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一提兩抑”*

    2020-02-19 07:40:46張書維申翊人
    心理學報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內(nèi)容

    張書維 申翊人 周 潔

    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一提兩抑”

    張書維申翊人周 潔

    (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與公共事務(wù)管理學院, 廣州 510275)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101)

    公共管理的本質(zhì)是公共決策?!肮矝Q策的社會許可”指當?shù)孛癖妼τ诠矝Q策的持續(xù)接受和支持程度, 是公共決策合法性的基石。本研究借助“行為公共管理學”的理論視角, 通過兩個調(diào)查實驗(= 354 + 354), 一個現(xiàn)場調(diào)查(= 520), 全面考察公共決策透明(過程透明和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 進而明確這一關(guān)系的作用邊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 決策過程透明與內(nèi)容透明正向影響社會許可; 2)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3)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兩類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谶@些結(jié)果, 作者總結(jié)出正性的“決策透明效應(yīng)”以及“謹慎的不介意”和“有選擇的忽視”之雙緩沖作用, 即“一提兩抑”, 以更好地理解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

    行為公共管理學; 內(nèi)容透明; 過程透明; 政府信任; 結(jié)果依賴; 社會許可

    (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圣經(jīng)·傳道書1章9節(jié)》

    1 問題提出

    “管理即決策” (Simon, 1947)。按照Simon這一化繁為簡的邏輯, 公共管理的本質(zhì)就是公共決策。近年來, 作為公共決策的權(quán)威主體, 政府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是公共決策直接或間接導致的社會問題日漸增多, 如民眾對高速路節(jié)假日免費、汽車尾號限行、垃圾分類等的質(zhì)疑時有發(fā)生; 不少基礎(chǔ)設(shè)施或環(huán)境項目建設(shè)陷入了“本為利民, 鬧即易停”的尷尬(張書維, 許志國, 2018)。這類社會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意味著公共決策議題與決策前置條件日益復雜, 處理不當就極易釀成社會矛盾, 造成重大損失。揭示公共決策的認知規(guī)律因此成為破解決策困境的當務(wù)之急, 也是改進決策效果的應(yīng)然之舉。

    社會許可(social license)原本是研究公眾對環(huán)境影響評價的學術(shù)表達, 指受項目影響地區(qū)的利益相關(guān)者(當?shù)孛癖?對于該項目的持續(xù)接受和支持程度(李紓, 2018)。該概念最初來源于澳大利亞采礦業(yè), 現(xiàn)已應(yīng)用在各個國家不同領(lǐng)域中, 用于探討如何讓公眾參與并支持相關(guān)項目的執(zhí)行(張愛榮等, 2018)。事實上, 任何一個涉及公共利益的項目, 首先是政府決策的結(jié)果。項目引發(fā)反應(yīng)的背后, 凸顯民意所在。本文借此引申出“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概念(social license of public decision), 指當?shù)孛癖妼τ诠矝Q策的持續(xù)接受和支持程度。社會許可從民眾出發(fā), 公共決策由政府主導。可見, 探索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 關(guān)鍵在于政府與民眾的互動。作為心理學與公共管理學交叉的新興學科, “行為公共管理學”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為此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分析視角(Grimmelikhuijsen, Jilke, Olsen, & Tummers, 2017; Tummers, Olsen, Jilke, & Grimmelikhuijsen, 2016; 張書維, 2018)。行為公共管理學聚焦政府決策與民眾體驗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張書維, 李紓, 2018); 分析單位是微觀個體和群體, 研究方法以調(diào)查實驗(survey experiment)為主(Battaglio, Belardinelli, Bellé, & Cantarelli, 2019; James, Jilke, & van Ryzin, 2017a), 這些都完全適用于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研究。

    如果說公共決策過程是個“黑箱” (張書維, 2016a), 政府透明無疑是打開黑箱的鑰匙。所謂政府透明(government transparency)可理解為政府對有關(guān)自身決策過程、程序、職能和績效等信息的公開與披露, 使得外部人(如公民和媒體)能夠了解有關(guān)組織的內(nèi)部運轉(zhuǎn), 以便對組織或行動者進行相應(yīng)的監(jiān)督(Grimmelikhuijsen, 2012)。透明被視作“善治”的重要內(nèi)涵; 若缺乏透明, 問責也難以實現(xiàn)(何艷玲, 2018)。在公共決策情境下, 政府透明可謂決策主體(政府)施加的“刺激”, 社會許可則是決策對象(民眾)產(chǎn)生的“反應(yīng)”。因此, 基于行為公共管理學的視角, 本研究的科學問題是:政府透明是否影響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其邊界條件如何?

    1.1 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主效應(yīng)

    鑒于公共決策是公共管理的重中之重, 決策透明又是最主要的透明活動(Cucciniello, Porumbescu, & Grimmelikhuijsen, 2017), 本研究將政府透明操作化為政府的決策透明(public decision-making transparency), 聚焦特定決策的論證信息。透明的關(guān)鍵是信息的可用性(availability)和流動性(flow)——可用性涉及“透明什么”; 流動性涉及“透明給誰” (Cucciniello et al., 2017)。故決策透明既包括可用信息的類型和層次(即“透明什么”), 也包括這些信息流動的對象和方向(即“透明給誰”)。

    根據(jù)信息性質(zhì)的不同, 可將透明分為內(nèi)容透明(transparency in rationale)與過程透明(transparency in process); 前者強調(diào)公眾能夠獲得政府行為活動的詳細說明和理由, 后者強調(diào)公眾能夠了解政府行為活動的具體步驟和環(huán)節(jié)(Mansbridge, 2009)。無論是內(nèi)容透明還是過程透明, 都包含透明信息的可用性及流動性。這一分類標準符合“事件?過程”的研究思路及實踐做法, 被廣泛接受(Grimmelikhuijsen, 2012; Hood & Heald, 2006), 故本研究亦將決策透明分為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決策過程透明(de Fine Licht, 2011, 2014a)。從價值層面來看, 信息的自由與開放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之一(Birkinshaw, 2006); 公共決策透明是推動政府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必然要求。那么, 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有何關(guān)系?

    盡管尚無決策透明影響社會許可的直接證據(jù), 但相關(guān)研究表明, 政府透明對于政治信任(Ferry & Eckersley, 2015; Grimmelikhuijsen, 2012; Lio, Liu, & Ou, 2011; Meijer, 2009; 芮國強, 宋典, 2012; 于文軒, 2013)、公眾滿意度(Porumbescu, 2017; 李文彬, 何達基, 2016; 鄭建君, 2017)、政策理解與遵從(Porumbescu, Bellé, Cucciniello, & Nasi, 2017a; Porumbescu, Lindeman, Ceka, & Cucciniello, 2017b)以及權(quán)威合法性感知(de Fine Licht, 2011, de Fine Licht, Naurin, Esaiasson, & Gilljam, 2014; Grimmelikhuijsen & Meijer, 2015)等表征民眾態(tài)度的結(jié)果變量均有顯著的正效應(yīng)。在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 可以從民眾、決策者、決策本身三個方面加以解釋。

    對于民眾而言, 信息透明被認為是保障公民知情權(quán)和公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前提和基礎(chǔ)。一個開放的政府使人們相信公眾利益將會得到考慮, 民眾能夠以此了解決策過程中的權(quán)衡取舍, 減少與決策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Wu, Ma, & Yu, 2017)。當公眾獲悉更多關(guān)于政策所帶來的益處時, 能夠增強其對政府權(quán)威的自愿性服從(Kim, 2005)。對于決策者而言, 向公眾披露決策信息能使其知道政府內(nèi)部發(fā)生了什么進而有效地緩解或消除公眾焦慮(Hood & Heald, 2006)。透明意味著公民能依據(jù)這些信息實現(xiàn)對政府的問責, 強化對決策者的外部監(jiān)督(Meijer, 2009)。對于決策本身而言, 透明和公開會議有利于提高決策質(zhì)量與政府執(zhí)行力(Piotrowski & Borry, 2010)。圍繞透明的溝通確保了政府決策的開放民主(Fairbanks, Plowman, & Rawlins, 2007)。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認為政府決策透明能夠作為一種積極的信息傳遞過程對社會許可產(chǎn)生促進作用。決策環(huán)節(jié)的公開(過程透明)或決策理由的披露(內(nèi)容透明)均能提升社會許可, 由此推導出第一個假設(shè):

    : 政府決策透明正向影響社會許可。

    : 相比于低決策過程透明, 高過程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

    : 相比于低決策內(nèi)容透明, 高內(nèi)容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

    近期一篇對1990~2015年間187個已發(fā)表的透明主題研究分析表明, 政府透明并非萬靈藥, 它不總是導致正性的結(jié)果(Cucciniello et al., 2017)。從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出發(fā), 政府透明可看作政府和民眾之間的信息溝通, 透明的效果取決于民眾對信息的認知及使用。如何理解透明信息不僅受信息本身因素的制約, 也會因民眾如何看待透明的行為主體而有所不同。因此, 需要關(guān)注政府透明起作用的邊界條件。

