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紅 偉
(南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300350)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適時審視管黨治黨的時代需求,全面把握新時代管黨治黨的規(guī)律,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是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一環(huán)。新時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必須深入分析、準確理解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形成過程與深刻內涵,廓清其理論邏輯,把握其實踐路徑,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更新更大成效,為實現(xiàn)“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提供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管黨治黨規(guī)律作出的戰(zhàn)略抉擇,是一個鮮明的時代課題,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和豐富的理論內涵,是對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會隨著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論述的不斷豐富以及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推進而不斷深化發(fā)展。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即高度重視黨的自身建設與治理,注重加強對自身的剛性約束,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早在延安整風運動時期,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首次提出“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并將其同“武裝斗爭”“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稱為黨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這表明毛澤東從這一時期已開始注重從理論到實踐層面的“治黨”工作。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和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一直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建設,著力懲貪治腐,改進黨的工作作風,完善黨的領導等工作,為從嚴治黨奠定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基礎。1985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整黨工作指導委員會發(fā)布了《關于農村整黨工作部署的通知》,這份通知明確要求農村整黨工作“要從嚴治黨,堅決反對那種講面子不講真理,講人情不講原則,講派性不惜犧牲黨性的腐朽作風”[1]367,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從嚴治黨”的表述,表明黨中央決定開始以整頓農村黨的作風為切入點,推進從嚴治黨工作。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聚焦“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理論問題對管黨治黨工作進行了時代探索。199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2]46,提出了“黨要管黨和從嚴治黨”的時代命題,并把“堅持從嚴治黨”寫入了1992年10月18日通過的黨的章程。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強調,“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保證”[3]51,這表明黨進一步認識到了從嚴治黨對于增強黨的“兩性”“兩力”的重要作用以及“強筋固本”的重要意義。2000年2月,江澤民在廣東考察時第一次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從理論上回答了從嚴治黨的內在原因。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4]7,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黨的建設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從嚴治黨的綜合思考。2011年7月1日,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概括出了“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突顯出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管黨治黨的認識水平與重視程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表述;同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指出,“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5],正式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論斷和“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構想,標志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從嚴治黨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2015年10月底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正式寫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2016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2017年,“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鄭重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從嚴治黨得以上升為全黨的統(tǒng)一意志,成為新時代管黨治黨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2018年、2019年,習近平又多次就全面從嚴治黨發(fā)表相關論述,作出重要部署,并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將“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寫入全會決定,對推進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新的方向。
梳理全面從嚴治黨的演進路徑可以看出,全面從嚴治黨植根于中國共產黨的治理經(jīng)驗,凝結了黨的歷代領導人的治黨智慧,總是與黨的建設實踐密不可分,大體經(jīng)歷了“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黨”幾個階段的演變,在繼承發(fā)揚中不斷豐富完善。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開辟了治黨的最新境界,具有豐富的理論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6],習近平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概念解讀為我們深刻理解全面從嚴治黨的精髓要義提供了根本指南。有鑒于此,可以認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是做到“全面”二字,同時要在“從嚴”上著手,最終要落腳于“治黨”,這是解讀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論斷的基本視角。
1.“全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點
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是要堅持“全面”二字。全面從嚴治黨是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政黨治理。從橫向維度來看,全面從嚴治黨涵蓋黨的五大建設,要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構建起全覆蓋的政黨建設與治理體系;從縱向維度來看,全面從嚴治黨既要管好“絕大多數(shù)”,加強對普通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又要抓住“關鍵少數(shù)”,注重對領導干部的狠抓嚴管,全面從嚴治黨要貫穿到政黨治理的各個過程,各個主體,真正實現(xiàn)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每一名黨員、每一個黨組織,落實到政黨治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確保全面從嚴治黨無遺漏、無真空。
2.“從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著力點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做到“從嚴”。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新的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都客觀上要求治黨必須“從嚴”,“寬松軟”只會削弱黨的先進性與戰(zhàn)斗力。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改進黨的作風,劃定紀律紅線,“拍蠅”“打虎”不劃底線,不設上線,重拳懲貪治腐,在治黨的力度上毫不放松、決不手軟,在治黨的要求上不容變通、“嚴”字當頭,使各級黨委(黨組)及其負責人心存戒律,知嚴誡畏,使全面從嚴治黨常抓常嚴,持續(xù)發(fā)力,久久為功,一以貫之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傳統(tǒng)花卉的擺花應用是園林造景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文人喜歡借植物寄托個人的思想情懷和品格追求。雖然今天古典園林的主人已經(jīng)不再是文人士大夫階層,但藉由他們形成的花卉審美卻與園林審美息息相關,園林廳堂傳統(tǒng)花卉的應用也從花文化角度傳達著園林的人文精神。
