效用。
二、誠信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完善
在我國當下推行的刑事訴訟法中,想要保障刑事訴訟案件判決的公正性,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八種原則:當事人平等原則、程序參與原則、辯論原則、依法自由處分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程序公開原則、法官中立原則以及程序效益原則。在對民事訴訟案件進行審理時,需要法院以及庭審現場的相關參與人完全滿足這八條原則,方能保障庭審的公正性。這些原則從不同的方向為我國的民事訴訟法中的惡相關事宜進行了完善,并且對庭審中的細節(jié)做出了一定的制約,有效保障民事訴訟案件庭審展開的工作有所依據,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法律環(huán)境以及庭審環(huán)境。其中誠實信用原則,就是保障在民事訴訟案件中,保障案件雙方當事人能夠在追溯自身的合法權益的同時,不得使用欺瞞、言而無信等不良行為損害他人利益,或者影響庭審的秩序以及判決的公正性,確保整個民事訴訟案件能夠順利展開。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接下來本文將基于此,提出民事訴訟法中誠信原則的完善建議。
(一)從內容上對民事訴訟法中的誠信原則進行完善
從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條例中,對我國法院庭審做出的判決書做出了相關的規(guī)定,并且在其中明確規(guī)定了做出判決書的相關流程,嚴格規(guī)定了民事訴訟案件中的當事人能夠完全按照判決書中的規(guī)定,行使相應的法律權利以及相關義務。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由相關的司法機關派遣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當事人依照判決書展開的活動進行監(jiān)督。但是,即便當下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有明確規(guī)定判決書以及相關執(zhí)法行為的具體規(guī)定,但是部分案件當事人仍然不愿意配合司法機關展開相應的工作,不遵守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硬性規(guī)定,甚至惡意逃避、反抗執(zhí)法人員的執(zhí)法行為,缺少法律意識,認為判決書不過是一張白紙,對自己不會構成威脅。目前,我國在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針對當事人不配合執(zhí)法活動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規(guī)定,一旦執(zhí)法人員遇到特殊情況,或者案件當事人不愿配合執(zhí)法人員展開的工作,就會直接出現執(zhí)法不嚴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對該種情況進行制定,明確不同案件判決后,可能發(fā)生以當事人為主體展開的防抗行為,影響到執(zhí)法人員展開相應的工作。規(guī)定不同的案件以及執(zhí)法工作中超出工作時間范圍后對當事人以及執(zhí)法工作人員展開的懲罰,以此保障在案件判決后,當事人能夠配合執(zhí)法機關履行相關的法律義務以及判決書要求。
(二)從范圍上對民事訴訟法中的誠信原則進行完善
從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中誠信原則所針對的個體以及人民群眾來看,無論是民訴案件的庭審階段還是庭審判決后的執(zhí)行階段,大多內容都針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約束,但是針對執(zhí)法人員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約束力度較小,很難保障整個民訴案件中的所有參與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因此,為了讓整個民事訴訟案件的判決過程都能夠公平公正,并且令人信服,就必須要加強在民事訴訟案件中整個案件判決參與者的制約。在民事訴訟案件中,需要明確案件中相關當事人以及法官、執(zhí)法人員等工作人員需要擔負的法律職權,并且規(guī)范各工作人員的工作流程以及判決的手段,并且做好所有案件參與人的監(jiān)督工作,確保整個案件的審理能夠完全符合國家要求。同時也要在后期對判決書進行執(zhí)行階段對當事人進行跟蹤管理,確保當事人能夠完全按照判決書的要求展開相應的活動,遵守誠信原則。其次,當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也要在其中融入誠信原則,規(guī)范法官對裁量權的應用,保障判決的公正性。想要最大程度的保障法官不會因個人主觀因素影響判決的公正性,就必須要在法官保障完全遵守法律規(guī)定的同時,讓法官做出的判決能夠完全遵守誠信原則。
(三)從后果上對民事訴訟法中的誠信原則進行完善
所謂的從后上加強對誠信原則的完善,就是從各種民訴案件中,可能存在的違背誠信原則的情況,制定嚴格的懲罰機制以及法律法規(guī),作為案件當事人、判決參與人的制約。在部分民訴案件中,當事人往往孑然一身,不會也無法對各種從事不同活動的自然人產生關系,在參與到民訴案件的判決時,對判決書不予履行,并且整個庭審過程態(tài)度惡劣,不愿積極配合法官以及庭審工作人員展開的相應工作,嚴重影響了庭審判決的效率以及公正性。在這個過程中,誠信原則就變成了一個不具備實際法律效力的表面約束,如若當事人缺乏法律意識,即便參與到該案件的判決之中,仍然不會依循誠信原則配合相關工作人員展開工作。最終出現許多矛盾,甚至無法結局民訴案件中的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誠信原則的法律效力上入手,將誠信原則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具備懲罰以及實效的原則。一方面,針對違反誠信原則的案件當事人個體或者組織處于相應的懲罰,通過警告或者予以罰款等方式,對其進行懲罰,根據違反誠信原則的嚴重程度,適當提升處罰的強度;另一方面,將庭審的全過程共享給相關部門,對當事人做出的活動、說出的證詞共享于相關部門,由各部門完成對這些信息的采集與分析工作,明確當事人做出的活動以及說出的證詞是否滿足誠信原則,以便于相關懲罰規(guī)定的順利實施。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誠信原則是我國民訴案件判決順利展開的基本保障,在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中,對誠信原則的規(guī)定仍然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想要徹底解決民訴案件中不遵守誠信原則的情況,就必須要不斷完善我國民事訴訟法在這方面的規(guī)定,幫助相關的工作人員“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韓煦.民事訴訟法誠信原則的建構和完善[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2:93-96.
[2]孔繁華.濫用行政訴權之法律規(guī)制[J].政法論壇,2017,3504:90-101.
[3]孫記.論我國民事訴訟轉型中的誠信原則[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03:113-117.
[4]楊麗君.新民事訴訟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研究[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901:34-37.
[5]呂曉鼎,于熠.我國民事訴訟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及其完善建議——基于羅馬法中誠信原則的分析與借鑒[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9,3103:55-62.
(西南財經大學,四川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