    1.2 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政府信任邊界

    政府信任(trust in government)是民眾對政府所抱有的信心, 即民眾相信政府會制定符合民眾利益的政策并提供符合其預期的結(jié)果(張書維, 2016b)。信任的本質(zhì)是一種自甘冒險的心理狀態(tài), 關(guān)鍵在于可信度(Levi & Stoker, 2000)。因此, 政府信任可操作化為個體對(當?shù)?政府可信度持有的積極信念(張書維, 2017)。既有研究通常將政府信任作為透明的結(jié)果變量, 得到的結(jié)論卻不盡一致(Cucciniello et al., 2017)。更重要的, 目前文獻集中于探討政府透明對政府信任的影響, 忽略了政府信任作為外生變量對透明效應(yīng)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事實上, 民眾通過與當?shù)卣嚓P(guān)部門打交道的經(jīng)歷或日常接觸到關(guān)于政府的各種信息, 已積累了或高或低的政府信任, 這會影響個體如何看待政府及其行為(Grimmelikhuijsen & Klijn, 2015; Grimmelikhuijsen & Meijer, 2014)。

    信任具有簡化認知的啟發(fā)式功能(Cummings, 2014)。個體加工處理信息的認知能力有限(Kahneman, 2003), 而政府信息的龐雜性與專業(yè)性可能會令普通民眾難以理解, 信任的出現(xiàn)恰好填補了政民互動中個體由于知識缺乏或認知超載所造成的空白(Etzioni, 2010)。政府信任成為一種啟發(fā)式因素可促進公民的合作行為, 如公民越信任政府則越有可能自愿完成繳稅(Scholz & Lubell, 1998); 社區(qū)對政府機構(gòu)管理能力的信心越強, 社區(qū)對礦業(yè)的接受度越高(Zhang et al., 2015)。由于政府與民眾之間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對稱, 信任可以化作成本較低的外在符號, 幫助民眾推斷政府及公共決策的內(nèi)在可靠性, 使其放棄對政府行為信息的深層次追問(伍德志, 2015)。換言之, 政府信任可以作為啟發(fā)式的認知捷徑來“替代”人們對政府復雜的決策行為和信息的判斷, 進而影響透明的實際效果。研究表明, 如果民眾非常信任政府, 政府透明對社會公平感的作用較弱; 反之, 如果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較低, 政府透明對社會公平感的作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強化(Wu et al., 2017)。由此推斷, 政府信任水平越高的個體, 越有可能對政府決策持樂觀預期, 從而弱化決策透明之于社會許可的積極作用。本研究的第二個假設(shè)如下:

    :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政府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具體而言:

    :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政府信任水平高時,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政府信任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1.3 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結(jié)果依賴邊界

    結(jié)果依賴(outcome dependence)指對某一權(quán)威的依賴狀態(tài), 該權(quán)威控制著個體想要的結(jié)果即社會或物質(zhì)資源, 如個體的精神和身體健康, 安全以及經(jīng)濟福利等(van der Toorn, Tyler, & Jost, 2011; 張書維, 許志國, 徐巖, 2014)。結(jié)果依賴激發(fā)了個體的系統(tǒng)正當化(system justification)——人們會自然地將其所屬社會系統(tǒng)感知為公平合理的并為其辯護(Jost & van der Toorn, 2012; 楊沈龍等, 2018)。民眾越依賴于某個權(quán)威, 就會有越強的動機視其為合法的化身(van der Toorn & Jost, 2014)。可見, 結(jié)果依賴源于權(quán)力, 不過反映的恰是一種“無權(quán)無勢”的狀態(tài), 直接導致弱者對系統(tǒng)或體制的依賴(van der Toorn et al., 2015)。

    毋庸置疑, 政府擁有對全社會價值做權(quán)威性分配的權(quán)力而促使民眾對其產(chǎn)生依賴; 另一方面, 公共決策本身對民眾的重要性也影響著結(jié)果依賴的程度。研究表明, 結(jié)果依賴是社會公正影響權(quán)威合法性及公共合作意向的調(diào)節(jié)變量, 結(jié)果依賴高的個體在不那么公正的情況下仍然能更積極地對待權(quán)威(Clark & Wegener, 2008; Zhang & Zhou, 2018)。這一“維護權(quán)威”的現(xiàn)象同樣可能表現(xiàn)在政府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當中。故提出本研究的第三個假設(shè):

    :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政府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具體而言:

    :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結(jié)果依賴水平高時,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結(jié)果依賴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綜上, 假設(shè)一與假設(shè)二、三的關(guān)系可凝練為“一提兩抑” (Kluemper, Taylor, Bowler, Bing, & Halbesleben, 2019), 決策透明提升社會許可的主效應(yīng)為核心, 輔之以政府信任和結(jié)果依賴對透明效應(yīng)的雙抑制調(diào)節(jié), 如圖1所示。本研究擬通過兩個調(diào)查實驗、一個現(xiàn)場調(diào)查, 先分后總、由內(nèi)而外地檢驗三個假設(shè); 全面澄清政府透明的社會許可機制。

    圖1 理論模型

    2 研究1: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

    研究1用實驗法探討公共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作用及政府信任的邊界效應(yīng), 檢驗和。需構(gòu)建一個具體的公共決策背景——環(huán)境決策自帶公共屬性和議題熱度, 成為了絕佳的實驗場域; 進一步聚焦環(huán)境項目的選址決策來生成實驗材料, 便于觀察政民互動的過程(張書維, 許志國, 2018)。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 “垃圾圍城”已是不可忽視的現(xiàn)實之痛; 但垃圾處理項目因其對周邊環(huán)境及居民的影響, 成為典型的鄰避設(shè)施。因此, 實驗情境設(shè)置為“垃圾中轉(zhuǎn)站的選址決策”。特別的, 對于鄰避沖突或預防型的環(huán)境群體性事件, 有一個心理因素不容忽視, 那就是個體對環(huán)境風險的主觀感知(張書維, 2015; 陳麗君, 金銘, 2019)。研究表明, 居民的鄰避傾向與風險感知正相關(guān)(張啟蒙, 張越, 2017); 即便政府怎樣宣傳環(huán)境項目的安全性, 公眾仍表現(xiàn)出明顯的“我還是怕”的風險感知(顏昌武, 何巧麗, 2019)。故實驗設(shè)計中將風險感知當作主要控制變量。

    2.1 方法

    2.1.1 被試

    被試為354名廣州大學城內(nèi)7所高校的學生。平均年齡21.13歲(= 2.32)。其中, 男156名, 女198名。被試為自愿參與, 實驗完成后獲得小禮品一份。

    2.1.2 設(shè)計、材料及程序

    采用2(決策過程透明:高, 低) × 2(決策內(nèi)容透明:高, 低) × 2(政府信任:高, 低)的被試間設(shè)計。因變量為社會許可。鑒于公共管理情境的復雜性與現(xiàn)實性, 行為公共管理學在方法上更偏好調(diào)查實驗而非傳統(tǒng)的實驗室實驗(Battaglio et al., 2019; James et al., 2017a; 張書維, 李紓, 2018), 本研究遵循此慣例。調(diào)查實驗實現(xiàn)了調(diào)查與實驗的有機結(jié)合, 能夠較好地兼顧研究的內(nèi)外部效度。在操作上使用發(fā)放問卷的形式收集數(shù)據(jù)。有別于問卷調(diào)查, 調(diào)查實驗中研究者可以通過變量操縱形成版本各異的問卷, 從而清晰地分辨不同水平的自變量對因變量的作用(James, Jilke, & van Ryzin, 2017b)。相比于實驗室研究, 調(diào)查實驗在情境啟動方面的難度更大。本研究借鑒de Fine Licht (2011, 2014a, 2014b)的做法, 通過新聞報道的方式呈現(xiàn)實驗情境文本以保證材料的“真實性”和被試的代入感。

    問卷包含8個版本對應(yīng)8個實驗分組。實驗材料為一則虛構(gòu)的公共決策報道——A市政府擬在該市的城南新區(qū)大學城選址建設(shè)居民生活垃圾中轉(zhuǎn)站。被試隨機得到其中一個版本的問卷進行作答, 即隨機分配至一種實驗條件下。

    問卷共分三部分, 具體內(nèi)容與施測程序如下:

    第一部分為指導語和背景介紹:“A市處于城鎮(zhèn)化加速階段; 隨著A市城南新區(qū)的建設(shè)發(fā)展, 政府擬在該區(qū)的大學城內(nèi)選址建設(shè)一座現(xiàn)代化、無污染的生活垃圾壓縮式轉(zhuǎn)運站, 即垃圾中轉(zhuǎn)站; 您是城南新區(qū)大學城內(nèi)的一戶居民”。

    第二部分為主體, 包括自變量(公共決策透明)及調(diào)節(jié)變量(政府信任)的操縱。其中, 決策過程透明及內(nèi)容透明的操縱借鑒Porumbescu和Grimmelikhuijsen (2017), Grimmelikhuijsen (2012)的系列研究; 政府信任的操縱借鑒de Cremer和Tyler (2007)的范式, 詳見后述。被試被告知閱讀材料是由幾段涉及此次公共決策的圖文報道構(gòu)成, 每份問卷向被試提供關(guān)于決策過程透明、決策內(nèi)容透明及政府信任的文字與圖片。為了效果逼真, 將實驗材料做成了一個政府網(wǎng)站及其網(wǎng)頁的展示。每段材料的閱讀后需回答幾道用做操縱檢驗的題項。

    高過程透明組:新聞文字部分告知被試政府召開常務(wù)會議討論垃圾中轉(zhuǎn)站的選址方案, 同時介紹此次會議的過程向各主體開放并全程直播, A市市民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進行觀看。并且政府在會議后通過政府網(wǎng)站、報紙媒體公開直播視頻與會議討論記錄。新聞圖片部分則為政府網(wǎng)站的截圖, 展示了會議直播視頻的匯總頁面, 以及網(wǎng)路直播留言與現(xiàn)場討論的記錄報道。

