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浩之 周 正
(廣島大學 廣島 739-8524)
在日本,教師多忙化(指教師工作繁忙)是較為普遍和嚴重的現(xiàn)象,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教師這一職業(yè)因工作量大、薪資低、工作時間超長而被日本民眾揶揄為“黑色職業(yè)”。其中,內田指出“黑色社團活動”是導致教師多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初中教師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指導社團活動,因此連帶著這種社團活動也被稱為“黑色社團活動”。社團活動的指導時間從清晨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放學后,甚至持續(xù)到深夜的情況也是常有的。如果遇上比賽前的特訓,就算是節(jié)假日和周末也無法休息,而且教師的這種加班能夠得到的加班津貼也非常少。在日本,勞動環(huán)境惡劣的企業(yè)會被稱為“黑心企業(yè)”,然而,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狀況和“黑心企業(yè)”員工所處的狀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改善教師勞動環(huán)境惡劣的狀況,文部科學省中央教育審議會于2017年7月召開了“學校勞動環(huán)境改革特別會議”,對2016年度教師工作實況調查進行了匯報總結,聽取了關于教師工作方式改革的相關團體、有識之士的意見,并于2017年8月頒布了《關于學校工作方式改革的緊急建議》,制定了學校教師上下班時間打卡制度,以期通過嚴格控制工作時間的方式來避免教師超時加班。此外,眾多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者也紛紛以簽名方式支持“推進教職員工工作方式改革的項目”縮短教師的工作時間。
在改善教師的工作時間問題上,上述的這些舉措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教師的“工作方式改革”與一般企業(yè)員工的“工作方式改革”一樣難以實行,甚至可以說教師的“工作方式改革”更加艱難。
長期以來,日本的企業(yè)一直被社會輿論及政府要求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并保證適當?shù)男菁?,但是依然沒有得到充分改善。這是因為,即使從制度上限制了員工的勞動時間,但公司依然會要求員工把殘留的工作帶回家,員工在公司外處理工作的情況比比皆是,甚至也有員工是自愿加班的。這種不成文的公司規(guī)定和員工的自我選擇成了“工作方式改革”的主要障礙。
與企業(yè)員工相反,教師這一職業(yè)卻被社會強烈要求進行超時勞動和過量勞動。例如,2014年4月的新聞中,一名身為班主任的教師,為了出席自己孩子的入學典禮缺席了自己任教班級的入學典禮,而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批判和指責。這一事例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大眾對于教師的嚴厲要求。但對于那名教師和他的孩子來說,入學典禮是一生中只有一次的重要活動。為什么參加這樣的活動要受到如此的批評和指摘呢?近年來,日本教育界以“建設團隊學?!边@一觀念,推進教師職務的分工和教師與校內外教育人員的相互輔助。但是,現(xiàn)實中社會大眾卻與這樣的教育趨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社會大眾要求教師更加忠實于自己的職責,甚至教師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為學生工作,即無私的“獻身型教師形象”(類似于中國的蠟燭、春蠶型教師)作為教師的職業(yè)要求被提出。
社會大眾對教師的這種要求也被不少教師吸收并內化,以此為準則要求自己。因此,即使制度規(guī)定縮短了工作時間并限制了職務范圍,但也有不在少數(shù)的教師把工作帶回家,或者在校外繼續(xù)工作。而且,就算制度上規(guī)定下午5點以后禁止在學校工作,但校外的工作依然存在,例如輔導學生功課或是指導學生的社團活動。事實上,為了指導社團活動而主動付出時間、承擔經(jīng)濟負擔的教師有很多??梢哉f,這樣的教師已經(jīng)將“獻身型教師形象”奉為自己的準則,并以此來要求自己。
