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林
俗語道: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季也是果樹周年管理的關鍵時期,直接關系著果樹的生根萌芽、病蟲防治、開花坐果、抽枝展葉、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全面適宜的春季管理是實現(xiàn)果品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基礎。但是,在每年的春季管理中,總有一部分果園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經(jīng)濟損失。筆者在對果園春季管理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關鍵對策,供生產(chǎn)中參考。
一、存在的問題
1. 防治病蟲害被動,缺乏早期主動防控意識
對于果園病蟲害,忽視“預防為主”的原則,缺乏超前主動防控意識;不進行春季清園,病蟲越冬基數(shù)高,導致后期防治成本高(用藥、用工多)、難度大(害蟲世代重疊嚴重)、效果差。
2. 缺乏防災理念,防范低溫災害措施不力
對春季晚霜、倒春寒等低溫災害天氣疏于防范,造成果樹花器凍害,坐果率大幅降低,甚至絕產(chǎn),損失慘重。
3. 精準管理滯后,果園土肥水管理不細致
管理技術跟不上現(xiàn)代果園精準化、省力化管理步伐,制約了果園的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高效。
4. 花果管理粗放,針對性不強、精細化欠缺
花果期管理粗放,缺乏對果樹萌芽期、花期、幼果期的針對性管理,花前復剪、促花保果、輔助授粉、疏花疏果等精細化花果管理技術應用較少,導致果實產(chǎn)量低、品質(zhì)差。
二、關鍵對策
1. 預防為主,科學防病治蟲
①春季清園。具有殺一滅千的效果,是果園周年管理的首道防線,可減少幾十種病蟲害。果樹病蟲害適應性極強,僅靠落葉后的一次清園難以徹底清除。春季萌芽前(3月),采取“剪、刮、清”等形式,對果樹、地面再次進行全面清園,盡可能消滅越冬病菌(病枝、落葉、僵果、老翹皮等病殘體)、蟲(卵、蛹)、雜草等病蟲源。
②防早防小。萌芽前20天,在氣溫18℃以上時(害蟲多在16℃左右出蟄),對地上樹下全面噴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劑,進一步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shù)?;ㄆ?,針對花腐病、黑痘病、炭疽病、金龜子、梨木虱、梨星毛蟲、紅蜘蛛、卷葉蛾、綠盲蝽等花期病蟲害,于萌芽初期,噴1次殺蟲、殺菌劑(如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等);初花期,復噴1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后10天,再噴1次殺蟲、殺菌劑。
③綜合防控。推廣應用以農(nóng)業(yè)、物理、生物措施為主的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技術。如利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粘蟲板(或誘蟲帶)、糖醋液、性引誘劑、天敵昆蟲(捕食螨、草蛉、瓢蟲)等物理、生物防控技術,有效降低果園有害生物的蟲口密度、發(fā)病基數(shù),并在此基礎上,合理使用高效低毒農(nóng)藥,推廣使用生物源、礦物源農(nóng)藥進行防控,確保果品質(zhì)量安全。
2. 預防晚霜,避免花期凍害
果樹開花期,樹體已解除休眠,抗寒能力大大降低,對晚霜、倒春寒等低溫(0℃以下)凍害抵抗力差,易造成花器(蘋果中心花和雌花蕾-4.5℃)、幼果(蘋果-2.5~-1.7℃)凍害,嚴重影響產(chǎn)量?;ㄆ冢瑧芮嘘P注天氣預報,遇低溫天氣及早采取果園熏煙、灌水等防范措施。
