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
(作者系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市級思品學科帶頭人。)
如果說陪孩子寫作業(yè)讓父母們絞盡腦汁,考試則是真正檢驗父母智慧的試金石。在日常咨詢中,筆者發(fā)現(xiàn),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父母常常會過于焦慮。如何陪伴孩子度過漫長的考試歲月,是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也應該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
孩子沒考好,他們最怕的是什么,我想一定是父母的嘮叨吧。很多父母似乎都特別相信“知恥而后勇”,孩子考差了,各種指責、抱怨、冷嘲熱諷,讓孩子無處可逃??墒?,父母們大概不知道,羞恥心對人有雙重影響,一方面讓人奮發(fā),一方面卻讓人退縮。對于尚不成熟的少年兒童而言,父母不恰當?shù)脑u價往往會讓孩子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特別是一個孩子自認為已經(jīng)付出努力時,父母的批評更會讓他感到委屈。
當孩子考了90分,父母習慣性地看到孩子丟了10分,想盡辦法幫孩子找到丟掉10分的原因。孩子或者應付了事,或是不厭其煩,管著管著,雙方又開始焦躁不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父母們把丟掉的10分看成一個問題,遵循的是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當父母眼里只有問題時,孩子本身就成為了問題,問題才真正產(chǎn)生了。
我們何不換個角度去看呢?不去關注孩子丟掉的10分,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這90分上,去發(fā)現(xiàn)孩子為了這90分所付出的努力。你會心情放松、心生喜悅,帶著這些美好的感覺,再和孩子討論成績。你若能保持好奇,引導孩子思考他是如何取得這個成績的,孩子的正向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如果你能繼續(xù)引導孩子制訂目標,孩子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當你用欣賞的眼光、平和的心態(tài)和孩子交流,孩子也會特別欣喜,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努力被父母看到了。孩子感覺自己被父母信任,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可以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孩子完善自己的傾向被激發(fā)了,成長與發(fā)展的動力就無限增強。再加上,雙方的感受都是比較愉悅的,孩子更愿意尋求父母的幫助,親子關系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為親密。
焦慮的父母,總擔心孩子一次考不好就沒有好的前途,我會建議他們提升格局、放寬視野,站在時代發(fā)展潮流的高度去看待孩子的考試。
我國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陳會昌先生,說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教育名言:“不要按照我的理想去塑造我的學生,要幫助我的學生去實現(xiàn)他的理想?!边@句話同樣適用父母。如果父母執(zhí)著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孩子,這個想法可能本身已經(jīng)落后于時代了。孩子是這個時代的主人,他們生于這個時代,對潮流有敏銳的直覺,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引領時代,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薄顿Y治通鑒》中關于才與德的討論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中國自古就強調(diào)德才兼?zhèn)洌暗隆备哂凇安拧?。我們要是只盯著分?shù),眼里就容不下孩子,更看不到孩子的優(yōu)點;若我們能看到孩子個性、道德層面的優(yōu)點,孩子更可能在智力層面有較好的表現(xiàn)。
一位女孩對我說:“我媽每次和我爸吵完架,都會怪我,說是因為我成績不好,他們才吵架的?!彼膵寢尭沐e了因果關系,夫妻關系不好可能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而非結果。
有學者說過:“有了關系一切都沒有關系,沒有關系一切都有關系。”在孩子成績背后,是各種關系在起著作用,也許是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也許是家庭中的夫妻關系、婆媳關系、鄰里關系系等。家長若是能認識到孩子是關系的產(chǎn)物,處理好自己和孩子的各種關系,孩子成績問題也許就能更好地解決了。
比如那個女孩的問題,若是她媽媽能告訴她:“我和爸爸吵架是因為我們自己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好,和你無關,我們一定能解決好的,你放心?!焙⒆觿t會少了很多擔憂、無助與內(nèi)疚。若是她的媽媽在她沒有考好時能說:“我知道你很難過,你需要什么幫助,媽媽一定會支持你?!毕嘈藕⒆右欢〞銮靶械牧α亢陀職?。
回頭看,向前看,看當下;看到孩子,看到未來,看到關系;更要好好看看自己,看見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渴望、期待。孩子的考試之路,即是你們共同成長之路。不焦慮、不浮躁,一切都可以是成長的動力,一切都可以是改變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