    低過程透明組:新聞文字部分僅介紹政府召開常務(wù)會議討論垃圾中轉(zhuǎn)站的選址方案, 圖片部分為政府常務(wù)會議現(xiàn)場圖片。

    高內(nèi)容透明組:新聞文字部分首先介紹“昨日發(fā)布在政府網(wǎng)站的公示中, 政府不僅對大學城環(huán)衛(wèi)設(shè)施不足的現(xiàn)狀和項目基本情況做了介紹, 還就城市生活垃圾中轉(zhuǎn)站的重要性、規(guī)劃理由以及決策依據(jù)向廣大市民進行了詳細的解釋”。隨后的圖片部分為政府網(wǎng)站上的擬選址方案公示。網(wǎng)頁截圖中包含了詳細的項目概況與規(guī)劃理由(垃圾中轉(zhuǎn)站建設(shè)的重要性、A市大學城中轉(zhuǎn)站的現(xiàn)狀、選址依據(jù))說明, 公示時間, 公示方式與公示地點的信息, 并附有“選址平面圖”的可下載附件鏈接。

    低內(nèi)容透明組:新聞文字部分首先介紹“昨日發(fā)布在政府網(wǎng)站的公示中, 政府僅就該項公共決策做了簡單的介紹, 但選址的決策依據(jù)沒有透露”。圖片中的政府網(wǎng)站公示內(nèi)容僅包括了項目概況、公示時間、公示方式與地點的信息。

    高政府信任組:“近年來, 本地政府將民生工作作為重點, 能充分考慮居民的利益, 積極回應(yīng)民眾的關(guān)切。此前的城市環(huán)衛(wèi)設(shè)施改建升級項目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順利完成, 并且政府按照承諾落實了周邊綠化屏障的建設(shè)。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受到當?shù)匕傩盏目隙? 居民們認為政府是可信賴的。來自城南新區(qū)的某位居民也表示, 政府能及時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認為他們具備了足夠的公共管理能力, 我相信其工作充分考慮了我們居民的利益。政府說的話和做的事是一致的, 我充分信任他們”。

    低政府信任組:“近年來, 雖然本地政府將民生工作作為重點, 但政府工作未能充分考慮居民利益, 無法積極回應(yīng)民眾的關(guān)切。此前的城市環(huán)衛(wèi)設(shè)施改建升級項目逾期完工, 政府提出的增加周邊綠化的承諾尚待落實。政府的城市管理工作無法令居民感到滿意, 居民們表示在某些方面不信賴政府。來自城南新區(qū)的某位居民也表示, 政府不能及時滿足我們的需求, 我認為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還需要增強, 我覺得政府沒有充分考慮我們居民的利益。政府說的話和做的事有時候不一致, 我不太信任他們”。

    第三部分為因變量與控制變量的測量。在所有材料閱讀完畢之后測量研究的因變量——社會許可。問卷結(jié)尾為基本信息統(tǒng)計。

    2.1.3 變量測量

    決策過程透明2個題項, 源自Porumbescu和Grimmelikhuijsen (2017), α = 0.913, 用于自變量操縱檢驗。如“您認為市民可以充分地獲得此次決策過程的信息嗎”; 選項從“1 非常不充分”至“7 非常充分”。分值越高表示決策過程透明越高。

    決策內(nèi)容透明3個題項, 源自Grimmelikhuijsen (2012), α = 0.894, 用于自變量操縱檢驗。如“您認為市民可以充分地了解該方案的決策理由嗎”; 選項從“1 非常不充分”至“7 非常充分”。分值越高表示決策內(nèi)容透明越高。

    政府信任3個題項, 源自Grimmelikhuijsen和Meijer (2014), α = 0.869, 用于調(diào)節(jié)變量操縱檢驗。如“您如何評價本地政府的可信程度”; 選項從“1 非常不可信”至“7 非常可信”。分值越高表示政府信任越強。

    社會許可4個題項, 由“社會許可”的操作性定義出發(fā), 從“對決策合理性的評價”、“對決策的認可”、“對決策的遵從意向”以及“對決策的自愿性接受”四個維度測量(Pan, 2012), α = 0.882。如“我認可市政府選址建設(shè)垃圾收集站的決策”,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7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社會許可越強。

    風險感知3個題項, 源自張啟蒙和張越(2017), α = 0.861。如“我非常擔心該項目對我的生活、健康以及環(huán)境造成影響”,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7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風險感知越強。

    2.2 結(jié)果與分析

    2.2.1 初步篩查

    354份回收問卷中, 有15份未填寫完整; 另有8份未通過情境測試題, 故將這23名被試的數(shù)據(jù)刪除。剩余的331個樣本中, 男性152人; 有效回收率為93.8%。分為8個實驗組, 人數(shù)最少組40人, 最多組43人。鑒于被試的性別、年齡、專業(yè)等變量可能會影響到調(diào)查實驗的結(jié)果, 本研究分別在數(shù)據(jù)收集階段和統(tǒng)計階段進行了隨機化干預以及隨機化檢驗(孟天廣, 楊平, 蘇政, 2015)。具體做法是問卷發(fā)放之前按照8個實驗組的順序?qū)柧磉M行循環(huán)排序, 然后將排列好的問卷依次發(fā)放給研究對象。結(jié)果顯示, 研究1的不同分組具有較好的平衡性。進一步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性別、年齡、學校、專業(yè)、政治面貌、教育程度分別進行了顯著性檢驗, 被試在各分組條件下的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均未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 0.240), 這說明本實驗在樣本方面實現(xiàn)了隨機分配, 也為下文的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2.2.2 操縱檢驗

    決策過程透明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過程透明高低兩組的過程透明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檢驗發(fā)現(xiàn), 低過程透明組的分數(shù)(= 3.07,= 1.29)顯著低于高過程透明組(= 5.17,= 1.19),(329) = ?15.37,< 0.001, Cohen's= ?1.69, 95%的置信區(qū)間 = [?2.368, ?1.830]。因此, 本實驗對“決策過程透明”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決策內(nèi)容透明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內(nèi)容透明高低兩組的內(nèi)容透明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 低內(nèi)容透明組的分數(shù)(= 3.02,= 1.20)顯著低于高內(nèi)容透明組(= 4.97,= 1.19),(329) = ?14.81,< 0.001, Cohen's= ?1.63, 95%的置信區(qū)間 = [?2.206, ?1.689]。因此, 本實驗對“決策內(nèi)容透明”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政府信任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政府信任高低兩組的政府信任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t檢驗發(fā)現(xiàn), 低政府信任組的分數(shù)(= 3.81,= 1.01)顯著低于高政府信任組(= 5.02,= 0.93),(329) = ?11.38,< 0.001, Cohen's= ?1.25, 95%的置信區(qū)間 = [?1.429, ?1.007]。因此, 本實驗對“政府信任”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2.2.3 描述統(tǒng)計與變量間相關(guān)

    表1呈現(xiàn)了各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和相關(guān)關(guān)系。由表可知, 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政府信任均與社會許可顯著正相關(guān); 社會許可與控制變量(風險感知、年齡、專業(yè))之間呈顯著負相關(guān)。接下來將通過三因素協(xié)方差分析(ANCOVA)探討自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風險感知、年齡和專業(yè)作為協(xié)變量), 檢驗假設(shè)1與假設(shè)2。

    2.2.4 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

    表2的結(jié)果顯示, 決策過程透明的主效應(yīng)顯著(< 0.001), 決策內(nèi)容透明的主效應(yīng)顯著(= 0.006),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不顯著(= 0.163)。

    簡單效應(yīng)分析表明, 高過程透明組被試(= 167)的社會許可分數(shù)(= 4.93,= 1.06)顯著高于低過程透明組被試(= 164)的得分(= 4.15,= 1.35),(329) = ?5.87,< 0.001, Cohen's= ?0.65, 95%的置信區(qū)間 = [?1.046, ?0.521]。因此,得證:相比于低決策過程透明, 高過程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另一方面, 高內(nèi)容透明組被試(= 163)的社會許可分數(shù)(= 4.75,= 1.20)顯著高于低內(nèi)容透明組被試(= 168)的得分(= 4.32,= 1.31),(329) = ?3.11,= 0.002, Cohen's= ?0.34, 95%的置信區(qū)間 = [?0.702, ?0.158]。因此,得證:相比于低決策內(nèi)容透明, 高內(nèi)容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

    綜上, 假設(shè)1得證:政府決策透明正向影響社會許可。

    2.2.5 政府信任對決策透明—社會許可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

    表2的結(jié)果顯示, 一方面, 決策過程透明和政府信任的主效應(yīng)均顯著(< 0.001),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不顯著(= 0.552)。因此,沒有得證, 政府信任不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另一方面, 決策內(nèi)容透明的主效應(yīng)顯著(= 0.006), 政府信任的主效應(yīng)顯著(< 0.001);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亦顯著(= 0.010), 如圖2所示。

    進一步對交互作用進行效應(yīng)大小(effect size)的比較(Wu & Wang, 2013; Zhang & Zhou, 2018)。當政府信任低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顯著:(1, 163) = 13.31,< 0.001, η= 0.076; 當政府信任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不顯著,(1, 164) = 1.168,= 0.281。換言之, 政府信任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因此,得證,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表1 描述性統(tǒng)計結(jié)果和變量間相關(guān)(研究1)