3.“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落腳點
全面從嚴治黨最終要落腳于“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政黨治理的最新境界,不斷加強黨的各項建設。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及紀委的監(jiān)督責任,明確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角色。使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部署落地生根,集中力量整治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尤其是與黨的初心和使命相背離的現(xiàn)象和問題。不斷完善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建立全面從嚴治黨的長效機制,致力于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充分發(fā)揮巡視巡查監(jiān)督常態(tài)化、制度化的震懾作用,使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常抓不懈、常治常新、取得實效,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敏銳洞悉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以理論家的睿智準確把握管黨治黨的時代要求,全面把握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管黨治黨的理論精髓與核心要義,系統(tǒng)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主要經(jīng)驗,深刻感知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需求,這是我們深入理解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基礎。
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光輝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因此,理解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邏輯應該自覺地回溯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管黨治黨的論述當中,這是我們深刻理解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理論的重要基礎。
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直接論及治黨的表述并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注意到無產階級政黨治理,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紀律建設,進行自我革命,保持無產階級純潔性先進性的重要意義。馬克思高度關注“黨的紀律”問題,突顯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的鮮明品質。馬克思1859年5月18日給恩格斯的回信中提到,“我們現(xiàn)在必須絕對保持黨的紀律,否則將一事無成”[7]413??梢?,馬克思高度重視黨的紀律問題,在馬克思看來,“黨的紀律”問題直接關系到黨的事業(yè)成敗與否,這是馬克思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注意加強紀律建設最直接的警示。二是馬克思還認識到了無產階級所具有的檢視自身、刀刃向內、拿自我開刀的勇氣。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一文中寫道:“無產階級革命則經(jīng)常自己批判自己……十分無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企圖的不徹底性、弱點和不適當?shù)牡胤健!盵8]125這是馬克思對無產階級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所作的直觀闡釋。恩格斯較早注意到了保持無產階級隊伍“先進性”的問題。恩格斯針對當時工人運動出現(xiàn)的工人領袖蛻化變質傾向,1869年7月30日在給馬克思的信中不無痛心地指出,“可惜無產階級運動的規(guī)律顯然是,到處都有一部分工人領袖必然要退化”[9]334。恩格斯意識到部分無產階級領袖退化的歷史必然性,為無產階級政黨保持隊伍純潔性、先進性敲響了警鐘,客觀上有利于凈化無產階級隊伍。
列寧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締造者,對于管黨治黨有較為深刻的論述、實踐,主要包括:第一是嚴管黨員,要求對黨員執(zhí)行較非黨員更為嚴格的紀律。列寧要求嚴懲犯罪黨員,“凡試圖對法庭‘施加影響’以‘減輕’共產黨員罪責的人,中央都將把他們開除出黨……法庭對共產黨員的懲處必須嚴于非黨員”[10]52。第二是加強監(jiān)督,探索黨內外監(jiān)督形式。為了對黨進行有效監(jiān)督,列寧建議成立平行于中央委員會的監(jiān)察委員會,通過監(jiān)察委員會形成對黨內的自我監(jiān)督,避免權力濫用或權力尋租。此外,列寧還注重加強群眾對黨政機關的監(jiān)督,豐富民主監(jiān)督形式。列寧認為,“正是蘇維埃同‘勞動人民’的親密關系,造成一些特殊的罷免形式和另一種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這些現(xiàn)在應該大力加以發(fā)展”[11]186。第三是警惕官僚主義,堅決遏制官僚主義。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初,列寧就察覺到了官僚主義的危害,并試圖對官僚主義加以遏制,避免其毒損蘇維埃政權肌體。列寧在1919年1月18日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會議上指出,“現(xiàn)在我們的敵人是官僚主義和投機活動……必須加緊同官僚主義作斗爭”[12]419。此外,列寧還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自下而上的監(jiān)督形式和方法……反復地不倦地鏟除官僚主義的莠草”[11]186。這表明,列寧既有正視黨內官僚主義問題的自覺,也有希望通過民主監(jiān)督鏟除官僚主義流毒的自律,為后來的無產階級政黨建設和治理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借鑒。
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對于治黨理論和治黨實踐的開拓是奠基性的,影響深遠。毛澤東對于治黨的有益經(jīng)驗可以總結為:一是開展延安整風運動,通過“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掃除宗派主義在黨內的殘渣余孽,團結黨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進步力量,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二是針對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全黨工作重心即將由農村轉向城市的歷史性變化,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前瞻性地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斷,告誡全黨保持清醒頭腦,準備迎接執(zhí)政考驗,從思想上預警“糖衣炮彈”的襲擊,避免在“糖衣炮彈”面前吃敗仗。
江澤民在治黨方面的突出貢獻是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揭示了黨的先進性、黨的執(zhí)政地位內在地決定了治黨務必從嚴,而從嚴治黨又是確保“三個代表”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保證,二者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
胡錦濤對于從嚴治黨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四大考驗”“四大危險”的深刻警示,和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的論斷雖屬不同時期卻遙相輝映,從思想上告誡全黨必須增強居安思危意識和憂患意識,進一步揭示出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從嚴治黨,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緊迫性、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起點,深刻總結了管黨治黨的主要經(jīng)驗,接續(xù)性地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論斷,是對黨的歷代領導人管黨治黨經(jīng)驗在一脈相承中的總結借鑒與創(chuàng)新弘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的特點,需要準確把握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需求,更好地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
1.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客觀需要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四個全面”彼此之間是一個密切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全面從嚴治黨既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起著重要作用。習近平對“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中“四個全面”的關系所作的權威解讀可以概括為“一體三翼”的關系,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zhàn)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zhàn)略舉措,三項戰(zhàn)略舉措對于共同實現(xiàn)戰(zhàn)略目標缺一不可。其中,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xiàn)“打鐵還需自身硬”,鑄就黨堅強領導核心、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的必然途徑,也是支撐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一翼”,更是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直接影響“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實現(xiàn)程度。
