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巧英
摘? 要:心理健康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品質的基礎。當前農村中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重文化學科,輕心理健康教育,以至于部分學生存在不同層次的心理障礙,嚴重影響心理健康。所以在學科教學中,我就特別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教學中從心理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心理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數(shù)學教學;滲透
【正文】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注心理健康。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教學才更具針對性。積極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公正評價、合理期望改變學困生、問題兒童的厭學心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塑造健康的心理品質,既能緩解學生的心理障礙,又能提高學科的教學質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結合多年的數(shù)學教學實踐及學科特點談幾點自己的想法做法:
一、發(fā)掘德育素材,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
備課時要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特別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生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意志脆弱,獨立性差,更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缺乏責任感,教師要充分發(fā)掘教材中有意義的德育素材,認真體會教材內容的意蘊,準確施教。備課中挖掘數(shù)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是切入點,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預測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帶著新的眼光和思路認真研讀教材,挖掘出有價值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責任感,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作為一線教師在平時開展教學活動時,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搜索與之相應的我國數(shù)學史的內容并講解給學生聽,不僅使日常教學更生動,也能使學生很好地了解祖國的數(shù)學史,更能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在八年級講授“勾股定理”時,介紹《周髀算經(jīng)》上記載的有關勾股測量的故事。講“勾廣三,股修四,行隅五”,講三國時期的趙爽等,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設置教學目標,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方向,決定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實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學科教學進步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要體現(xiàn)三個特點:一是內在規(guī)律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教材本身直接或間接所蘊含的內容,制定教學目標要注重挖掘其內在規(guī)律性;二是具體針對性,要充分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學生心理的共性和個性,有針對性的設定心理健康教學目標;三是授于知識技能的同時讓學生在美德體驗和愉悅中凈化心靈,拓展意境。
三、提高學習興趣,塑造學生健康心靈。
教師要在課堂活動中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習興趣??鬃釉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苯處煈Ω倪M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游戲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競爭性情境、啟發(fā)情境,引導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增強自信心。只要認真鉆研,我們一樣能從公式、定理、性質、規(guī)律、概念、例題等。從抽象、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知識中“挖掘”出所需要的信息,使學生心理健康達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在講授新知識“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學生事先準備幾組不等長度的三條細木條進行探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一做,由哪幾組木條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邊有什么關系?從而掌握三角形的有關性質。這樣的直觀教學,易于接受新知識。學生感到淺顯易懂而消除壓力和困惑,預防和治療心理障礙及心理疾病。在學習過程讓學生中感受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達到增進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
四、進行教學評價,實現(xiàn)良好心理效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親切的教態(tài)、和顏悅色的表情、溫和幽默的語言進入學生的感情世界,與學生接觸、對話、交流,以情誘導人,以情感化人,以情啟發(fā)人,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個體差異。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該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少批評、少指責,注意教育的平等與公平,努力在課堂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要求,對他們也許不是很完美的回答要給予真誠的肯定,對于那些被他人視為“差生”的學生身上的缺點,我們要能一分為二,從中找出一些“閃光點”加以肯定。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動作、一句贊揚的話,使學生感到親切、愉快和振奮,使學生將老師視為朋友,能夠心悅誠服地聽從老師的勸勉,同時也從教師的鼓勵中找到自信心,從而實現(xiàn)師生心靈溝通、思維共振、感情共鳴,這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五、個別疏導,保證學生心理健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及時疏導學生心理障礙,解決所遇到的心理問題。如我班的一名學生,他有多動障礙,針對這種情況,我和他協(xié)商制訂了一份“契約”,明確規(guī)定上數(shù)學課所有行為的標準,以及作業(yè)應達到的某個程度,都作了簡要說明,并每天檢查一次執(zhí)行情況,給予相應的強化。如教學“相似三角形在測量中的應用”,我讓學生回家利用假日時間到大自然去實踐操作,并分析比較各種方法,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第二天,就把調查結果交上來。從這次調查來看,這個孩子非常喜歡老師將他看作社會的一員,去關心、研究社會、自然現(xiàn)象,出色的完成了這次作業(yè),經(jīng)過一年的努力,他的多動障礙得到了明顯的矯治。
實踐證明,數(shù)學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教育整體,協(xié)助學生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接納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可以在生活、學習中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頑強毅力,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全面和諧健康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華安.淺談在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數(shù)學教學通訊,2006(12):12-15.
[2]? 馮國勇.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7(6):152.
[3]? 王曦.有效教學與低效教學的課堂行為差異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