    注:= 331;編碼為0 = 男性; 1 = 女性;編碼為0 = 理工農(nóng)醫(yī); 1 = 人文社科。***< 0.001, **< 0.01, *< 0.05。

    表2 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及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注:因變量為社會許可, Adjust= 0.373。

    圖2 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政府信任的交互作用

    綜上,部分得證。

    3 研究2: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結(jié)果依賴的調(diào)節(jié)

    研究2繼續(xù)探討公共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作用及結(jié)果依賴的邊界效應(yīng), 再次檢驗, 同時檢驗。為了保持研究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研究2亦采用實驗法, 且復制了研究1的情境, 即“垃圾中轉(zhuǎn)站的選址決策”。

    3.1 方法

    3.1.1 被試

    被試為354名廣州大學城內(nèi)7所高校的學生。平均年齡21.03歲(= 2.31)。其中, 男154名, 女200名。被試為自愿參與, 實驗完成后獲得小禮品一份。

    3.1.2 設(shè)計、材料及程序

    采用2(決策過程透明:高, 低) × 2(決策內(nèi)容透明:高, 低) × 2(結(jié)果依賴:高, 低)的被試間設(shè)計。因變量為社會許可。實驗方法與施測程序同研究1, 實驗材料的不同之處在于操縱“政府信任”改為操縱“結(jié)果依賴” (Zhang & Zhou, 2018):

    高結(jié)果依賴組:“您所在的小區(qū)距離此次選址地點較近。政府的這項公共決策將直接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此外您了解到, 此次選址的決策將由本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最終確定”。

    低結(jié)果依賴組:“您所在的小區(qū)距離此次選址地點較遠。政府的這項公共決策將不會影響到您的日常生活。A市目前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且影響面廣的重大民生決策領(lǐng)域試點‘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制度。據(jù)悉, 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由決策相關(guān)方代表、市民代表、專業(yè)人士、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共同構(gòu)成。委員會擁有知情、參與、監(jiān)督和否決權(quán)。對于未依制度規(guī)定向委員會進行征詢的民生公共決策, 在程序上不得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因此, 選址決策的最終確定需要參考居民意見, 并首先通過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的討論和評估”。

    3.1.3 變量測量

    決策過程透明(= 0.900), 決策內(nèi)容透明(= 0.912), 社會許可(= 0.901), 風險感知(= 0.854)的測量同研究1。

    結(jié)果依賴3個題項, 源自van der Toorn等(2011),= 0.890, 用于調(diào)節(jié)變量操縱檢驗。如“該項公共決策對您生活的影響程度如何”; 選項從“1 非常小”至“7 非常大”。分值越高表示結(jié)果依賴越強。

    3.2 結(jié)果與分析

    3.2.1 初步篩查

    354份回收問卷中, 有9份未填寫完整; 另有4份未通過情境測試題, 故將這13名被試的數(shù)據(jù)刪除。剩余的341個樣本中, 男性153人; 有效回收率為96.3%。分為8個實驗組, 人數(shù)最少組41人, 最多組44人。隨機化檢驗顯示, 研究2的不同分組具有較好的平衡性。進一步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性別、年齡、學校、專業(yè)、政治面貌、教育程度分別進行了顯著性檢驗, 被試在各分組條件下的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均未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 0.506), 這說明本實驗在樣本方面實現(xiàn)了隨機分配, 也為下文的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礎(chǔ)。

    3.2.2 操縱檢驗

    決策過程透明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過程透明高低兩組的過程透明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檢驗發(fā)現(xiàn), 低過程透明組的分數(shù)(= 2.96,= 1.20)顯著低于高過程透明組(= 5.26,= 1.12),(339) = ?18.25,< 0.001, Cohen's= ?1.98, 95%的置信區(qū)間 = [?2.546, ?2.051]。因此, 本實驗對“決策過程透明”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決策內(nèi)容透明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內(nèi)容透明高低兩組的內(nèi)容透明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檢驗發(fā)現(xiàn), 低內(nèi)容透明組的分數(shù)(= 2.71,= 1.32)顯著低于高內(nèi)容透明組(= 4.89,= 1.02), t(339) = ?17.14,< 0.001, Cohen's= ?1.86, 95%的置信區(qū)間 = [?2.436, ?1.935]。因此, 本實驗對“決策內(nèi)容透明”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結(jié)果依賴操縱的有效性通過比較結(jié)果依賴高低兩組的結(jié)果依賴分數(shù)來檢驗。獨立樣本檢驗發(fā)現(xiàn), 低結(jié)果依賴組的分數(shù)(= 3.99,= 1.27)顯著低于高結(jié)果依賴組(= 5.71,= 1.00),(339) = ?13.89,< 0.001, Cohen's= ?1.50, 95%的置信區(qū)間 = [?1.964, ?1.476]。因此, 本實驗對“結(jié)果依賴”這一變量的操縱是有效的。

    3.2.3 描述統(tǒng)計與變量間相關(guān)

    表3呈現(xiàn)了各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和相關(guān)關(guān)系。由表可知, 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結(jié)果依賴均與社會許可顯著正相關(guān); 社會許可與控制變量(風險感知及年齡)之間呈顯著負相關(guān)。接下來將通過三因素協(xié)方差分析自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風險感知和年齡作為協(xié)變量), 檢驗假設(shè)1與假設(shè)3。

    3.2.4 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

    表4的結(jié)果顯示, 決策過程透明和決策內(nèi)容透明的主效應(yīng)均顯著(< 0.001),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不顯著(= 0.120)。

    簡單效應(yīng)分析表明, 高過程透明組被試(=169) 的社會許可分數(shù)(= 4.62,= 1.17)顯著高于低過程透明組被試(= 172)的得分(= 4.08,= 1.43),(339) = ?3.84,< 0.001, Cohen's= ?0.42, 95%的置信區(qū)間 = [?0.821, ?0.265]。因此,得證:相比于低決策過程透明, 高過程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另一方面, 高內(nèi)容透明組被試(= 172)的社會許可分數(shù)(= 4.71,= 1.10)顯著高于低內(nèi)容透明組被試(= 169)的得分(= 3.98,= 1.44),(339) = ?5.24,< 0.001, Cohen's= ?0.57, 95%的置信區(qū)間 = [?0.100, ?0.454]。因此,得證:相比于低決策內(nèi)容透明, 高內(nèi)容透明條件下社會許可更高。

    表3 描述性統(tǒng)計結(jié)果和變量間相關(guān)(研究2)

    注:= 341;編碼為0 = 男性; 1 = 女性;編碼為0 = 理工農(nóng)醫(yī); 1 = 人文社科。***< 0.001, **< 0.01, *< 0.05。

    表4 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及結(jié)果依賴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注:因變量為社會許可, Adjust= 0.216。

    綜上, 假設(shè)1再次得證:政府決策透明正向影響社會許可。

    3.2.5結(jié)果依賴對決策透明—社會許可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

    表4的結(jié)果顯示, 決策過程透明和結(jié)果依賴的主效應(yīng)均顯著(< 0.001),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亦顯著(= 0.019), 如圖3所示。

    圖3 決策過程透明與結(jié)果依賴的交互作用

    進一步對交互作用進行效應(yīng)大小的比較。當結(jié)果依賴低時,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顯著:(1, 171) = 18.27,< 0.001, η= 0.097; 當結(jié)果依賴高時,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不顯著,(1, 166) = 1.516,= 0.220。換言之, 結(jié)果依賴水平高時,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因此,得證,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表4的結(jié)果顯示, 決策內(nèi)容透明和結(jié)果依賴的主效應(yīng)顯著(< 0.001), 二者的交互效應(yīng)亦顯著(= 0.026), 如圖4所示。

    進一步對交互作用進行效應(yīng)大小的比較。當依賴水平低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1, 171) = 31.69,< 0.001, η= 0.156, 顯著強于當依賴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1, 166) = 4.358,= 0.038, η= 0.026。換言之, 依賴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因此, H3b得證,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圖4 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結(jié)果依賴的交互作用

    此外, 表4還顯示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結(jié)果依賴的三階交互項顯著(= 0.001)。根據(jù)過程透明的高低分組, 在每個組別內(nèi), 做社會許可對內(nèi)容透明、結(jié)果依賴及其交互項的雙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在低過程透明組中, 內(nèi)容透明與結(jié)果依賴的二階交互顯著(< 0.001, η= 0.026), 其變化規(guī)律類似圖4。而在高過程透明組中, 這一交互不顯著。

    綜上,得證, 即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政府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4 研究3:“一提兩抑”

    研究3旨在現(xiàn)實情境中檢驗三個研究假設(shè)即“一提兩抑”, 并將研究1和2的環(huán)境項目決策拓展至一般公共決策。通過現(xiàn)場(問卷)調(diào)查法測量民眾感知到的決策透明、政府信任、結(jié)果依賴及社會許可, 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分析, 以期增強實驗研究的外部效度。

    4.1 方法

    4.1.1 調(diào)查對象

    調(diào)查對象為520名年滿18歲的城鄉(xiāng)居民, 樣本來自于廣東省的10個縣(市)共13個地區(qū), 每個地區(qū)調(diào)查居民40戶。受訪者為自愿參與, 調(diào)查完成后獲得小禮品一份。

