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平 凹
北仲是我的弟子,是我最喜歡的。
在創(chuàng)作上,我對她要求嚴格,總是批評多于表揚。她安靜,謙虛又好學,這一點,我很喜歡。她任教的學校在陜南山區(qū),說是兩個校區(qū),一個在市里,一個在山里。她長年住在山里,距市區(qū)遠,生活可想而知是艱辛的。她安于清苦的生活和偏僻環(huán)境,工作之余進行創(chuàng)作。在當下的社會,她持守自靜,保持本真,遠離熱鬧和喧嘩,很是難得的。
北仲的長篇小說《遺園》,是一部高校生活題材的長篇小說,它的出現(xiàn),可以說,填補了我省長篇小說題材在高校領域的空白。陜西的長篇小說在題材上長期以來相對單一,主要以鄉(xiāng)土題材為主,《遺園》讓我新奇和驚喜。
更重要的是,《遺園》很有深度。
北仲是學哲學的,是哲學碩士,讀書極多,涉獵書籍范圍很廣。讀《遺園》,感受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更有著哲學的思考和追問。小說里,對“遺園”和圍繞“遺園”所有的人和事的描寫,將我們指引和提升到一種深層的思考。
從小說的文本來講,以趙雅文,劉凈一,鄭遠洋等一批人物,都是形象豐滿,獨特而堅挺。一群知識分子,三代人,對理想,對事業(yè),對愛情,對婚姻的追求,以及對社會,對民族,對傳統(tǒng)文化的維護和繼承,文本生動地藝術地呈現(xiàn)了出來,令人唏噓不已,更讓人悲痛。尤其主人公趙雅文,其人生命運的起落,其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和捍衛(wèi),顯示出了當代女知識分子的風骨和道義,讀后,令我心情難以平復。還有劉凈一,其復雜的心理,其分裂的人格,其變態(tài)的言行,這個人物,很鮮活,很豐富,更值得去思考。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劉凈一為什么成了這樣?
近期,我讀過許多作品,趙雅文是我最喜愛最傷感的一位,劉凈一是我最難忘最感慨的一位。
由于北仲在高校工作,熟悉高校,熟悉知識分子,她的敘述通透而輕松,含蓄而優(yōu)雅。當我讀到前邊好多章節(jié)時,不時為其精彩而拍案叫好。
讀了《遺園》后,我把個人意見給了北仲。她與我交流了幾次,聽從了我的建議,做了修改。她很聰明,一點就通,我很高興。
總之,我覺得《遺園》是難得的,無論在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上都做得很好,值得推薦。作為導師,我對北仲的要求一直嚴格,希望北仲能寫出具有自己“風格”的作品,語言要有風格,藝術寫法要有風格,要一部比一部好,要一部和一部不一樣,寫出小說的“趣味”和“真義”。我認為,創(chuàng)作和做人息息相關,做人好了,才會寫出好文。做人要真實真誠,要表里如一,要光明磊落。要有為時代寫作,為民族寫作的決心,要有大視野,大格局。
另外,我再說幾句。北仲有極好的創(chuàng)作才華,又十分刻苦,前景不敢小覷。她雖目前在陜南一所高校工作,但因諸多原因,生活依然困難。希望作協(xié)及有關部門除了大力支持她創(chuàng)作外,也要在其他方面給以適當?shù)脑?/p>
201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