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
去越南玩的時候,看見越南空姐,個個身材纖細裊娜,著實令人羨慕。后來才知道,越南人吃得真少。
酒店的早餐是品種豐富的自助餐,只見越南導(dǎo)游阿山就盛一小碗薄粥,加幾條曬干的小毛魚。于是,我很驚訝地問,你早飯就吃這么一點點?他說是的,越南人胃口很小,每頓飯都吃得很少。而坐在他對面的中國胖領(lǐng)隊,盤中餐堆得要碰鼻子。
越南菜大都也是小巧得很,分量少。吃一碗著名的越南米粉,三下兩下米粉就被撈完了,剩下的便是湯水。越南人吃得雖然少,但用餐時間長,細嚼慢咽,對食物很虔誠的樣子,仿佛每一片菜葉他們都要仔細品嘗出其中真味。導(dǎo)游阿山說,最好的美食是食材新鮮,美食是需要慢慢品嘗的,你不能一次吃太多,不然,下次你再吃時,它就變得不好吃了,要留一口給念想。
留一口給念想,鄰邦日本不也是這樣的飲食理念嗎?街上的女人也都很清瘦苗條。
日本飯菜量少,也更加精致。去東京,奢侈了一下,住在安曼酒店,吃個豪華早餐,碗呀碟的十幾二十個,只只裝一丁點,全是冷的,沒有一點熱氣,一點也不熱鬧。
以清淡健康飲食聞名全球的日本菜,往往吃兩片油炸茄子,一塊煎魚排,一碗味噌湯,兩只大蝦,幾根蔬菜沙拉加點米飯就是一頓晚餐。很多國人抱怨在日本吃不飽,但對胃口不大的我來說恰到好處。也許正因為對食物的節(jié)制與敬畏,在日本的街頭巷尾,鮮見胖人。
有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日本人,到上海玩了十天,結(jié)果長了五公斤的肉!怎么長的呢?他一到上海,中國朋友就開始輪流請他吃飯。每一次,菜吃得快見盤底的時候,又上菜了。就這樣,他努力地吃,不能剩呀,浪費可恥,所以每一頓他都吃到扶墻而出。
這就是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日本人是力爭把一道菜吃到光盤,因為菜分量少,只夠吃到六七分飽;中國人以前請客吃飯,一定要讓你吃到扶墻離開時,桌子上還剩下幾道菜沒動才叫有誠意。所幸,這幾年情況有所好轉(zhuǎn),打包的人多了。
好吃的東西就拼命狂吃,直吃到斷了念想,這樣不僅吃相難看,還毀掉了美食的余味。記得我從前一直超愛吃榴蓮,有次買來一大只,一下子急吼吼地全吃光了,結(jié)果,幾年不再碰榴蓮。
自從“榴蓮”事件發(fā)生后,我對于美食都適可而止,有所節(jié)制。因為,要留一口給念想。
(雪茹摘自《羊城晚報》2019年9月1日)
【素材運用】“留一口給念想”的飲食理念,實際是一種懂得節(jié)制,適可而止的人生態(tài)度。王陽明曾說“能克己,方能成己”,能克制自己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對食物懂得節(jié)制與敬畏,對人生亦能如是。
【速用名言】
1.飲食節(jié)制常常使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绹渭?、科學(xué)家 富蘭克林
2.節(jié)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于快樂和欲望的控制?!畔ED哲學(xué)家 柏拉圖
【適用話題】節(jié)制;敬畏;飲食理念
(特約教師 彭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