    4.1.2 抽樣程序

    使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技術(shù), 首先將被調(diào)查地區(qū)分為省會城市、地級市(市轄區(qū)為主, 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為輔)與縣、縣級市(鄉(xiāng)村為主, 城區(qū)為輔), 然后區(qū)分城鎮(zhèn)樣本和鄉(xiāng)村樣本。城鎮(zhèn)樣本隨機抽取12個街道(社區(qū)), 再隨機抽取2~3戶家庭; 鄉(xiāng)村樣本隨機抽取4~5個村, 每個村隨機抽取2~3戶家庭(Zhang, Wang, & Chen, 2011; Zhou & Xie, 2016)。

    本研究采取入戶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 受訪者在調(diào)查員的指導下獨立完成問卷填答。調(diào)查時間為2018年7月~2018年9月。

    4.1.3 變量測量

    決策過程透明3個題項(Wu et al., 2017), α = 0.858。如“本地政府能夠主動地向百姓公開決策過程的相關(guān)信息”;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5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決策過程透明越高。

    決策內(nèi)容透明3個題項(Wu et al., 2017), α= 0.815。如“本地政府能夠主動地向百姓公布公共決策做出的依據(jù)”;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5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決策內(nèi)容透明越高。

    政府信任4個題項(Wu et al., 2017), α = 0.838。如“總體上, 本地政府是值得信賴的”;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5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政府信任越強。

    結(jié)果依賴4個題項(van der Toorn et al, 2011; Zhang & Zhou, 2018),= 0.792。如“公共問題的解決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于本地政府以及其所做出的公共決策”; 選項從“1 非常小”至“5 非常大”。分值越高表示結(jié)果依賴越強。

    社會許可4個題項(Pan, 2012), α = 0.800。如“我認可本地政府做出的公共決策”, 選項從“1 非常不同意”至“5 非常同意”。分值越高表示社會許可越強。

    通過因子分析對上述5個變量的量表進行了單維度分析與效度檢驗。首先, KMO值檢驗與Bartlett球形檢驗的結(jié)果顯示, 各量表KMO值大于0.7, 且Bartlett球形檢驗均為顯著(< 0.001), 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進一步用主成份分析和最大方差法, 發(fā)現(xiàn)各變量題項只能提取一個因子, 解釋方差在60%以上, 表明各測量量表是單一維度的, 量表效度較好。

    另外, 為了控制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 通過Harman單因素檢驗來加以控制(周浩, 龍立榮, 2004)。將所有變量放入因子分析, 結(jié)果顯示第一個因子貢獻率為22.674%, 未超過40%的臨界標準, 因此可認為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問題。

    4.2 結(jié)果與分析

    4.2.1 初步篩查

    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520份, 回收508份。其中, 有25份未填寫完整; 另有17份的所有題目(共18道)均選擇相同答案, 故將這42份視為無效數(shù)據(jù), 予以刪除。剩下的466個樣本中, 男性230人, 女性236人; 平均年齡33.44歲(= 12.41)。有效回收率為89.6%。

    4.2.2 描述統(tǒng)計與變量間相關(guān)

    在對結(jié)果進行分析之前, 先檢驗控制變量(地區(qū)、性別、年齡、政治面貌、外地工作經(jīng)歷、民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職業(yè)、收入、戶籍、收看新聞時間)對因變量社會許可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 上述12個控制變量與因變量的相關(guān)均不顯著。后面的分析中將不再引入這些控制變量。

    表5報告了各主要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和相關(guān)關(guān)系。由表可知, 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政府信任、結(jié)果依賴均與社會許可顯著正相關(guān)(< 0.001)。接下來將進一步分析自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 檢驗假設(shè)1, 2, 3。

    4.2.3 假設(shè)檢驗

    采用回歸分析驗證假設(shè), 將中心化后的自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交互項分三步進入回歸方程, 共得到12個回歸模型(見表6)。

    表6的模型1和模型7均以社會許可為因變量, 決策過程透明為自變量進行回歸。結(jié)果顯示, 模型的F檢驗值為105.75, 達到顯著水平(< 0.001)。自變量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431 (< 0.001), 95%的置信區(qū)間 = [0.250, 0.368]; 說明過程透明對社會許可有正向預測作用。由此得到支持:政府決策過程越透明, 公眾的社會許可也越高。

    表6的模型4和模型10均以社會許可為因變量, 決策內(nèi)容透明為自變量進行回歸。結(jié)果顯示, 模型的F檢驗值為119.14, 達到顯著水平(< 0.001)。自變量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0.452 (< 0.001), 95%的置信區(qū)間 = [0.287, 0.413]; 說明內(nèi)容透明對社會許可亦有正向預測作用。由此得到支持:政府決策內(nèi)容越透明, 公眾的社會許可也越高。

    綜上, 假設(shè)1得證。

    為驗證, 在模型1的基礎(chǔ)上依次加入政府信任(模型2)及過程透明和政府信任的乘積做回歸(模型3)。表6顯示, 盡管此時交互項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負(= ?0.057), 但并不顯著(p = 0.101)。因此沒有得到支持, 政府信任未能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

    表5 描述性統(tǒng)計結(jié)果和變量間相關(guān)(研究3)

    注:= 466; ***< 0.001, **< 0.01, *< 0.05。

    表6 社會許可對決策透明、政府信任、結(jié)果依賴及其交互項的回歸

    注:所有模型的因變量均為社會許可;= 466; ***< 0.001, **< 0.01, *< 0.05。表內(nèi)顯示為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

    為驗證, 在模型4的基礎(chǔ)上依次加入政府信任(模型5)及內(nèi)容透明和政府信任的乘積做回歸(模型6)。表6顯示, 此時交互項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097 (= 0.004), 95%的置信區(qū)間 = [?0.145, ?0.027]。因此得到支持,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且回歸系數(shù)為負表明, 交互模式與圖2如出一轍, 即隨著政府信任水平的提高,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綜上, 假設(shè)2部分得證。

    為驗證, 在模型7的基礎(chǔ)上依次加入結(jié)果依賴(模型8)及過程透明和結(jié)果依賴的乘積做回歸(模型9)。表6顯示, 此時交互項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085 (= 0.036), 95%的置信區(qū)間 = [?0.151, ?0.005]。因此得到支持,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過程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且回歸系數(shù)為負表明, 交互模式與圖3如出一轍, 即隨著結(jié)果依賴水平的提高,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為驗證, 在模型10的基礎(chǔ)上依次加入結(jié)果依賴(模型11)及內(nèi)容透明和結(jié)果依賴的乘積做回歸(模型12)。表6顯示, 此時交互項的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114 (= 0.005), 95%的置信區(qū)間 = [?0.194, ?0.036]。因此得到支持,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且回歸系數(shù)為負表明, 交互模式與圖4如出一轍, 即隨著結(jié)果依賴水平的提高,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

    綜上, 假設(shè)3得證。

    此外, 本研究還構(gòu)建了一個包含變量間三階、四階交互項的全模型?;貧w結(jié)果顯示, 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政府信任及結(jié)果依賴的四階交互不顯著(= 0.017,= 0.520), 而4對三階交互中唯有過程透明、內(nèi)容透明、政府信任的交互項顯著(= 0.103,= 0.001)。進一步將過程透明以其中位數(shù)(3.0)劃分為高過程透明組(= 224)和低過程透明組(= 242), 在每個組別內(nèi), 做社會許可對內(nèi)容透明、政府信任及其交互項的回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在低過程透明組中, 內(nèi)容透明與政府信任的二階交互顯著(= ?0.224,< 0.001), 其變化規(guī)律類似圖2。而在高過程透明組中, 這一交互不顯著。

    最后, 統(tǒng)計顯示, 模型3, 模型6, 模型9, 模型12的多重共線性容忍度均大于0.7, 方差膨脹因子VIF值小于2, 說明在進行回歸時的多重共線性問題不嚴重。

    5 討論

    本研究基于行為公共管理學的視角, 通過兩個調(diào)查實驗、一個現(xiàn)場(問卷)調(diào)查組成的三個研究較為系統(tǒng)地探索了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研究結(jié)果一致表明:1) 決策過程透明和內(nèi)容透明正向影響社會許可; 2) 政府信任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 3) 結(jié)果依賴調(diào)節(jié)兩類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這些結(jié)果基本印證了一開始依據(jù)相關(guān)研究推導出來的假設(shè):除了, 其余5個研究假設(shè)均得到支持(見圖1)。

    5.1 決策透明效應(yīng)

    無論是實驗操縱, 還是問卷調(diào)查, 不管針對具體的情境, 抑或廣泛的背景, 本研究均發(fā)現(xiàn)政府決策透明穩(wěn)定地正作用于社會許可。這表明當民眾認為當?shù)卣畬Q策過程的透明程度越高, 對決策理由的陳述越詳細, 并且個體能夠獲得充分的決策信息時, 會更加認同和支持政府的公共決策。這一發(fā)現(xiàn)可概括為政府決策的“透明效應(yīng)”。盡管已有研究對政府透明的消極影響加以討論(Cucciniello et al., 2017; de Fine Licht, 2011, 2014b), 但本研究結(jié)果對此持樂觀態(tài)度。換言之, “政府透明”這一民主實踐的重要價值仍具有無可替代性, 特別是在強調(diào)轉(zhuǎn)變政府職能、多元主體參與共治的全球治理體系下(鄭健君, 2017)。