2.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必然要求
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的一貫傳統(tǒng),政治紀律是黨最重要的紀律,政治規(guī)矩是黨最重要的規(guī)矩,講政治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guī)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我們樹立“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堅決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擁護中央的決策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面從嚴治黨正是通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和紀律建設,懲治目無法紀、違規(guī)逾矩、陽奉陰違等行為,從而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全黨形成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形成全黨服從中央的良好局面,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3.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要“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這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14]8的一項重要舉措。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告訴我們,認識來源于實踐,又要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方可上升為理論。全面從嚴治黨制度不會憑空產生,更不能在閉門造車、坐而論道中形成,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必然來自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我們要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生動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做法,將經(jīng)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全面從嚴治黨經(jīng)驗形成科學有效、系統(tǒng)完備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并不斷加以完善,因此必須持續(xù)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積累全面從嚴治黨經(jīng)驗,從而不斷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作出的戰(zhàn)略部署,是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領導核心的必然選擇,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政治導向鮮明,主體責任明晰,以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完善的制度保障為支撐,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以政治導向為引領。具體來說就是:一是全面從嚴治黨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15]48,全面從嚴治黨要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切入點,推動解決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二是全面從嚴治黨要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tài)。政治生態(tài)污濁,從政環(huán)境就惡劣;政治生態(tài)清明,從政環(huán)境就優(yōu)良”[15]33,要著力構建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tài),為各級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三是全面從嚴治黨要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是黨內極為重要的制度遵循,是各級黨組織和所有黨員的行為準繩,必須自覺堅定“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使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扎實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15]224。也就是說,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明晰責任,強化擔當,建立健全追責問責機制,避免全面從嚴治黨流于形式、淪為過場。黨的領導地位決定了各級黨委(黨組)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必須肩負主體責任,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是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各級紀委應充分履行監(jiān)督責任。全面從嚴治黨是一項系統(tǒng)龐大的重大工程,各級黨委(黨組)必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遵照中央部署要求,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親自協(xié)調,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在本地區(qū)本部門得以落實,取得實效。紀委作為黨內監(jiān)督的專責機關要履行好監(jiān)督職責,發(fā)揮好監(jiān)督作用,督促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得以向縱深推進。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方面,起著思想支撐、精神引領和穩(wěn)基固本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盵15]57全面從嚴治黨一個重要方面便是筑牢全黨的精神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歷史與現(xiàn)實告訴我們,思想滑坡、信念缺失往往是個別黨員迷失方向、腐化墮落的起點,是使黨的事業(yè)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之一。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兩個務必”的論斷正是對全黨警戒“糖衣炮彈”襲擊的警示。必須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崇高理想,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修養(yǎng),內鑄定力,同時加強黨的紀律條例與規(guī)章制度的普及宣傳,外樹紅線,使全黨形成一種風清氣正、全體黨員信念堅定的氛圍,使全面從嚴治黨在全黨各個組織、全體黨員中實現(xiàn)思想上的高度自覺,行動上的高度統(tǒng)一。這是確保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礎。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要“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這是黨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方面的又一理論創(chuàng)新。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必須以制度為基礎支撐。鄧小平曾指出,制度是更穩(wěn)定、更根本、更長久的保障,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也是提升全面從嚴治黨治理效能的重要保證。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要做到守正與創(chuàng)新并舉。既要堅持好、總結好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的各項制度要求與經(jīng)驗做法,又要善于創(chuàng)新全面從嚴治黨的體制機制與治理方式,使其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回答好全面從嚴治黨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fā)展什么”這個重大命題。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實踐中不斷堅持和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總體來看,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開辟了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最新境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治黨理論,黨的歷代領導人的管黨治黨理念以及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需求構成了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邏輯系統(tǒng)。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一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需要突出政治導向定位、強化責任擔當、筑牢思想基礎、完善制度保障,使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