因此,教師的“工作方式改革”僅僅依靠制度改革是無法實現(xiàn)的。修正社會大眾所默認的“獻身型教師形象”,從而改變教師自身的意識則是更為重要的事。①關于日本社會所期待的教師形象及其變化,請參考山田(2004)[1]、伊勢本(2017)[2]、油布(1999)[3]。但是,教師是如何將“獻身型教師形象”內在化的呢?另外,將“獻身型教師形象”內在化,又帶給教師這一職業(yè)怎樣的影響?本文通過一位職初離職初中教師的生活史來闡明導致她離職的主要原因②有關生活史研究,請參考Goodson等人(2001)[4]的研究。此外,Schaefer等人(2014)[5]的研究中,分析了北美教師在職業(yè)生涯初期離職的情況。Schaefer等人的研究中表明,教師離職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絕對不是可以統(tǒng)一理解概括的。因此,單純依靠制度改革,是很難解決問題的。換言之,為了探討教師在職業(yè)生涯初期離職的主要原因,對每個教師進行敘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中的分析也是從同樣的立場出發(fā)進行的。,并在此基礎上探討教師是如何把“獻身型教師形象”內在化的,以及是如何造成教師職初離職的。
本文的研究對象此前為日本某中學的國語教師U(女性)。U在2010年大學畢業(yè),并被錄用為日本公立學校的初中教師。但是,在錄用后第4年就離職了。從下文的對話中可以了解到,U在錄用之初被校管理層委以班主任的重任。在感到工作的困難后,得到了校管理層的理解,職責有所減輕。
本文的采訪是在U離職1年后的2015年8月進行的。當時,U以兼職的形式在一家企業(yè)工作。下文引用的對話都是通過對U進行的采訪得到的。另外,引用部分考慮到易讀性和對U的隱私保密,在不改變內容的前提下進行了部分修正。
首先,為了了解U在成為教師之前的情況,對于U經(jīng)歷了怎樣的校園生活,以及為什么要當教師等開展了提問。從U的談話中可以了解到她非常喜歡且適應校園生活。
Y(筆者,以下省略):為什么想成為一名教師呢?
U(被采訪者,以下省略):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喜歡去學校,當時就想一輩子都要在校園里生活(笑)。
Y:是嗎?那是小學幾年級呢?
U:我記得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寫將來的理想,我就寫了想要當小學教師,應該就是那個時候吧。
Y:你沒有考慮過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嗎?為什么成了中學教師?
U:嗯,如果這么說的話……我在小學的時候夢想成為一名小學教師,中學的時候想成為一名中學教師,高中的時候想成為一名高中教師。在高中要考大學填寫志愿的時候,當時就想當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所以并沒有填寫要當小學老師。
以上對話中表明,被采訪者在小學三年級時,已經(jīng)夢想著成為一名教師,并且那之后也一直沒有改變。小學、初中和高中,也就是在校園生活的每個階段,都夢想著成為教師,可以說她非常喜歡校園生活,適應校園生活。正如以下的對話內容。
U:還有,我家里就我一個孩子,要是去學校的話,有朋友在,還可以一起玩。因為父母兩個人都工作,回家就只有我一個人,但是去學校的話就可以見到其他人,這一點也是我非常喜歡學校的一個原因。還有就是,我也不是那么不喜歡學習,在課堂上也積極發(fā)言,可以說我覺得我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笑)。在家長會也沒有被批評過,成績也很好,所以我對學校沒有什么壞印象。
一般來說,個人對自我學生時代的表現(xiàn)評價都是謙遜的。通過以上的對話可以知道,被采訪者是一個非常喜歡學校、成績好又深受老師喜愛的優(yōu)等生。可以理解為,被采訪者的校園生活很美好,這種愉快的感知也引發(fā)了其對學校生活的喜歡和向往。也正是這種意識,促使U成為教師。
在成為教師的第1年里,被采訪者的生活沒有發(fā)生什么狀況,可以說是輕松愉快地度過了非常充實的教師生活。
U:回想第1年的工作,并沒有什么辛苦的感覺。當時不顧一切地拼命工作,自己也覺得這些工作都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并且第1年要上的課不是那么多,因為第1年要參加新任教師研修會,學校也就沒給我安排那么多的課,當時覺得自己有很多閑暇時間。在成為教師第1年里,社團活動不多,課也不多,所分擔的學校事務也是比較輕松的工作,所以時間上、精神上都很充?!?/p>
但是,從第2年開始被采訪者就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工作負擔和壓力。關于第2年以后產(chǎn)生的變化,U如下所述。
Y:感受到壓力是因為增加了各種各樣工作的緣故嗎?比如說課時量。
U:是的,課時量增加了,分管的學校雜務也增加了……嗯,還有就是,覺得自己是班主任,所以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結果就做了太多太多的工作……上課也是這樣??偢杏X是自己把自己累垮了。
就這樣被采訪者開始了忙碌的教師生活,其忙碌程度正如U如下所述。
U:我被委任為圖書室主任了。所以,午休的時候也要去圖書室工作。以至于吃午飯都是匆匆忙忙的,午飯要在10分鐘內解決,可能還不到10分鐘。有時根本吃不完,想著如果吃不完的話那就晚上再吃吧,這么想著想著就都剩下了。接著馬上就去圖書室工作了,也就“理所當然”的沒有休息了。感覺當時過的是一種只能趁午休去趟洗手間而已的生活。
許多老師也抱怨過這種忙碌的教師生活。被采訪者并不是唯一一個感受到這種忙碌的教師生活的人。但是與之相反,一些教師會認為這種忙碌是“有價值的”。那么,到底是什么讓U的教師生活變得如此困難呢?