    如果聚焦到具體的決策領(lǐng)域(如環(huán)境議題), 可以進一步分析透明效應(yīng)可能存在的中介機制。將研究1和研究2測量的“風險感知”作為中介變量, 我們發(fā)現(xiàn), 風險感知部分中介了決策透明對社會許可的影響(研究1:= ?0.414,< 0.001; 研究2:= ?0.102,< 0.05)。這意味著, 對于環(huán)境決策, 透明效應(yīng)可以分為直接效應(yīng)和間接效應(yīng), 后者通過政府的決策過程透明和內(nèi)容透明降低個體的風險感知, 進而增強社會許可。

    5.2 政府信任的緩沖作用——“謹慎的不介意”

    本研究提出社會許可的透明效應(yīng), 并不意味著所有條件下該效應(yīng)都具有相同的作用模式。政府信任作為決策透明影響社會許可的邊界之一, 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當政府信任水平高時, 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被削弱。研究3的結(jié)果進一步顯示, 在決策過程透明度低的情況下, 政府信任負向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這說明即使不了解決策的過程和內(nèi)容信息, 信任政府的民眾仍然愿意支持政府。政府信任的負向調(diào)節(jié)在政府透明與社會公平感的關(guān)系以及環(huán)境關(guān)心與環(huán)保支付意愿的關(guān)系中也得到證實(Wu et al., 2017; 池上新, 陳誠, 許英, 2017)??梢詮膫€體認知和信息加工的角度, 借助有限理性和啟發(fā)式判斷理論對研究結(jié)果加以解釋:政府信任成為公民判斷政府行為的重要啟發(fā)式資源, 具備了一定程度的“替代性”。由于透明信息的相對復雜且專業(yè), 尤其是政府對于決策的詳細說明, 相較于低信任度的公民, 高信任度的公民傾向于通過政府“值得信任”這一線索幫助其簡化判斷并形成態(tài)度, 因而使得決策內(nèi)容透明對于社會許可的積極效果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 過程透明與社會許可未受到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 可能是源于公民判斷公共決策信息時, 過程透明與政府信任存在“競爭性”。事實上, 決策過程透明信息同樣具有啟發(fā)式特征——根據(jù)公平啟發(fā)式理論(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 在進行組織公平與否的判斷時, 對于個體而言, 代表關(guān)系價值的程序公平(過程導向)比象征工具價值的分配公平(結(jié)果導向)更加重要(張書維, 2017); 過程透明體現(xiàn)的正是程序公平, 它提供了決策的相關(guān)程序信息。過程透明可被視作社會“許可”的主要依據(jù), 因而削弱政府信任在其中的替代性, 導致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不顯著。

    總之, 在決策內(nèi)容透明正向影響于社會許可的因果機制中, 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形象概括為“謹慎的不介意”。

    5.3 結(jié)果依賴的緩沖作用——“有選擇的忽視”

    作為決策透明影響社會許可的邊界之二, 結(jié)果依賴在過程透明和內(nèi)容透明對社會許可的正效應(yīng)中進行調(diào)節(jié):當結(jié)果依賴水平高時, 兩類透明與社會許可的正向關(guān)系均被削弱。研究2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 在決策過程透明度低的情況下, 結(jié)果依賴負向調(diào)節(jié)決策內(nèi)容透明與社會許可的關(guān)系。這說明, 即使不了解決策的過程和內(nèi)容信息, 依賴政府的民眾仍然愿意支持政府。結(jié)果依賴的負向調(diào)節(jié)在社會公平感與公共合作意向的關(guān)系也得到證實(Zhang & Zhou, 2018)。在政民互動的情境中, 結(jié)果依賴是因公共決策影響的重要性、廣泛性以及決策中政府掌握價值分配的權(quán)威性而使民眾產(chǎn)生的依賴感。“結(jié)果依賴 =結(jié)果+依賴”, 其中, 結(jié)果是利益導向的, 依賴是權(quán)力導向的; 二者統(tǒng)一于權(quán)威。從這個意義上說, 結(jié)果依賴始于個體對結(jié)果的關(guān)注, 終于個體對權(quán)力的“依附”。倘若結(jié)果對個體不重要或者沒影響, 那么即使存在一個形式上的權(quán)威, 他也難以發(fā)揮真正作用, 結(jié)果依賴就無從談起。

    政府和民眾在公共事務(wù)中形成的“控制?依賴”狀態(tài)使得公眾相信政府是公共生活中的主角(池上新等, 2017)。另外, 相比于低權(quán)力距離的個體主義文化(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 置身于高權(quán)力距離的集體主義文化(如中國、日本、韓國和印度)下的民眾更能接受權(quán)力的不平等, 普遍認為權(quán)力等級以及政府的決策權(quán)威是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Zhang & Zhou, 2018); 中國的農(nóng)村居民相對于城市居民, 對社會不平等的容忍度更高(懷默霆, 2009)。因此, 無論從傳統(tǒng)還是現(xiàn)實來看, 結(jié)果依賴都是討論中國民眾對于政府與公共決策相關(guān)態(tài)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結(jié)果依賴條件下決策透明影響社會許可的正效應(yīng)受到抑制, 這支持了強調(diào)維持現(xiàn)有秩序合理性的系統(tǒng)正當化理論:當個體依賴于政府權(quán)威時, 對政府不透明的容忍度就會提高, 不太在意政府是否就決策過程與內(nèi)容進行說明和公開。這一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形象概括為“有選擇的忽視”。

    5.4 貢獻和局限

    本研究的貢獻或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以下三點:

    概念拓展。“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將原有的社會許可概念從聚焦重大項目的執(zhí)行推廣至常態(tài)化的公共決策, 一方面拓展了社會許可的研究領(lǐng)域; 另一方面為傳統(tǒng)(公共)決策研究注入新活力, 將政府決策與民眾認知聯(lián)系在一起。社會許可或可作為權(quán)威合法性的有效指標(Levi, Sacks, & Tyler, 2009; Tyler, 2006), 也是“以政府為中心”過渡到“以民眾為中心”的公共管理改革及理論范式轉(zhuǎn)換的應(yīng)有之義(郁建興, 黃飚, 2019)。

    學科交融。行為公共管理學作為走宏觀路線的公共管理學和走微觀路線的心理學之間的橋梁, 屬于跨學科的新勢力(Grimmelikhuijsen et al., 2017; 張書維, 2018), 尤其關(guān)注政民互動情境中“公民體驗”, 即公共服務(wù)體驗和公共決策體驗(張書維, 李紓, 2018)。本研究的因變量是“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 操作化定義為當?shù)孛癖妼τ诠矝Q策的持續(xù)接受和支持程度, 是“公共決策體驗”的理想效標; 亦為心理學與公共管理學的交叉融合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研究注腳。

    機制初探。在概念拓展和學科交融的基礎(chǔ)上, 本文最大的亮點是發(fā)現(xiàn)了社會許可的透明效應(yīng), 并進一步明確了其作用邊界。研究首次證實了決策透明對于社會許可的正效應(yīng)及政府信任與結(jié)果依賴在其中的雙緩沖作用, 這“一提兩抑”的發(fā)現(xiàn)對政府透明理論、啟發(fā)式判斷理論及系統(tǒng)正當性理論均有所增益; 進而為構(gòu)建既有中國特色又具國際視野的社會許可理論體系添磚加瓦。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 機制上, 本研究重在探索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 故對這一關(guān)系內(nèi)部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沒有深挖。未來研究可以在不同的決策議題或類型下, 尋找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中介變量。也可以進一步檢驗風險感知對決策透明與社會許可的中介作用。同時, 還可以探討邊界作用的過程機制, 即中介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比如結(jié)果依賴對決策透明和社會許可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否通過合法性感知(perceived legitimacy)中介。再有, 還應(yīng)繼續(xù)探索影響社會許可的其它路徑, 如公正(social justice)效應(yīng)。

    其次, 方法上, 盡管本研究采用的是行為公共管理學主流的調(diào)查實驗法和現(xiàn)場問卷法, 兼顧了研究的內(nèi)外部效度; 但調(diào)查實驗在內(nèi)部效度上不及傳統(tǒng)的實驗室實驗, 未來研究可以通過精巧的設(shè)計在實驗室里檢驗本文的結(jié)論。再有, 本研究對于社會許可的測量主要基于認知維度, 后續(xù)可以增加適當?shù)男袨橹笜? 完善社會許可的指標體系。

    2007年, 我國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并于2019年5月15日起施行由國務(wù)院修訂后的版本。必須指出, 盡管在實踐中“透明”常與“公開” (openness)互換或連用, 嚴格來說, 透明的含義更寬(Wu et al., 2017)。不局限于信息的公開, 還要可用; 且公開的信息不僅包括決策內(nèi)容, 還要涉及決策過程。此外, 公開是一種狀態(tài), 而透明涵蓋一個過程(Meijer, 2009)。政府如果還能樹立自己的“威” (權(quán)威)與“信” (可信), 則能一定程度上彌補透明的不足, 達致社會許可。正所謂“日光之下并無新事”; 如遇浮云遮日, 也并非無計可施。因此, 從研究層面厘清決策透明的社會許可機制, 必將有助于現(xiàn)實中更好地發(fā)揮透明的正效應(yīng), 夯實公共決策的合法性基石, 從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

    致謝:誠謝匿名審稿人提出的寶貴意見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李紓研究員對本文投稿的鼓勵。

    Battaglio, R. P., Belardinelli, P., Bellé, N., & Cantarelli, P. (2019).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 fonte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bounded rationality, cognitive biases, and nudging in public organizations,(3), 304–320.

