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琦,孫穎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北京 100050)
肌少癥(sarcopenia)是由Irwin Rosenberg[1]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一種新的老年綜合征,最初定義為年齡相關的骨骼肌減少,目前廣泛接受的是2010年歐洲老年肌少癥工作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on Older People,EWGSOP)[2]提出的骨骼肌質量、力量和(或)功能的下降。60歲及以上人群的肌少癥患病率約為10%[3]。肌少癥可能導致機體失能、殘疾、生活質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不良結局。我國老齡化社會形勢十分嚴峻,我國社區(qū)居民肌少癥的患病率為6.7%~18.0%[4-7]。在老年人中應盡早進行肌少癥的篩查[2]。本文主要就肌少癥的篩查工具進行綜述。
2018年EWGSOP[8]更新了肌少癥的診斷流程,建議遵循篩查-評估-確診-嚴重程度分級這一流程,以便系統(tǒng)地識別患有肌少癥或其風險的人。(1)評估。即對肌肉力量的評估。使用握力評估上肢肌力;當受試者無法完成握力測試時,可進行椅子站立測試評估下肢肌力。(2)確診。即測量骨骼肌質量。方法主要包括雙能X射線骨密度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生物電阻抗法(bioimpedance analysis,BIA)、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等,推薦臨床實踐中使用DXA,在研究中使用DXA、BIA、CT或MRI等評估骨骼肌質量[8]。(3)嚴重程度分級。通過對肌肉功能的測試進行肌少癥的嚴重程度分級,包括步態(tài)速度、簡易機體功能評估(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定時測試(timed up and go test,TUG)、400 m步行測試等。
使用簡單易用的評分量表進行篩查,以便達到早期診斷肌少癥的目的。目前常用的篩查工具包括SARC-F評分(strength, assistance walking, rise from a chair, climb stairs and falls,SARC-F)[9]、SARC-CalF評分(strength, assistance walking, rise from a chair, climb stairs, falls and calf,SARC-CalF)[10]、Ishii評分(Ishii score chart,Ishii)[11]、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mini sarcopenia risk assessment,MSRA)問卷[12]等(表1)。
SARC-F評分[9]包括:肌肉力量、輔助行走、座椅起立、攀爬樓梯以及跌倒次數(shù)(表 2),根據(jù)患者的完成情況進行賦值,總分0~10分,評分≥4分為可疑肌少癥患者,<4分為正?!,F(xiàn)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多個國家,如西班牙、日本等。我國學者王曉英[13]對該問卷進行了漢化,為我國老年人群肌少癥篩查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SARC-F適用于肌少癥的初步篩查。Malmstrom等[14]在非裔美國人、巴爾的摩人老齡化縱向研究和國家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等三項研究中證明了SARC-F可用于檢測有肌肉減少癥不良后果風險的人群,且該評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及有效性。Cao等[15]認為SARC-F評分是一種診斷身體功能受損的簡易工具,也是預測老年人肌少癥的有效工具。臺灣的研究[6]同樣認為SARC-F可作為肌少癥的快速篩查工具。李敏等[16]認為SARC-F評分對于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癥具有篩檢價值。
SARC-F評分基于患者對自身肌少癥特征的報告,即對肌肉力量、行走及其他方面的自我感知,故特異度高而靈敏度低。Woo等[4]使用不同的標準驗證SARC-F評分的診斷差異時發(fā)現(xiàn)SARC-F的特異性較高,但敏感性較差。Miller等[17]同樣發(fā)現(xiàn)SARC-F的敏感性差而特異性較高。一項薈萃分析[18]顯示SARC-F的靈敏度0.21,特異度0.90。Kotlarczyk等[19]研究顯示SARC-F的靈敏度為18.2%~33.3%,特異度為78.7%~81.1%,認為SARC-F可用于長期護理機構患者的肌少癥篩查,但靈敏度較低。
SARC-F評分亦可用于預測不同人群的不良預后風險,如SARC-F聯(lián)合骨折風險評估工具可以提高預測的靈敏度[20],也適用于篩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身體功能受損程度[21],亦可用于預測養(yǎng)老院居民的死亡率[22]。
表1 肌少癥的篩查工具
表2 SARC-F評分
SARC-CalF評分將SARC-F評分和小腿圍(calf circumference,CC)測量相關聯(lián),在SARC-F評分的基礎上,對CC進行評分,女性CC≤33 cm得10分,CC>33 cm為0分;男性CC≤34 cm得10分,CC>34 cm為0分;總分0~20分,評分≥11分為可疑肌少癥患者,<11分為正常。