被采訪者覺得致使教師這份工作變得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指導“問題學生”。在工作之初,即使工作很多,沒有休息時間,也沒覺得那么痛苦。但是,當出現(xiàn)了“問題學生”,要忙于應對他們時,也會對平時各種各樣的工作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被采訪者是如何應對“問題學生”的如下所述。
Y:你說忙,那比如說,除開備課之外還有什么事要做呢?就是還有什么事會占用較多的時間呢?
U:管理學生用的時間比較多吧。雖然第1年時并沒有覺得很吃力。但深入地了解學校后,逐漸發(fā)現(xiàn)校園里存在的很多問題,有很多“問題學生”。雖然一天中大概有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但其實那段時間根本空不下來,沒辦法休息。比如說,在教師辦公室時,突然來消息說有學生沒來上課,就必須立刻去找那個學生。找到那個學生了還不算完,還要對他進行教育。并且如果那個學生在校內還有過吸煙、打架等別的過分行為的話,這時候單純的教育批評就行不通了,還要找家長,再進行溝通、教育,然后再讓他回家反省……就這樣,把本來需要做別的事情的時間都給占用了。后來這種情況非常多。
正如被采訪者所描述的,學生指導并不僅僅是占用了學生指導的時間,也會影響到其他的工作。
U:并且,即使是像剛剛說的,要去處理“問題學生”的事件,但是平時的會議啊,面談啊,員工會議什么的,日常的工作還是要完成的。還有學校大型活動的準備什么的,怎么說呢,都是一些小事雜事,嗯,雖說都是小事雜事……必須要完成自我評價表啊,除了要完成這個以外,還有有關學生成績什么的。而且還有必須用電腦完成的各種各樣的任務……嗯,如果到了學期末或者年末的話,還要制定通知單和指導大綱,然后打印出來和大家一起進行年級討論檢查什么的,真的是多不勝舉(笑)……實在是有太多工作了。
學校會議、面談、員工會議、?;顒訙蕚?、錄入成績、年級檢查等,這些日常需要完成的工作,因為要指導“問題學生”變得沒有時間去完成。最后的對話中“實在是有太多工作了”這句話,可以表明被采訪者當時的心境。
另外,授課和社團活動也給U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U有追求完美主義的性格,堅決不妥協(xié)地堅持按照自己覺得必要的方法授課,也因此讓本來就繁忙的教師生活變得更加忙碌。并且,承擔著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長的運動部的社團指導活動,這使她感到更大的壓力。
被采訪者追求完美主義的性格不僅表現(xiàn)在授課上的精益求精,也表現(xiàn)在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理解與執(zhí)行上,由此引發(fā)了與學生的一些矛盾沖突。
U:還有,就和學生的關系而言(也會讓我感到很疲憊),雖然和我自己處理得還不太嫻熟也有關,但是主要還是因為校規(guī)太多。比如有1到10則的校規(guī),我就會要求自己所負責班級的學生都能全部遵守。即使是1到10則里有9則都能遵守,也會在意沒能遵守的那1則校規(guī)。“到底為什么沒能做到?”就在很在意為什么沒能做到這一點的同時,也導致了我不能去表揚學生已經(jīng)做到的那9則。所以和學生也沒能建立良好的關系。嗯,總覺得作為教師的生活越來越不能得心應手……即使很痛苦,但就算是課間休息時間,并沒有什么事,我也會強迫自己待在教室里……盡管如此,也沒有學生來搭話(笑)??傆X得吧,總想著自己沒能很好地完成教師的工作,這樣的想法日積月累,之后就變得越來越惡化(笑)。
對學生的管理也追求完美主義,并且絲毫不肯妥協(xié)的原因,致使學生與U產(chǎn)生了隔閡。逐漸地,被采訪者覺得不完美的事情堆積得越來越多,并且每天不停地去想,以致給日常的生活也帶來了障礙。