    Birkinshaw, P. J. (2006).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openness: Fundamental human rights.(1), 177–218.

    Chen, L. J., & Jin, M. (2019). The integrity analysis framework of not in my back yard in the perspective of perception of risk., (1), 37–46.

    [陳麗君, 金銘. (2019). 風險認知視角下的鄰避沖突整體性分析框架., (1), 37–46.]

    Chi, S. X., Chen, C., & Xu, Y. (2017).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derating effects of Governmental Trust.(5), 72–79.

    [池上新, 陳誠, 許英. (2017). 環(huán)境關(guān)心與環(huán)保支付意愿:政府信任的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兼論環(huán)境治理的困境.(5), 72–79.]

    Clark, J. T., & Wegener, D. T. (2008). Unpacking outcome dependency: differentiating effects of dependency and outcome desirability on the processing of goal-relevant information.(3), 586–599.

    Cucciniello, M., Porumbescu, G. A., & Grimmelikhuijsen, S. (2017). 25 years of transparency research: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1), 32–44.

    Cummings, L. (2014). The “trust” heuristic: arguments from authority in public health.(10), 1043–1056.

    de Cremer, D., & Tyler, T. R. (2007). The effects of trust in authority and procedural fairness on cooperation.(3), 639–649.

    de Fine Licht, J. (2011). Do we really want to know? The potentially negative effect of transparency in decision making on perceived legitimacy.(3), 183–201.

    de Fine Licht, J. (2014a). Transparency actually: How transparency affects public perceptions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2), 309–330.

    de Fine Licht, J. (2014b). Policy area as a potential moderator of transparency effects: An experiment.(3), 361–371.

    de Fine Licht, J., Naurin, D., Esaiasson, P., & Gilljam, M. (2014). When does transparency generate legitimacy? Experimenting on a context-bound relationship.(1), 111–134.

    Etzioni, A. (2010). Is transparency the best disinfectant?(4), 389–404.

    Fairbanks, J., Plowman, K. D., & Rawlins, B. L. (2007).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1), 23–37.

    Ferry, L., & Eckersley, P. (2015). Account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A nuanced response to Etzioni.(1), 11–12.

    Grimmelikhuijsen, S. G. (2012).(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Utrecht University.

    Grimmelikhuijsen, S. G., Jilke, S., Olsen, A. L. & Tummers, L. (2017).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mbining insights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sychology.(1), 45–56.

    Grimmelikhuijsen, S., G., & Klijn, A. (2015). The effects of judicial transparency on public trust: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4), 995–1011.

    Grimmelikhuijsen, S. G., & Meijer, A. J. (2014). Effects of transparency on the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of a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Evidence from an online experiment.(1), 137–157.

    Grimmelikhuijsen, S. G., & Meijer, A. J. (2015). Does twitter increase perceived police legitimacy?(4), 598–607.

    He, Y. L. (2018)..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何艷玲. (2018)..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Hood, C., & Heald, D. (2006).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es, O., Jilke, S. R., & van Ryzin, G. (2017a). Behavioural andexperiment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Emerging contributions and new directions.(4), 865–873.

    James, O., Jilke, S. R., & van Ryzin, G. (2017b)..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Jost, J. T., & van der Toorn, J. (2012).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In P. A. M. van Lange, A. W. Kruglanski, & E. T. Higgins (Eds.).(pp. 313?343). London, UK: Sage.

    Kahneman, D. (2003).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5), 1449–1475.

    Kim, S. E. (2005). The role of trust in the modern administrative state: An integrative model.(5), 611–635.

    Kluemper, D. H., Taylor, S. G., Bowler, W. M., Bing, M. N., & Halbesleben, J. R. B. (2019). How leaders perceive employee deviance: Blaming victims while excusing favorites.(7), 946–964.

    Levi, M., & Stoker, L. (2000). Political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1), 475–507.

    Levi, M., Sacks, A., & Tyler, T. (2009). Conceptualizing legitimacy, measuring legitimating beliefs.(3), 354–375.

    Li, S. (2018). No social licence, people say "no".(16), 78–81.

    [李紓. (2018). 無社會, 不許可?., (16), 78–81.]

    Li, W. B., & Ho, A. K. (2016). Government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citizen satisfaction.(2), 93–111.

    [李文彬, 何達基. (2016). 政府客觀績效、透明度與公民滿意度.(2), 93–111.]

    Lio, M. C., Liu, M. C., & Ou, Y. P. (2011). Can the internet reduce corruption? A cross-country study based o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1), 47–53.

    Mansbridge, J. (2009). A “selection model”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4), 369–398.

    Meijer, A. (2009). Understanding modern transparency.(2), 255–269.

    Meng, T. G., Yang P., & Su, Z. (2015). Public opinion and local fiscal decision making in authoritarian China: Based on survey experiment to local government.(3), 57–68.

    [孟天廣, 楊平, 蘇政. (2015). 轉(zhuǎn)型中國的公民意見與地方財政決策——基于對地方政府的調(diào)查實驗.(3), 57–68.]

    Pan, L. (2012).(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Temple University.

    Piotrowski, S. J., & Borry, E. (2010). An analytic framework for open meetings and transparency.(1), 138–176.

    Porumbescu, G. A. (2017). Does transparency improve citizens' perceptions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Seoul, South Korea.(3), 443–468.

    Porumbescu, G. A., & Grimmelikhuijsen, S. (2017). Linking decision-making procedures to decision acceptance and citizen voice: Evidence from two studies.(8) 902–914.

    Porumbescu, G., Bellé, N., Cucciniello, M., & Nasi, G. (2017a). Translating policy transparency into policy understanding and policy support: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4), 990–1008.

    Porumbescu, G. A., Lindeman, M. I. H., Ceka, E., & Cucciniello, M. (2017b). Can transparency foster more understanding and compliant citizens?(6), 840–850.

    Rui, G. Q., & Song, D. (2012).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how the public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ffects government trust.(11), 96–101.

    [芮國強, 宋典. (2012). 信息公開影響政府信任的實證研究., (11), 96–101.]

    Scholz, J. T., & Lubell, M. (1998). Trust and taxpaying: testing the heuristic approach to collective action.(2), 398–417.

    Simon, H. A. (1947).. England: Macmillan.

    Tummers, L., Olsen, A. L., Jilke, S. & Grimmelikhuijsen, S. G. (2016). Introduction to the virtual issue on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i:10.1093/jopart/muv039.

    Tyler, T. R. (2006).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legitimacy and legitimation., 375–400.

    van der Toorn, J., & Jost, J. T. (2014). Twenty years of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Ideology and system justification processes”.(4), 413–419.

    van der Toorn, J., Feinberg, M., Jost, J. T., Kay, A. C., Tyler, T. R., Willer, R., & Wilmuth, C. (2015). A sense of powerlessness fosters system justific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legitimation of authority, hierarchy, and government.(1), 93–110.

    van der Toorn, J., Tyler, T. R., & Jost, J. T. (2011). More than fair: Outcome dependence, system justification, and the perceived legitimacy of authority figures.(1), 127–138.

    Whyte, M. K. (2009). Views of Chinese citizens on current inequalities.(1), 96–120.

    [懷默霆. (2009). 中國民眾如何看待當前的社會不平等., (1), 96–120.]

    Wu, D. Z. (2015). The trust 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2), 223–271.

    [伍德志. (2015). 政治合法性的信任解釋.(2), 223–271.]

    Wu, W., Ma, L., & Yu, W. (2017).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and perceived social equity: Assess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itizen trust in china.(6), 882–906.

    Wu, X. N., & Wang, E. P. (2013). Outcome favorability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to voice effect on people’s reactions to public policymaking.(2), 329?337.

    Yan, C. W., & He, X. L. (2019).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and the counteraction of risk discours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in the policy process of the Maoming PX program., (1), 61–69.

    [顏昌武, 何巧麗. (2019). 科學話語的建構(gòu)與風險話語的反制——茂名“PX”項目政策過程中的地方政府與公眾., (1), 61–69.]

    Yang, S. L., Guo, Y. Y., Yu, F., Rao T. T., Zhao L., & Xu L. Y. (2018). Three explanatory perspectives on the root of system justification.(12), 2238–2248

    [楊沈龍, 郭永玉, 喻豐, 饒婷婷, 趙靚, 許麗穎. (2018). 系統(tǒng)合理化何以形成——三種不同的解釋視角.(12), 2238–2248.]

    Yu, J. X., & Huang, B. (2019). How to move beyond government-centered public administration? Evidence from “Visit Once” Reform., (2), 49–60+126

    [郁建興, 黃飚. (2019). 超越政府中心主義治理邏輯如何可能——基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經(jīng)驗., (2), 49–60+126]

    Yu, W. X. (2013).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and political trust: Evidence from China.(2), 110–115.

    [于文軒. (2013). 政府透明度與政治信任: 基于2011中國城市服務(wù)型政府調(diào)查的分析., (2), 110–115.]

    Zhang, A., Moffat, K., Lacey, J., Wang, J., González, R., Uribe, K., … Dai, Y. (2015).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licence to operate of mining at the national scal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ustralia, China and Chile., 1063–1072.

    Zhang, A. R., Chen J. F., Kuang Y., Wang, X. M., Wu X. J., Yang, S. W., … Li. Y. (2018). Socio-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social licence: A critical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10), 1711–1723.