①熏煙。濃煙能吸收地面輻射,增加大氣逆輻射,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當天氣預報有低溫,但最低溫度不低于-2℃時,夜間在果園熏煙(可增溫1~2℃)防凍。在果園上風口,每畝設3~4個煙堆(作物秸稈、雜草、鋸末等),于凌晨氣溫降至0℃時點燃,一直持續(xù)到日出。
②灌水。利用土壤濕度大、熱容量增加、夜間遇冷時可緩慢放出潛在熱能的特性,當天氣預報有霜凍時,于霜凍前一天進行全園灌水,可增溫2℃左右,從而避免果樹花器遭受凍害。另外,還可以利用樹頂吹風機或果園加熱器等設備,驅(qū)散地面冷空氣,保護花器不受凍害。
3. 養(yǎng)根壯樹,抓土肥水管理
①土壤管理。春季果園土壤墑情差、地溫低,采取黑膜覆蓋、覆草等手段,對園土實施覆蓋,盡量減少園土耕翻次數(shù),以保墑、保水、保肥、防雜草、防病蟲等,為果樹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
②施肥管理。果樹萌芽、開花、結果需要大量的養(yǎng)分。果樹施肥,應根據(jù)樹齡大小,以測土配方施肥、均衡施肥為主,增施有機肥(如商品有機肥、腐熟農(nóng)家肥等),配合施用化肥(參考各類果樹的氮、磷、鉀肥配合比例),葉面補充微肥,注重施用生物肥。春季施肥方式以追肥為主,肥料以氮肥為主,磷鉀肥、微肥為輔。樹體噴肥:萌芽前,對樹體枝干噴1%尿素溶液。補充微肥:噴微肥可提高花芽發(fā)育質(zhì)量,提高授粉率,于花蕾膨大期、盛花期,各噴1次0.2%~0.3%硼砂溶液或0.1%~0.2%硼酸溶液,可同時減少落果;花前、花期噴布0.1%硫酸鋅溶液。噴施氮、磷、鉀肥:開花前、盛花期,各噴1次0.2%~0.3%尿素溶液;盛花期,噴1次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地面追肥:萌芽前,每株酌施尿素0.5千克;幼果期,配合施有機鉀肥腐植酸鉀(HAK) 0.5千克/株,酌施氮、磷、鉀含量適宜的復合肥0.5~1千克/株。另外,對土壤有機質(zhì)匱乏(含量≤1%)的果園,要在秋施基肥的基礎上,補施有機肥(每畝施有機質(zhì)含量45%的有機肥3 850千克,土壤有機質(zhì)可增加1個百分點),以提高果品質(zhì)量。
③水分管理。配合追肥,萌芽前灌透水1次?;ㄆ趹M量避免灌水,以防止枝條徒長引起落花落果。
4. 提質(zhì)增效,精細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是春季果樹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決定著坐果率的高低和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通過采取花前復剪、人工輔助授粉、促進坐果、疏花疏果等提質(zhì)增效技術,集中果樹養(yǎng)分,提高花芽發(fā)育質(zhì)量、授粉質(zhì)量,合理確定負載量,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克服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
①花前復剪。花前復剪是進一步調(diào)整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調(diào)節(jié)花芽量及枝果比、葉果比,減少果樹營養(yǎng)消耗,維持樹勢中庸健壯,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提高坐果率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復剪方法是:精準細致、動小不動大,只對中小枝組疏、截(輕剪)、留(緩放),以達到以花定剪、促萌芽(增加中短枝比例)、減少養(yǎng)分消耗的目的。復剪時間:對仁果類果樹,從萌芽后可辨葉芽和花芽時開始,至現(xiàn)蕾期結束;對核果類果樹,從萌芽后開始至現(xiàn)蕾期結束;少花強樹遲復剪,多花弱樹早復剪。復剪方法:少花強樹多留花,多花弱樹少留花。對旺樹,以緩放、輕剪為主;對串花枝,強壯枝“戴活帽”,中庸枝“戴死帽”,弱枝留2/3花芽回縮;對花多旺樹,以破花芽修剪為主,疏除弱花枝、留壯枝飽芽,少疏營養(yǎng)枝;對緩放枝,疏除密枝;調(diào)整主側枝角度,角度小的進行撐、拉、開張角度。