U:對我而言,實在不會把公與私分開,真的不會切換ON和OFF。就算是回到家,也把工作帶回家繼續(xù)完成,備課什么的……就算是做夢也是站在講臺上,所以真的是太影響睡眠了……與其說是睡眠不足,不如說是失眠。因為整個晚上都睡不著,所以到了早上就會很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
U:其他人也跟我說把工作和生活區(qū)分對待就好,但因為朋友并不是教師,所以他所說的把生活和工作分開,在教師這個職業(yè)里是完全辦不到的。(笑)總是一直會想著,如果要是那個時候對學生那樣說就好了之類的。還有就是關于上課,一直都會想著如果那時候上課,問學生點別的問題就好了之類的。
“分不清公私”“不能進行ON和OFF的切換”“無法停止思考學校的事情”,被采訪者一直持續(xù)著這樣的生活,久而久之,就認識到自己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做教師了?!耙恢痹讵q豫,不知道自己可以堅持到什么時候,也就這樣一直堅持著,但就在我思考能不能堅持一輩子的時候,我清楚地覺得這絕對不可能”,因此就決定辭職了。
根據(jù)被采訪者所述,并沒有直接原因導致她辭職,而是很多事情堆積在一起,讓她做出辭職的決定。從以下的對話中可以發(fā)現(xiàn),被采訪者的追求完美主義是導致她辭職的主要原因之一。
Y:讓你辭職的契機是什么呢?
U:契機……說到這個的話不只有一個。其中一個是,嗯,工作任務太多了。這個也要做那個也要做。加起來就太多了。社團活動啊,上課啊,還有學校管理上的一些事情。嗯,還有學校的活動,實在是太多了。我又看不得所有的事情都做的半途而廢。尤其是上課,其實是想好好備課的,可是我實在是太困了(笑),也沒有太多時間……所以就準備得很湊合,站在講臺上講的也很敷衍了事,所以學生的反響也不是很好。這種事情多了,連自己也開始討厭自己了。
從第2年開始,被采訪者就有了辭職的想法。因此第3年時,得到了校長的照顧,由班主任轉為副班主任,減輕了很多負擔。但是被采訪者依然覺得無法繼續(xù)當教師了。正如下文中所描述的,指導“問題學生”的困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U:管理“問題學生”實在太痛苦了。當然我知道肯定和我能力不足也有一定的關系。我被“問題學生”欺負得不得了。比如只在我的課堂上,這樣(動作)看漫畫,這樣(動作)嚼口香糖,把腳放在桌子上什么的。我已經(jīng)連說他都覺得煩了。但是,別的學生還在看著,置之不理也不行。所以就心里一邊想著太煩了太煩了,一邊教育他。但那時我都已經(jīng)不能夠比較從容地教育他了。最后還是拜托了別的老師教育他。我已經(jīng)……我覺得自己實在是做不到了……真的沒辦法繼續(xù)做教師了。(笑)
如果在精神上被逼到絕境的話,連進入教室都覺得很痛苦。被采訪者僅僅因為自己是教師這件事,都覺得是非常大的負擔。
U:嗯,真的,就連每天早上去教室開個早會都不想……怎么說呢,就是對學生的事情很……有時勸自己,那個班的學生還是很可愛的啊,自己做的事很有價值啊,其實說到底只是自我滿足感吧。再比如嘴里說著為了學生怎樣怎樣,可說到底做這些還是想要得到別人對自己的一些表揚吧,呃,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其實吧,坦誠地說,有的學生實在太不可愛了。(笑)根本不聽話的學生啊……一想到這些就一點也不想去教室了。
最后的結果,被采訪者在精神和身體上都感受到非常大的負擔和壓力,認為無法繼續(xù)教師這個職業(yè)。因此選擇了放棄,辭職。
在接受采訪時,U說回顧作為教師的生活,辭職是一點都不后悔的決定。“我覺得如果不是從當教師的壓力中解脫出來,我也不會想明白這么多?!薄艾F(xiàn)在好啦,才發(fā)現(xiàn)原來作為普通人竟然能睡得這么好,這才應該是正常的生活啊!”被采訪者U通過擺脫教師這一職業(yè)帶來的困擾,開始了另一段新生活。
本文通過采訪不堪重壓在職業(yè)生涯初期就離職的中學教師U,使用生活史的分析手法得出造成她離職的三大原因。
