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校號召為村小一名患病的同學捐款,我毫不猶豫地捐了一百元。有老爸做后盾,奉獻愛心,我一向是積極的、豪爽的。一時間,我在學校成了“名人”。
正當我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個人也走向了捐款箱?!岸道镞B十塊錢都拿不出來,他也能搞慈善?”我心里不屑,因為這個人我太清楚了。他叫趙鑫,黑黑的、瘦瘦的,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隨打工的父母來到我們這個城市,進了我們班。他上下學從來都是自己走,無論冬夏,都是一個打扮——校服。平日里省錢還來不及呢,我就不相信這個人能拿出一百元來和我爭。
說起他和我爭,這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考試的成績,我們倆都差不多,本來那次考試他的題答錯了,是老師給了他面子。試題是這樣的:請把事物和量詞連在一起。左邊是“一
車土、一塊磚、一張紙”,右邊是“一噸、兩千克、三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試題還要求學生寫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來解釋為何這樣連線。卷子發(fā)下來了,趙鑫也得了滿分。但我和同學們都明明看見他在“一塊磚”和“三克”之間連的線,這顯然是錯的,怎么還……教室里一陣騷動。老師拿著趙鑫的卷子,看著騷動的我們,有兩分鐘沒有說話。最后,老師平和地說:“我們看一下趙鑫的卷子,一塊磚和三克之間的連線明顯是錯的,我已扣了他一分,但請同學們聽我讀一下趙鑫后面寫的這段文字,‘我的爸爸是一位建筑工人,我非常希望所有的磚都不要太重,只有三克就好了,爸爸太累了,太辛苦了,我愛我的爸爸?!崩蠋熥x到這里,教室里鴉雀無聲,“趙鑫同學的這段話深深表達了他對爸爸的愛,讓我們?yōu)樗膼坌拇驖M分。”那一次,趙鑫打了感情牌,看今天這個捐款現(xiàn)場他還有什么花招兒。
趙鑫上臺了,手里拿著一疊紙,而不是錢。他揮了揮,然后說:“這是患病同學的詳細資料,這里有他獲得好成績的獎狀,有他為學校和班級努力工作的事跡,有他和父母一起與病魔抗爭的日記。我已把它發(fā)到了網(wǎng)上,向全體中小學生發(fā)起‘支持同學,幫助兄弟的活動。我準備搞一次義賣活動.把大家用過的學習用品、精心制作的手工藝品等賣出,為患病的同學籌款。希望同學們支持我,積極參加?!彼脑捯魟偮洌瑹崃业恼坡暯?jīng)久不息。
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同趙鑫相比,我的“名人”資本太乏味了。奉獻愛心,不是錢的問題,它是一種真誠,它是一種支持。這時,校廣播室傳來了廣播聲:“六年一班的付建新、趙鑫踴躍為患病的同學幫忙,他們的熱情、愛心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讓我們全校師生給他們送去熱烈的掌聲?!蔽腋吲d地拉起了趙鑫的手,一起走進了“名人”的行列……我們將繼續(xù)我們的愛心之旅…
(指導教師 王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