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龍
(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300308)
當前全球水資源短缺,與水資源浪費及水體污染是分不開的[1]。在高效利用水資源的同時,如何減少水體污染尤為重要。利用科學技術力量,改善受污染水體,對恢復水體功能具有重要意義[2]。眾多水處理技術中,厭氧處理技術以其低能耗、少污泥等特點,備受關注。但是,厭氧工藝存在的反應機理復雜、水溫水質和水力條件要求高等問題,對工藝計算、預期效果等產生影響。
隨著計算機技術高速發(fā)展,利用計算機對流體流態(tài)和水處理反應過程進行CFD 數值模擬,能夠代替和模擬實際運行過程,發(fā)現反應器在空間構成、流態(tài)、設備布置等方面的不足,較好避免實驗復雜難以實現等諸多弊端[3]。將先進的三維數值模擬技術運用到厭氧工藝開發(fā)和設計優(yōu)化過程中,對反應器構型、水力邊界條件確定、判斷傳質效果與環(huán)境條件關系問題等方面均具有較好的優(yōu)勢,對提高工藝處理效率具有實用意義。本文通過分步闡述的方式,對CFD 模擬技術在厭氧工藝開發(fā)中的應用方法進行概述。
計算構型和基本參數的選擇對于計算結果的輸出具有較大的影響。一般情況,設計構型和相關參數選取過程并不復雜。首先,通過理論計算初步確定相關設計參數;其次,根據規(guī)范、圖集或者工程經驗對初步確定的相關參數進行修正;再次,在圖紙繪制過程中,根據布置情況偶有微調,將最終形成的設計成果作為基本構型。
基本構型建立后,按照需求可衍生出多種用于對比的比較構型。對于不同型式的構型,利用CFD 進行水力流態(tài)的數值模擬,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可以直觀地看出流體在模型內部的流態(tài)變化,同時生成統(tǒng)計分析數據。利用數據關系和可視化成果結合分析,可表明流體流態(tài)的優(yōu)劣程度,判斷不同模型間的差異,評選出優(yōu)化模型[4]。根據對比情況并結合實際工程需要,選定最優(yōu)的構型進行試驗或放大驗證,根據驗證結果對模型計算中的設定參數進行調整,反復優(yōu)化的過程,得出最優(yōu)方案,最終確定參數并加以應用。
計算構型的選擇和設置是一個往復的過程,過程中逐步優(yōu)化,不斷完善。一般情況,設計參數優(yōu)化程度并不能通過直觀的方式判斷。因此,需要更進一步開展多維度的試驗模擬,過程重復度高,相對煩瑣。
通過計算機的模擬計算,需要根據軟件運行參數進行設定。根據國內外多年的研究表明[5],對于構型內傳質效果的研究是CFD 模擬技術應用的重點。能否實現接近真實流體流態(tài),流動過程的最優(yōu)的水力狀態(tài),設定參數的選定至關重要。
實現真實水力流態(tài)的模擬成果,基礎在于計算依據和方法的選擇。選擇過程中,可參照大量的文獻成果,結合模擬對象的實際情況開展。對于參數選取,可以根據模擬的需要,通過試驗、分析、調整和試驗的方式,反復地嘗試,得出有針對性的計算參數依據。
一般情況,對于設備構型的邊界條件設定,主要包含入口邊界、出口邊界、自由水面邊界和壁面邊界的設定。計算方法的選擇與模擬過程的推斷有關。
對于常見的模型,入口邊界條件一般設定為速度進口,其他相關參數可按照均勻分布考慮。通過流速和流量的控制,反饋狀態(tài)變化;出口邊界條件一般設定為壓力出口,由于直接與外界聯通,壓力控制為101.325kPa;自由水面邊界條件一般設定為自由界面;壁面邊界條件根據標準壁面函數進行處理,可保持壁面上的水流速度為零;對于數值方法的選取,一般依據有限元分析法的相關理論,按照不同的流態(tài)形式確定流動過程和計算精度。軟件計算的優(yōu)劣另一個關鍵在于網格的劃分,需要根據構型的特點和變化的趨勢,對于重點區(qū)域考慮網格的優(yōu)化分區(qū)和細節(jié)調整,優(yōu)秀的網格劃分可以使計算結果更為接近反映真實的流體流態(tài)變化。對于數值計算的穩(wěn)定性和收斂性,可結合變量和壓力情況,合理地選取迭代方式。
計算依據和方法是多樣的,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可得出不同的計算結論。因此,過程中需要不斷往復調整,合理地選擇相關參數對于結果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以上方法對設備構型進行逐步模擬分析,計算結果可通過數據和可視化形式展示。相同設定條件,不同構型,計算成果間差異不同。根據不同情況,逐一進行分析,結合實際需要選取最優(yōu)結果。
單參數的變化,對模擬結果會產生較大影響;多參數變化,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需要對參數進行分類并確定主要參數,參數變化可以通過正交試驗的方式,統(tǒng)籌變化與模擬結果之間的關系,進而得出可信的模擬結論。
一般情況,對于同一構型,不同設定參數下,比較構型內流體流態(tài)變化;在同一設定參數下,比較不同構型內的流體流態(tài)變化。根據需要,可考慮對不同構型、不同設定參數條件下的計算結果進行逐一比較。衡量尺度的把控,是對比分析結果的關鍵。
計算結果的驗證,采用示蹤原理。通過數據檢測示蹤劑的流行狀態(tài)變化,不同時間不同位置的數據差異,可對計算結果進行反饋。對于計算結果驗證和示蹤操作,需要大量的反復工作,相互反饋—調整—反饋的往復過程,更趨近于真實流體流態(tài)的反映。
流體傳質過程極為復雜,難以借助實驗得出直觀結論。CFD 模擬技術作為流行和實用的計算模擬技術,對于構筑物或設備構型內部流體流態(tài)的預測和判斷起著關鍵作用。技術掌握和應用,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較大的實驗工作量。但是,需要大量試算過程的積累。由于計算成果并不是真實的流體流態(tài),計算結果驗證,需通過反復優(yōu)化調整和試驗,逐步趨近真實流體流態(tài),研究意義重要。
厭氧工藝一般更多依靠自身水力條件變化實現泥水之間攪動,從而實現傳質過程。本文通過方法總結的形式,描述了利用CFD 數值模擬技術對構筑物構型優(yōu)化過程的方式方法,不僅適用于厭氧工藝構型的優(yōu)化過程,對其他涉及分析反映流體流態(tài)的內容,均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