    [張愛榮, 陳俊芳, 匡儀, 王曉明, 吳小菊, 楊舒雯 … 李紓. (2018). 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意識催生的社會許可問題:緣起與應(yīng)對.(10), 1711–1723.]

    Zhang, Q. M., & Zhang, Y. (2017). Risk perception and NIMBY behavior of waste treatment plant neighboring residents.,(2), 1–4.

    [張啟蒙, 張越. (2017). 垃圾處理設(shè)施周邊居民風險感知與鄰避行為傾向研究.(2), 1–4.]

    Zhang, S. W. (2015). Psychosocial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mass incidents., 8, 16–34.

    [張書維. (2015). 環(huán)境污染群體性事件的社會心理機制., 16–34.]

    Zhang, S. W. (2016a). Find out boundaries of rationality, open up black box of decision making: A review of ‘An equate-to-differentiate way of decision-making’.(5), 192–198.

    [張書維. (2016a). 尋找理性邊界, 打開決策黑箱——評《決策心理: 齊當別之道》.(5), 192–198.]

    Zhang, S. W. (2016b).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mproving paths of trust in government.(34), 43–48.

    [張書維. (2016b). 政府信任度的影響因素與提升路徑研究., (34), 43–48.]

    Zhang, S. W. (2017). Social justice, institutional trust and public cooperation intention.(6), 794–813.

    [張書維. (2017). 社會公平感、機構(gòu)信任度與公共合作意向.(6), 794–813.]

    Zhang, S. W. (2018). Symposium introduction--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bridge l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and psychology.(1), 1–6.

    [張書維. (2018). 行為公共管理學:用“心”求“理”.(1), 1–6.]

    Zhang, S. W., & Li, S. (2018). Exploring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ntent, method and trend.(1), 7–36.

    [張書維, 李紓. (2018). 行為公共管理學探新:內(nèi)容、方法與趨勢.(1), 7–36.]

    Zhang, S. W., Wang, E. P., & Chen, Y. W. (2011). Relative deprivation based on occupation: An effective predictor of Chinese life satisfaction.(2), 148–158.

    Zhang, S. W., & Xu, Z. G. (2018).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ublic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jects.(12), 59–65.

    [張書維, 許志國. (2018). 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政府決策的互動機制——基于環(huán)境型項目的分析., (12), 59–65.]

    Zhang, S. W., Xu, Z. G., & Xu, Y. (2014). Social justice and political trust: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with government.(4), 588–595.

    [張書維, 許志國, 徐巖. (2014). 社會公正與政治信任:民眾對政府的合作行為機制.(4), 588–595.]

    Zhang, S. W., & Zhou, J. (2018). Social justice and public cooperation intention: Mediating role of political trust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outcome dependence.1381.

    Zheng, J. J. (2017).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satisfaction: Model testing based on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4), 15–21.

    [鄭建君. (2017). 政府職能轉(zhuǎn)變與公民公共服務(wù)滿意度之關(guān)系——基于政府透明度和公民參與的實證分析.(4), 15–21.]

    Zhou, H., & Long, L. R. (2004). Statistical remedies for common method biases.(6), 942–950.

    [周浩, 龍立榮. (2004). 共同方法偏差的統(tǒng)計檢驗與控制方法.(6), 942–950.]

    Zhou, J., & Xie, Y. (2016). Do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ffect life satisfaction? A spatial-temporal contextual analysis in China.(2), 643–658.

    Social license of public decision from the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perspective: Transparency effect and its moderation

    ZHANG Shuwei; SHEN Yiren; ZHOU Jie

    (Center for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School of Govern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The ess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public decision-making. Social license of public decision (SLPD) refer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local people accept and support a public decision from government or public authorities. Lack of this license not only hinders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policy, but also affects th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and long-term goals of society. Moreover,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liminate public decision-making dilemma and enhance administrative legitimacy both in value and democratic practice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i.e., transparency in process and transparency in rational) and SLP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BPA), which is a bridge link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sychology. In other words, BPA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ub-field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rom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of BPA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cess between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itizen experienc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heuristic judgment as well as system justification theory, we built and tested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trust in government and outcome dependence between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SLPD in two models. Outcome dependence is the extent to which someone is dependent on a powerful authority (i.e.,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system) when that authority controls valued resources whose social and/or material outcome the person desires.

    This research includes three studies, two survey experiments (= 354 + 354) and one field survey (= 520). Th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rst,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positively influenced SLPD. That is, for both transparency in process and transparency in rationale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the higher the transparency is, the higher the SLPD is.

    Second, trust in government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arency in rational and SLPD. Specifically,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arency in rational and SLPD gets weakened when the trust in government is higher.

    Third, outcome dependence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al decision-making and SLPD. Specifically,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types of transparency and SLPD gets weakened when the outcome dependence is higher.

    Therefore, “Transparency effects” of SLPD was proposed through the present research. In addition, “cautious indifference” was used to indicat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n government, and “selective neglect” was used to indicat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utcome dependence.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were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1) defining a new concept (i.e., SLPD); (2) introducing a new perspective (i.e., BPA); (3) discovering a new mechanism (i.e., transparency effect and its moderators). Regarding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is research could shed light on the transparency practice, and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to government for further enhancing the legitimacy of public decisions.

    Behavior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transparency in rational; transparency in process; trust in government; outcome dependence; social license

    B849: C93

    10.3724/SP.J.1041.2020.00240

    2019-07-0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8CGL043)。

    周潔, E-mail: zhouj@psych.ac.cn

    猜你喜歡
    內(nèi)容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21期)2022-01-18 05:53:48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7期)2021-10-14 08:34:02
    內(nèi)容回顧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19期)2021-10-14 08:33:0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1年9期)2021-07-16 07:02:52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18
    內(nèi)容回顧 溫故知新
    科學大眾(2020年17期)2020-10-27 02:49:04
    引言的內(nèi)容
    引言的內(nèi)容
    主要內(nèi)容
    臺聲(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av不卡久久|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爽| 欧美大码av|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老熟妇仑乱视频hdxx| 色综合婷婷激情|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二视频| 1024手机看黄色片|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国产不卡一卡二| 国产99白浆流出| 欧美日本视频|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黄色女人牲交|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丁香欧美五月| 色哟哟哟哟哟哟|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伊人香网站| 国产成人av教育|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www国产在线视频色|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丁香欧美五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av黄色大香蕉|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久久精品影院6|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不卡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级片在线观看|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欧美zozozo另类|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俺也久久电影网|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av不卡久久| 亚洲激情在线av| 搡老岳熟女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久久香蕉精品热| 手机成人av网站|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91老司机精品|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a级毛片a级免费在线|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久久中文看片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丁香欧美五月|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午夜视频精品福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福利观看|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91|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999精品在线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婷婷亚洲欧美|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两性午夜刺激爽爽歪歪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丁香六月欧美|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毛片精品| 少妇的逼水好多| 欧美日本视频|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不卡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光身美女| 免费看光身美女|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搞女人的毛片|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欧美大码av|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午夜影院日韩av|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1024手机看黄色片| 亚洲欧美激情综合另类| 久久国产精品人妻蜜桃|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丁香六月欧美| 国产熟女xx|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亚洲激情在线av|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久久中文字幕一级|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 ponron亚洲|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色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五月天丁香|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老司机福利观看|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国产熟女xx|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身体一侧抽搐|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波多野结衣高清作品|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精品日产1卡2卡|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av美女十八|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亚洲国产欧美网|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大码av|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avbb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91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制服人妻中文乱码|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又黄又爽又免费观看的视频|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55亚洲|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1000部很黄的大片|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嫩草影视91久久|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高潮美女av|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天堂√8在线中文| 俺也久久电影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色播亚洲综合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99久国产av精品| 午夜两性在线视频| 欧美在线黄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欧美大码av|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免费大片18禁| 国产成人av教育|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av在线| 久久久色成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看|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香蕉丝袜av|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悠悠久久av|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亚洲av| 毛片女人毛片|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久久热在线av|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日本 欧美在线|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高清观看|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1024香蕉在线观看| 18禁黄网站禁片午夜丰满|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国产av在哪里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男人|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欧美在线黄色| 91老司机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第一电影网av| 亚洲熟女毛片儿|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91麻豆av在线|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日日夜夜操网爽|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麻豆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真实乱freesex| 少妇的逼水好多|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精品人妻1区二区| 欧美成人性av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www.www免费av|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91av网站免费观看|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9白浆流出|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老司机福利观看| 国产99白浆流出|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久久热在线av| 欧美又色又爽又黄视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91老司机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真实|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91av网一区二区|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成人无遮挡网站|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哪里可以看免费的av片|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的免费小视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香蕉久久夜色|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在线|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舔av片在线| 久久热在线av| 91av网一区二区|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日本熟妇午夜|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 国产 在线| www.www免费av|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一区二区| 91麻豆av在线|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又黄又粗又硬又大视频|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51午夜福利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999在线|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亚洲七黄色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日本 欧美在线|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卡二|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小说|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香蕉av资源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狠狠|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黄色 视频免费看|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色图av天堂|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亚洲中文av在线|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1000部很黄的大片|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 欧美最黄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久久中文看片网|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视频内射|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欧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国产99白浆流出|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av中文乱码字幕在线|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狠狠躁|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美女大奶头视频|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www.精华液|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www.精华液| 丰满的人妻完整版|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久久热在线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国产三级黄色录像| 黑人操中国人逼视频| 91av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