(1)被采訪者U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直夢想著成為教師,小學時想當小學教師,中學時想當中學教師,高中時想當高中教師??梢钥闯霰徊稍L者U非常喜歡校園生活,并且適應校園生活??梢园l(fā)現(xiàn)U的價值觀已經(jīng)被校園文化所同化了。
(2)眾所周知,教師這個職業(yè)非常繁忙。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有的教師會認為,正因為這種繁忙和辛苦,才體現(xiàn)了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意義。對被采訪者來說,教師工作的繁忙不是致使她提前離職的主要原因,而是因為指導“問題學生”的工作,導致了無法兼顧其他的日常工作,長此以往,工作變得越來越無法完成。
(3)由于長期以來的壓力積累,造成了被采訪者的精神崩潰。無法調節(jié)自己“切換ON和OFF”,導致“一直在思考學校的事情”,并反復被挫敗感折磨。這樣的精神狀態(tài)導致了被采訪者在職業(yè)生涯初期就決意離職。
被采訪者U的內心,以“獻身型教師形象”為準則,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事事完美,成為一名社會大眾所期待的“好教師”。授課方面也有自己的準則,并且堅決按照自己的準則去實施。在校規(guī)方面也要求學生做到完美。這種想法致使被采訪者U的工作變得非常繁忙。雖然,在U成為教師之初,也認為這樣的繁忙是非常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實際上,也并不只是因為教師工作的繁忙而導致U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熱情幻滅。假如僅僅是因為工作的繁忙,U還是可以繼續(xù)堅守在教師崗位的。
但是,指導“問題學生”這項工作導致U對自己內心所構筑的“好教師”形象產(chǎn)生了偏差,以至于教師這一職業(yè)對U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從被采訪者U的情況來看,指導“問題學生”的艱難,直接致使其他的工作也都受到了影響。但即使如此,U還是力求按照自己內心構筑的“好教師”形象去要求自己做好全部的工作?,F(xiàn)實條件無法讓U按照自己的準則去完成好全部工作,面對教師生活帶給她的挫敗感,逐漸走向精神崩潰。因此導致她最后決意辭職。
可以說,被采訪者U受到了要成為“好教師”的教育,并且她本人也為了成為“好教師”而努力著。U迫切地希望并要求自己成為社會上所期待的“好教師”。但實際上,這種“好教師”形象,在一線工作的教師根本無法實現(xiàn)。也可以說,正因為U是一名“好教師”,她才無法繼續(xù)教師這一職業(yè)。這件事情也反映出日本的教師培訓制度,乃至學校教育中所存在的嚴重問題。
正如問題提出部分談到的,目前教師的“工作方式改革”主要是通過縮短勞動時間等制度改革來實施的。然而,以被采訪者U的情況來說,即使今后制度上成功縮短了教師的勞動時間,教師過勞的問題也依然不會得到解決。對于其他不得已離職,或者因身體或心理疾病休職的教師來說,導致離職或休職的原因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想要通過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的制度改革來改善教師過勞的狀況并不切合實際。正如Schaefer等人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在日本,職業(yè)生涯初期就離職的教師每位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5]因此有必要探討研究每個案例,并提供個別援助與支持。今后,通過進一步研究其他職業(yè)生涯初期離職教師的生活史,來探討各種導致其離職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