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浩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云南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講師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推動這一課程建設,要不斷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為落實中央精神,推進云南省學校思政課建設,2020年5月7日,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措施》。這些文件從重要意義和總體要求、教師隊伍、教學體系、黨的領導等方面提出了全方位推進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措施和路徑,是新時代思政課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是新時代推進云南思政課創(chuàng)新發(fā)展重大部署。
加強黨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抓住制約思政課建設的突出問題,在工作格局、隊伍建設、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币虼?,要嚴格落實各級黨委思政課建設的主體責任。對各級黨委來說,必須明確,加強學校思政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好擔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政治責任。對各級領導來說,必須明確,抓好學校思政工作是各級領導的重大政治責任,抓不好就是不稱職。按照《若干措施》要求,地方各級黨委要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的建設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標志性工程擺上重要議程。各級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思政課建設。落實省委領導班子成員聯(lián)系學校和到學校講思政課或作形勢政策報告制度。將思政課建設情況納入各級黨委領導班子考核、巡視巡察和日常監(jiān)督檢查內容,納入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考核、教育督導,與辦學評估、招生計劃、經費支持掛鉤。
學校是思政課教學的主渠道與主陣地,必須壓實學校主體責任。一是黨委要保證學校正確的辦學方向,保證學校始終成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要作為思政課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建立黨委書記、校長帶頭抓思政課的長效機制。二是要加強學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提高各級黨委做思政工作的能力。要把思政課建設情況納入學校黨的建設工作考核、辦學質量和學科建設評估標準體系。三是建立健全思政課經費保障制度。高校要按照生均標準安排專項經費,各地區(qū)各學校要把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民辦學校要與公辦學校同等要求。
立足“大思政”格局,構建思政工作協(xié)同體系,匯聚辦好思政課的合力。一要構建學?!按笏颊闭n程。學生思想素養(yǎng)、道德品德的形成,思政課發(fā)揮主打作用,也需要發(fā)揮其他課程的協(xié)同作用。要解決專業(yè)課建設與思政課建設“兩張皮”問題,解決好各類課程和思政課相互配合的問題。統(tǒng)籌推進“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使各類課程同思政課程同向而行、將隱性教育同顯性教育相統(tǒng)一,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匯聚起辦好思政課的強大合力。二要構建社會“大思政”格局。學校教育作為學生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必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協(xié)同互動、相互配合。推動構建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各類社會團體、學校、家庭與思政課建設相互支撐、相互推動的“大思政”格局。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起來,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構建思政工作協(xié)同體系。
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的思政教育體系。思政課作為大中小學各階段均開設的課程,要充分結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思政教育規(guī)律,統(tǒng)籌規(guī)劃各個階段思政課建設,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教學體系,避免內容的簡單重復。根據(jù)思政教育的總要求,結合不同階段的側重目標,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體系的一體化建設、教學體系的一體化建設、教師培訓的一體化建設。
構建課堂教學為主體,實踐教學和網絡教學為支撐的思政課教學體系。一是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盡管在網絡信息化社會,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很多,但課堂教學仍然是學生獲取系統(tǒng)性知識的基礎路徑和主要渠道。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首先要高度重視思政課程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在改進中加強,在創(chuàng)新中提升。同時,還要充分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fā)揮其他課程的協(xié)同效應,每個課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二是要發(fā)揮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三是用好網絡教學渠道。新時代思政課建設要因勢而新,積極推動網絡傳媒、人工智能等新媒體新技術在思政教學中的運用,使思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思政教學的時代感和吸引力。
統(tǒng)籌推進思政課程內容體系建設。一要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程群建設。在保持思政必修課程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上,結合大中小學各階段特點開設系列選修課程,構建起必修課加選修課的課程體系。增強學生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二要推進思政課程內容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以政治認同、家國情懷、道德修養(yǎng)、發(fā)展意識、文化素養(yǎng)為重點,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系統(tǒng)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系統(tǒng)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政課教師應具備六個方面的新要求,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罢我獜?、情懷要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思政課的課程屬性決定了其鮮明的政治屬性。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有信仰,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才能見實效,才能產生獻身思政教育、熱愛思政教學、為國育人的家國情懷。“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有扎實的理論功底。思政課教師唯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廣博的知識視野、歷史視野、國家視野,才能滿足學生需求,推動思政教學效果的提升?!白月梢獓馈⑷烁褚币笏颊n教師必須有良好的自身修養(yǎng)。師德師風是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教師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體,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yǎng),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認同,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學生,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贏得認同,做到教書和育人相結合,言傳和身教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shù)量充足、素質優(yōu)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當前,推進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涉及兩大“關鍵”問題,一個是思政教師“量”的問題,一個是思政教師“質”的問題。配齊,就是首先要使思政專職教師在數(shù)量上得到保證。中小學要加強專職思政教師的配備,高校要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備思政專職教師。同時,要統(tǒng)籌解決思政教師缺口問題,促進相關學科專家教師、黨政管理干部、輔導員參與思政教學,充實專兼職思政課教師隊伍。在解決數(shù)量上“配齊”的同時,更要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質”的提升,即配強的問題。要通過實施思政課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完善國家、?。ㄗ灾螀^(qū)、直轄市)、學校三級培訓體系,開展思政課教師的日常培訓和專題培訓,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家,全面提升每一位思政課教師的理論功底和知識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