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小全
舞臺演出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由布景、道具、燈光、服裝、化妝、音樂、音響效果等要素組成。在眾多的要素中,燈光的承載量可能更大一些。首先,燈光與布景的完美融合,能夠創(chuàng)造出富有表現(xiàn)力的規(guī)定情境。其次,靈活運用的舞臺燈光可以強化演員的表演,闡明戲劇的主題。再次,燈光和服裝、化妝的密切配合,能夠呈現(xiàn)出應有的服飾效果和膚色效果。最后,燈光與音響共同作用于人的視覺和聽覺,給觀眾帶來完整、精彩的視聽享受。除此之外,根據劇情需要,燈光還可以獨立使用,營造出富有感染力的空間環(huán)境。
在取用舞臺光位時,通過光位角度的設計可以在空間形成光柱效果,角度不同,光柱的形象也不同,各種不同角度的光柱在空中構成了不同的畫面。觀眾在觀看演出時,其視點的角度是基本不變的,表演區(qū)的人、物、立體的景也在一個固定的范圍內,光可以在表演區(qū)周圍的各個方位向表演區(qū)投射。對于固定的觀眾視點而言,各個方位都可以成為投射角。由于投射角度的不一樣,人或物感受光的部位也不一樣,對于立體的人或物,在觀眾看來有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光照人、物的面積,另一種是被照的人或物凹凸部出現(xiàn)的受光、背光、投影的狀態(tài)。由于角度不同,這兩種現(xiàn)象帶給觀眾的視覺感受也不一樣。
戲劇舞臺演出中,各個光位上需要安裝的燈是很難確定清楚的,需要燈光設計師在看了劇本和排練以后,根據場景的形式、排列等綜合信息,經過構思才能確定。各光位上的燈種與燈量取決于燈光設計師的構思、可用燈的量、表演的形式以及演出的規(guī)?!,F(xiàn)代的舞臺演出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空間的造色,其反面的光、側面的光、上面的光都大大高于正面光的量。當然,戲劇舞臺演出的用燈量并不是戲劇演出燈光效果好壞的決定因素,還要看燈光的展現(xiàn)、燈光的語言是否有助于表達劇情,是否能將劇本的寓意闡明到位。
此類舞臺多用于綜合性文藝演出,每個光位的燈量有一至三組,能將舞臺演出區(qū)域布滿一至三層。燈光設計師根據舞臺演區(qū)的大小、能夠取用的燈的數量、演出區(qū)域中可以用的電量來核定燈的數量,并根據燈具的種類和數量來設置裝飾性燈具,如做光幕的燈具、做光點光條排列變化的燈具、頻閃的燈具、能移動變化光束做圖案效果的電腦燈燈具等。所有這些燈具的排列和顯現(xiàn)的效果必須和演出的形式相匹配。
在四面觀眾的演出中,每一個光位塊應有能將全部演出區(qū)域或者大部分布滿一層以上的燈具。如果是在體育場,每個光位塊的燈具量應根據此光位整體裝置的規(guī)模而定,所用的燈量可能會大大超過能布滿整個演出區(qū)域光的數量。此外,燈的數量還和演出區(qū)域所需的亮度以及燈的功率有關。體育場的每一個燈的出光口就是一個亮點,亮點的多少、點與點的距離、排與排的距離、排列的方法也是形成整體氣勢的關鍵。除上述燈具以外,演出單位還需視自身的經濟實力裝置能夠吸引觀眾目光的燈具,如大功率電腦燈、空中探照燈及多光束燈等。這些燈有的可能在各光位中,有的可能在體育場的空地上,它們和其他燈光一起營造出體育場演出特有的宏大氣勢。
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切物體能夠被人的視覺感受,靠的是光的作用。舞臺上每一個物體的形狀、輪廓、結構、色彩、明暗、情調等,均受燈光的作用和影響。情節(jié)氣氛的烘托、人物情感的變化也需要燈光的助力。隨著演出活動越來越多樣化,舞臺燈光設計也逐漸突破傳統(tǒng)觀念,強調多方位的立體照明以及數量眾多、品種各異的燈群和頻繁的燈光變化。因此,我們在布光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加以變化,使所有的燈具充分發(fā)揮作用,更好地為演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