②輔助授粉。在果樹花蕾期或剛開放但未散粉前,采集異花花粉,于初花期,采取人工點授(將花粉與5~10倍滑石粉或淀粉混勻,用柔軟的毛筆或鉛筆橡皮頭等蘸取稀釋后的花粉,點授到初花雌蕊的柱頭上)、噴霧(將水、蔗糖、尿素、硼酸、花粉,一般按1 000∶50∶5∶1∶2的比例配成花粉懸濁液,用噴霧器噴授)、噴粉(將花粉與10~50倍滑石粉或淀粉混勻,用噴粉機噴授)、震動(將花粉與10~50倍滑石粉或淀粉混勻,裝入用紗布做成的花粉袋內(nèi),掛在竹竿上,在樹冠上方震落花粉)等方法輔助授粉,或采用花期放蜂、扇風等方式,提高果實坐果率。花期放蜂:對仁果類、核果類和柑橘類等蟲媒花果樹,于盛花初期放蜂,每畝釋放壁蜂50~100頭,或每4~5畝放1箱蜜蜂,置于園內(nèi)向陽背風的高處;花期放蜂期間,不使用農(nóng)藥,以保護蜜蜂等傳粉昆蟲,提高授粉率;若遇低溫、降雨天氣,需增加人工輔助授粉?;ㄆ谏蕊L:對板栗、核桃、銀杏等堅果類風媒花果樹,采用在果樹行間搖手搖扇、開電風扇等方式,增加流動風輔助傳粉授粉。
③促進坐果。噴赤霉素溶液:盛花期,李樹30毫克/千克、山楂樹50毫克/千克、杏樹90毫克/千克、棗樹10~15毫克/千克、柿樹50毫克/千克(柿樹還可在盛花期噴施0.2%硼砂溶液)。噴比久溶液:葡萄開花前4天噴灑,濃度2 000~3 000毫克/千克;或花后7天噴灑,濃度1 000毫克/千克。另外,對核果類果樹營養(yǎng)枝摘心,可減輕落果。
④疏花疏果。適宜的疏花疏果,合理控制負載量,可節(jié)省大量養(yǎng)分,保持健旺樹勢,增大果個,克服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果樹負載量的確定因樹種而異,可靈活選用較為簡便、適用的方法。
葉果比法:蘋果成齡樹,大型果以50~60∶1為宜,小型果、短枝型品種以30~40∶1為宜;梨成齡樹,以40~50∶1為宜;桃成齡樹,大型果以40~60∶1為宜,小型果以30~50∶1為宜;杏成齡樹,一般以20~30∶1為宜。
枝果比法:蘋果成齡樹,大型果以4~5∶1為宜,中小型果以3~4∶1為宜;梨成齡樹,以3~4∶1為宜。
間距法:蘋果、梨樹,根據(jù)果型大小,每20~25厘米留1果,其余果疏除;桃樹以12~18厘米留1果為宜;杏樹以8~10厘米留1果為宜。
疏花疏果時期:疏果宜在坐果穩(wěn)定后,越早進行越好,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對花量多、樹勢強的果樹,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可盡早疏蕾、疏花,最后定果。對花量少、樹勢弱的果樹,在天氣不好(雨雪、寒流、晚霜等)的情況下,只疏1次果。對蘋果、梨等仁果類果樹,于花序伸出期至花蕾分離期進行疏花蕾。對桃、杏、李等核果類果樹,在花蕾開始膨大期至開花前,即大蕾期進行疏花蕾;落花后10天,開始疏果定果。
疏花疏果方法主要有:人工疏除、化學疏除。人工疏除:對仁果類果樹,每15~20厘米留1健壯花序,疏除密集花、瘦弱花;每個健壯花序,選留率先開放的1個完好的中心花和1個側花(邊花),或2個完好的側花(邊花),疏花序時一般多留15%~20%的花序,其余全部疏除。對核果類果樹,一般以短、中、長果枝分別留2個、3個、5個花蕾,徒長性果枝留5~6個花蕾為宜;疏果時,先疏除畸形果、密集果(雙果留單果)、弱小果、病蟲果,短、中、長果枝分別留1~2個果、2~3個果、3~4個果,花叢枝留0~1個果,徒長性果枝留4~5個果?;瘜W疏除:利用化學藥劑,在花期或幼果期進行噴灑,疏除部分花或果,達到疏花疏果的目的。對桃、杏等核果類果樹,分別于花后10天、盛花后7天,噴0.2~0.4毫克/千克赤霉素、50~60毫克/千克整形素(2-氯-9-羥基芴-9-羧酸甲酯),進行疏花疏果。對蘋果、梨等仁果類果樹,分別于初花期、盛花期,各噴1次45%晶體石硫合劑150~200倍液疏花;于盛花后10天、20天,各噴1次濃度為2~2.5克/千克甲萘威(西維因)溶液,進行疏果。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坊子分局 郵編:2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