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整理
七月份,因為《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康輝說到“美國的這一觀點荒唐得令人噴飯”。大家瞬間覺得,哎?《新聞聯(lián)播》也這么接地氣,也用這樣的網(wǎng)絡(luò)詞匯了嗎?其實你錯啦!
“令人噴飯”這個詞可不是什么網(wǎng)絡(luò)詞語,而是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成語,出自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文與可畫筼筜(yún dāng)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fā)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庇脕硇稳菔虑榛蛘f話十分可笑?!傲钊藝婏垺笔浅烧Z這件事已經(jīng)足夠令人“噴飯”了,但你想不到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以下這些詞竟然也是成語——
搖鵝毛扇傳說諸葛亮常手執(zhí)羽扇指揮作戰(zhàn),后世舞臺上出現(xiàn)的一些軍師也多執(zhí)羽扇。因以“搖鵝毛扇”比喻出謀劃策。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就有這樣一句:“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搖鵝毛扇的,是一個唱傀儡戲的提線的人?!?/p>
慘綠少年乍一看總覺得這個詞暗示了一部大型倫理情感劇,可人家壓根跟情感沒有半毛錢關(guān)系,還是個實打?qū)嵉陌x詞——本指穿淡綠衣衫的少年,后稱風(fēng)度翩翩的青年男子。這個詞出自張固《幽閑鼓吹》。話說唐代戶部侍郎潘孟陽請同僚們回家吃飯,他母親躲在屏風(fēng)后面偷偷看這些少年,看完了,說都不是好貨色,獨獨問:“末座慘綠少年何人?”原來是補闕杜黃裳。潘媽媽感嘆:“此人器宇不凡,將來必然成為一代名相?!焙髞砉粦?yīng)驗。
冬日可愛初看還以為是網(wǎng)友又開始發(fā)揮“萬物皆可愛”的造詞神功,給拍馬屁事業(yè)添磚加瓦,沒想到這詞竟然出自《左傳》。晉襄公死后,大臣趙盾攪和王位繼承問題,導(dǎo)致秦晉交戰(zhàn),同僚對趙盾非常不滿。有人便吐槽他:“趙盾他爹是冬日之日,這小子是夏日之日?!笨赡苓@個槽吐得比較含蓄,后來杜預(yù)注解《左傳》時貼心補充道:“冬日可愛,夏日可畏?!彼?,“冬日可愛”是比喻人像冬天的太陽一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
博士買驢看這詞造的,咱不能因為他是博士就買頭驢都要為他造個成語吧?其實這也是一個典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說,當時有個博士,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天博士到市場上買驢,雙方講好價后,博士要賣驢的寫一份憑據(jù),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寫了三張紙的契約卻沒有一個“驢”字,賣驢的聽后,非常不理解:“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你一頭驢子收了你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么嘮嘮叨叨地寫這么多呢?”后人用此詞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一龍一豬這是誰隨口胡謅的吧?按這路子一雞一鴨、一狗一貓都可以安排上了!原來,這個詞出自韓愈的詩《符讀書城南》,比喻同一起跑線的兩人,長大后卻身份懸殊。話說韓愈有個兒子叫韓符,打小就不愛讀書,于是,韓愈就寫了一首詩勸勉兒子,意思只有一個:“兒啊,不是爹嚇你,你如果不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就只能是頭豬啦!”
冬烘先生這個詞就很讓人不服氣了。東坡先生、五柳先生哪個不比它有名,它居然有臉當成語?其實冬烘先生出自五代王定?!短妻浴肪戆?,說唐朝時期,有一個考官叫鄭薰,他在評卷時,見到顏標的卷子覺得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他猜想顏標是顏真卿的后代,就執(zhí)意要讓這個“忠烈的后代”當狀元,直到謝恩的那天,鄭薰才發(fā)現(xiàn)顏標和顏真卿八竿子打不著,當時有人作詩嘲笑:“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边@清奇的腦回路……
女生外向這就太扯了吧?!是的,你沒有看錯,它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成語。出處是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以男生內(nèi)向,有留家之義;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迸f謂女子出生時面朝外,有出嫁從夫之義。后指出嫁的女兒心思朝外,向著丈夫。
汝誠人耶這個成語看上去好正常的樣子。但它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出來就是這樣子的:“你當真還算是個人嗎?”出自唐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狀》。嗯,學(xué)到了,以后可以文明的方式來表達我對別人的憤怒了。
觚(gū)不觚這個成語看著好笑,讀起來更好笑。它出自《論語·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于飲酒的容器,這句話直譯過來就是:觚都不像是觚了,還能叫觚嗎?還能叫觚嗎?比喻事物名實不副。
其實最令人尷尬的,不是有些成語在你面前你認不出,而是你還憑借著母語者的自信蒙頭收編了許多假成語,像個別音譯外來詞就迷惑性極強,比如:
蓋世太保講真,這詞兒真的長得太中國了,甚至?xí)o人一種形容古代御林軍的錯覺,人家其實是德語“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縮寫Gestapo的音譯。
歇斯底里“歇、斯、底、里”四個字明明都是翻譯用詞top10,怎么連到一起大家就覺得它是國產(chǎn)貨了呢?其實它是英語“Hysteria”的音譯,指癔癥或一種精神病,表現(xiàn)為易激動、敏感,發(fā)作時哭笑無常,言語錯亂,常用來形容人情緒激動、舉止失常。
普羅大眾誰能想到呢?這個長得很像佛家蕓蕓眾生的禪語,其實也是個音譯詞。prolétariat是法語“普羅”的音譯,此詞雖然源自法國,卻是在蘇聯(lián)繁榮起來的,并增添豐富了“大眾”的含義。再往深了說,prolétariat“普羅”源于拉丁語proletarius,指的是古羅馬帝國中最下層的社會人群。為Proles (子嗣)一字所衍生,意味這階層的人對社會的唯一作用是延續(xù)香火、供應(yīng)人丁,后來就用來指社會上多數(shù)普通民眾了。
古人認為四字在對偶韻律上占盡天機,在語義上足以包羅萬象,在體積上又不顯臃腫繁蕪,故96%的成語都為四字格式,如此大的比例擺在這兒,所以每當我們看到那些四字同步出現(xiàn)凡是瞬間難以理解的,我們一般就習(xí)慣性往成語靠,導(dǎo)致就真成語不認識,假成語說得溜溜轉(zhuǎn)。
(綜合自微信公眾號“文淵傳媒文化中心”“字媒體”“達人語文”等)
素材任意門
具有歷史參考價值的《幽閑鼓吹》
《幽閑鼓吹》是晚唐的張固搜集整理的唐朝晚期奇聞怪事集,一卷,二十五篇,雖篇幅不大,但多為珍聞。如裴休請立儲君,宣宗曰“若立儲君,便是閑人”,一語道破皇帝和太子間的政治矛盾;再如李德裕節(jié)度淮南時賄賂赴京任樞密使的楊欽義而得入相,安祿山叛亂前諸將設(shè)地圖布置戰(zhàn)略等,皆有參考價值。顧況賞識白居易的佳話,李賀《燕門太守行》詩使韓愈整理衣冠請他見面的故事,多賴《幽閑鼓吹》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