SARC-CalF顯著提高了SARC-F篩查肌少癥的陽性率[10]。Urzi等[23]報道SARC-CalF的靈敏度為77.4%,特異度為89.8%,認為SARC-CalF可以用于養(yǎng)老院居民肌少癥的篩查。土耳其的一項研究[24]中,使用兩個不同的CC定義,發(fā)現(xiàn)SARC-F和SARC-CalF-31的靈敏度相似(25%~50%),SARC-CalF-31和SARC-CalF-33的特異度高于SARC-F,SARC-CalF-33的診斷準確度最高,認為SARC-CalF提高了SARC-F的特異性和診斷準確性,但靈敏度相同。
Ishii評分包括3個變量:年齡、握力和CC,使用上述3個變量推導出性別特異性的肌少癥計算公式,得分越高,肌少癥的患病率越高,在其研究人群中,推薦男性≥105分、女性≥120分作為肌少癥的診斷截點[11]。具體公式為:
男性得分=0.62×(年齡-64)-3.09×(握力-50)-4.64×(CC-42);女性得分=0.8×(年齡-64)-5.09×(握力-34)-3.28×(CC-42)。
Ishii評分在篩查肌少癥時具有較高的準確性。Locquet等[25]在比較5種肌少癥篩查工具后,發(fā)現(xiàn)Ishii評分的靈敏度高達100%,陰性預測值為99.1%,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為0.914,認為Ishii評分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敏感度。李敏等[16]發(fā)現(xiàn)男性以105分為截點時約登指數(shù)達到最高水平,其對應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0.9%和70.4%;女性在以120分為截點時約登指數(shù)達到最高,其對應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2.4%和70.0%,認為Ishii評分對于社區(qū)老年人肌少癥具有較高的篩檢價值。
MSRA是2017年由Rossi等[12]提出的篩查肌少癥的工具(表3)。使用MSRA-7評分發(fā)現(xiàn),評分≤30分的受試者肌少癥風險較評分>30分的受試者高出4倍,進行校正后,剔除蛋白質和乳制品消費量及每日進餐次數(shù),得出MSRA-5評分。MSRA-7總分0~40分,總分≤30分提示受試者患有肌少癥;MSRA-5總分0~60分,總分≤45分提示受試者患有肌少癥。我國學者Yang等[26]在MSRA量表的基礎上進行了漢化,并且征得原始MSRA量表作者Rossi博士的同意,得出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量表中文版(China mini sarcopenia risk assessment,C-MSRA)。
MRSA-5比MRSA-7更適合老年肌少癥的篩查工作。Rossi等[12]發(fā)現(xiàn), MSRA-7的靈敏度為80.4%,特異度為50.5%,MSRA-5靈敏度為80.4%,特異度為60.4%,認為2個版本均可用于預測肌少癥。Yang等[26]發(fā)現(xiàn)C-MSRA-7的靈敏度為78.0%~86.9%,特異度為38.3%~41.0%,C-MSRA-5的靈敏度為80.2%~90.2%,特異度為55.9%~70.6%,認為中文版C-MSRA量表可以用于中國社區(qū)老年人的肌少癥篩查,且與C-MSRA-7相比,C-MSRA-5更適合用于篩查肌少癥。目前MSRA量表的應用較少,需要在不同人群中進一步驗證。
表3 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量表
SARC-CalF可以提高SARC-F的診斷準確性和靈敏度。Yang等[27]發(fā)現(xiàn)SARC-CalF的AUC最大,SARC-F和MRSA-5的AUC沒有差異,MRSA-7的AUC最小,認為SARC-CalF是在中國療養(yǎng)院居民中篩查肌肉減少癥的最佳選擇。Yang等[7]的另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SARC-CalF的靈敏度為60.7%,特異度為94.7%,SARC-F的靈敏度為29.5%,特異度為98.1%,認為SARC-CalF提高了SARC-F的靈敏度和總體診斷準確性。但土耳其的研究[24]認為SARC-CalF提高了SARC-F的特異性和診斷準確性,二者的靈敏度相同。
Ishii評分的診斷準確度較SARF-C評分更高。李敏[16]發(fā)現(xiàn)Ishii評分準確度高于SARC-F,認為SARC-F和Ishii評分對于老年住院患者肌少癥均具有篩檢價值,Ishii的準確度更高。
MSRA-5的靈敏度較SARF-C評分高,但特異度較差。Yang等[5]發(fā)現(xiàn)SARC-F和MSRA-7之間以及MSRA-7和MSRA-5之間的AUC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MSRA-5靈敏度高,而SARC-F特異度高。
最新的共識[8]推薦使用SARC-F進行肌少癥的快速篩查。SARC-F特異度高,靈敏度較低,簡便易行,且已在香港人群中得到初步驗證[4];SARC-CalF可以提高SARC-F的靈敏度和診斷準確性,但需要測量CC;Ishii評分靈敏度及特異度較高,計算費時;MSRA-5靈敏度較SARC-F高,相關研究較少。SARC-F評分已在香港人群中得到驗證,而其他量表均未在大規(guī)模中國人群中進行應用,仍需大量臨床研究驗證其可信度。綜上所述,本文推薦使用SARC-F評分作為中國社區(qū)居民肌少癥的篩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