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遠健,韓 斌,胡 浩,田 原,王 敏,劉杰民*
(1.貴州省人民醫(yī)院消化內鏡科,貴州 貴陽 550002;2.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一附院,貴州 貴陽 550002)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80~90歲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而高齡患者是胃腸鏡檢查的特殊群體,他們年齡大、基礎疾病多、器官功能及免疫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一旦生病,往往起病急、演變快、病情重而復雜,這也增加了胃腸鏡檢查的風險。我們針對此類人群,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了滿意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本組58 例患者,男38 例、女20 例,年齡80~96歲,平均86.8歲。其中合并其他疾病(有合并一種或多種疾?。焊哐獕?5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2例,房性早搏15例,室性早搏18例,肺氣腫5例,肺心病5例,貧血5例,腰椎間盤突出5例,關節(jié)炎10例,嘔血或咖啡色液9例,便血或黑便8例。所有患者均無胃腸鏡檢查的絕對禁忌癥。
2.1.1 患者準備
預約時患者應由親屬評估檢查風險,不能由他人代替預約。告知患者或/和家屬進行該項檢查的適應癥、禁忌癥、并發(fā)癥及檢查過程,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配合。如果患者要求無痛性胃腸鏡檢查,則由專業(yè)的麻醉醫(yī)師進行麻醉風險評估(重點是心肺功能)。必要時邀請相關科室會診,多科合作,反復權衡檢查的風險和獲益,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告知家屬,整個檢查過程需有人陪伴,接診時醫(yī)護人員熱情和藹、耐心細致,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紤]胃鏡檢查患者需空腹,檢查當日患者應停用藥物,但不應影響患者的病情治療;腸鏡檢查需做好腸道清潔準備,而高齡患者多便秘,可提前1-2天用番瀉葉泡水喝,但不能進食蔬菜、水果、辣椒等粗纖維或帶籽的食物,以免影響內鏡檢查時的觀察?;颊叻脼a藥時,有人陪護,必要時在醫(yī)生的監(jiān)護下進行。如果是住院危重患者,則建議管床醫(yī)生進行陪同,保證患者的安全。必要時于患者床旁行胃腸鏡診療。
2.1.2 設備及器械準備
FUJINON 4450型主機,EC-450ZW型胃鏡、EC-590ZW/M型結腸鏡。內鏡各種配件、器械、搶救器材和藥品。
2.1.3 醫(yī)護人員準備
所有參與診療的醫(yī)護人員均進行相關培訓,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
胃鏡檢查時,協(xié)助患者松解領帶和腰帶,取出活動性假牙,左側臥位,如果無痛胃鏡檢查則等麻醉生效后,緩慢循腔進鏡,密切觀察患者心電監(jiān)護指標,操作輕柔[2]。結腸鏡檢查,考慮高齡患者結腸管壁較薄,黏膜脆性增加,插鏡過程多吸氣少注氣,避免強行進鏡、暴力操作,從而降低產生并發(fā)癥的風險?;颊咴\療過程由經驗豐富的內鏡醫(yī)師操作完成。條件允許,盡可能由家屬或管床醫(yī)師陪同。操作過程中有專人記錄患者是否有并發(fā)癥等情況發(fā)生。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脹、惡心、頭暈等不適,必要時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取活檢較多或腫瘤活檢、咽喉部擦傷疼痛明顯患者,宜于術后3 h進食,且宜進食清淡溫涼半流質飲食3 d,勿食用過熱食物,防止粗糙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引起活檢部位出血。
胃鏡檢查結果中,胃潰瘍4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5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15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6例,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膽汁反流3例,胃癌2例;結腸鏡檢查結果中,結腸炎5例,結腸息肉5例,結腸癌3例,直腸炎3例,結腸直腸未見明顯器質性病變7例。
在胃腸鏡的診療中,高齡患者有許多不同于其他患者的特點,我們應引起重視[3]。高齡患者的特點:(1)合并有多器官功能異常,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肺氣腫,肺心病,貧血,腰椎間盤突出,關節(jié)炎等疾病。病情復雜,需謹慎評估。(2)經常服用多種藥物維持身體健康。如冠心病長期服用腸溶阿司匹林;糖尿病服用二甲雙胍;高血壓病服用硝苯地平緩釋片或/和依那普利;腰腿痛服用消炎痛等藥物。此時,應考慮因胃鏡、腸鏡檢查時停用藥物帶來的利和弊,或改口服為其他途徑用藥。(3)往往精神負擔重,因為經濟收入少,體質差,容易生病,擔心給子女造成負擔,害怕自己患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4],恐懼自己被社會和周圍人群歧視,心理敏感、脆弱。醫(yī)護人員應服務熱情、耐心細致、語言輕柔、語速和緩。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優(yōu)先進行檢查,全程由親屬陪同。(4)多數患者胃腸功能差,出現納差、食少、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狀,患者進食量少,免疫能力降低,對多個器官和全身機能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胃腸鏡的檢查,無論在指導臨床用藥,還是解除患者疑慮方面,均具有重要價值[5-7]。
患者服用瀉藥時,注意服藥后的不良反應,若出現劇烈的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時,及時終止,必要時立即就診急診科。高齡患者聽力大多不好,告知家屬最好由人陪同,否則,醫(yī)護人員說話聲音小時,患者聽不到,說話聲音大時,大家認為對老人不禮貌,容易產生醫(yī)療糾紛。在患者上床、翻身、下床的過程中,患者步履蹣跚、行動遲緩,醫(yī)護人員不要催促患者,最好由家屬協(xié)助,避免造成患者墜床、摔倒引發(fā)不良后果。
本組老齡患者多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觀念保守、傳統(tǒng),容易害羞,但性格倔強,因此為他們保護好隱私顯得尤為重要,必要時選擇女醫(yī)生為女患者操作、男醫(yī)生為男患者操作。老人一般都有腰腿痛的病史,怕冷,因此秋冬季節(jié)為患者保暖也顯得非常重要。患者一般耐受性差,有時將排泄物解在床單上,患者自己感覺失禮,醫(yī)護人員不要責備,而是理解和關愛,否則可能引起患者應激反應,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或低血糖反應,增加風險。患者在結腸鏡檢查時變換體位比較困難或遲緩,醫(yī)生在操作時則盡量少挪動,必要時可由助手進行腹部按壓,協(xié)助操作。
檢查中全程心電監(jiān)護,醫(yī)生檢查操作輕柔、精巧嫻熟。遇到操作不順利時,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忽視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實在難以耐受,可適時終止,必要時行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相合補充,協(xié)助診斷。
與患者家屬加強溝通,及時交流。我省屬少數民族聚集區(qū),許多患者的方言和鄉(xiāng)下俚語口音很重,普通話溝通困難,應由家人陪同進行同步翻譯,使檢查過程更為順暢。
需要隨訪和復查的腸癌術后患者及一些風險較大的患者,可先行其他影像學檢查,有異常發(fā)現,需進一步活檢確診時,再選擇胃腸鏡檢查。對于一些小息肉,可利用放大染色內鏡觀察腺管開口和血管形態(tài),擬診增生性息肉或炎癥性息肉,可不予以切除,帶息肉生活。對于長期便秘的患者,可進行飲食和生活的調理,避免服用蒽醌類藥物導致黑變病的發(fā)生。對于惡性晚期的患者是進行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應多與家屬溝通交流,尊重家屬的意愿。
通過我們對高齡患者在檢查前、中、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所有58例患者均安全順利完成整個檢查,且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