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勇
所謂學習弱勢生即我們所說的學困生、后進生,是指那些自卑厭學,學習成績差,缺乏自信心,逆反心理重,紀律渙散、行為習慣不好,自我期望值低,懶惰不思進取,學習潛能未被充分激發(fā)和調動起來的孩子。弱勢生在每個班級都普遍存在,他們對班級班風學風的影響很大。而學習弱勢生的形成原因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大多數學習弱勢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環(huán)境與教育失誤造成的,因而是可以轉化的。
新課程實施以來,數學教師明顯感到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數學平均分均低于語文平均分,分析其原因,一是:教材編排的原因。新教材注重學生的感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反應快的、知識面廣的學生非常有利,但對學習弱勢生就是雪上加霜。二是:數學教師與學生所處時間相對變短了。這可以分為兩種情況:首先是課程設置的原因,數學課現在只有4課時,數學教師還不能做到每天與學生見上一面,其次是工作安排的原因,現在的小學大多數班主任均都是語文老師,這樣數學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就少多了。那么數學教師怎樣轉化這部分學習上的弱勢生呢?
一、關愛,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魯迅先生說: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關愛孩子并非是一件難事,有時是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孩子的轉變就是因為他感受到了老師的關愛,從而也喜歡老師,喜歡老師的課,進而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習的主動性便逐步增強。所謂親其師親其道,就是這個理。
二、溝通,與孩子的親密接觸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極易與成人溝通,師生之間關系容易融洽,這對于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極其有利的。溝通前教師要認真分析這些孩子后進的原因,采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辦法,有針對性地做好后這部分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那在溝通中我們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老師的思維要兒童化。孩子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是多彩的、多變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著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答案。所以教師的思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像他們一樣多一些形象思維,少一些抽象思維。第二,口語兒童化。對小學生切忌引經據典,長篇大論,一幅深不可測的模樣,語言應該淺顯、生動、兒童化,盡量用孩子的語氣跟他們說話。如:表示驚奇時可用“哇,好……”,盡量多用比喻、夸張的方法,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淺顯化,孩子們才會容易接受,兒童化的語言,接近與了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得孩子們有話喜歡跟你說。第三、身體語言兒童化。孩子們均心理活動純真、直率,能將內心行動表露出來,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富于表情化,喜、怒、哀、樂明顯的表現在面部,所以他們也要善于觀察老師的身體語言,如:面部表情、身體姿勢、手勢、動作等。第四,和孩子們一起游戲。體育活動課時、課間活動時,和這些孩子一起玩,哪怕是每次只幾分鐘,這樣給他們的感受就是老師喜歡我,別的同學也就不會歧視他們,從而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提高自信心。第五,安排他們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引導其完成。如:幫老師收發(fā)本子、拿教具,發(fā)揮他們的長處為班級做事,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交流,爭取家長的密切配合
首先教師要抱著一顆真誠理解的心,去表現出對孩子的關愛,以此來換得家長的信任,這樣老師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才會順利進行,只有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的關愛,才會接受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并與之密切配合。
其次,教師要注意與家長交流的方法。我們與家長交流時一定要尊重家長,特別要尊重學習弱勢生的家長,客觀地分析問題,公正地評價孩子,與家長交流時語氣要委婉,先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說說孩子最近有哪些進步,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后抑,讓家長也能看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從而樂意配合教師的工作。交流時也要多傾聽家長的意見與想法,其實對于弱勢學生,作為家長也是很苦惱的,他們也需要傾訴,教師耐心地傾聽他們訴說,等他們訴說后,再給他們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更能促進他們積極地配合,幫助孩子進步。
四、對學習弱勢生作業(yè)處理
學習弱勢生作業(yè)通常存在不完成,或在規(guī)定時間內無法完成,或出錯嚴重等。那么怎樣正確處理好學困生的作業(yè)呢?
1.學習弱勢生的作業(yè)是課堂生成資源。2.把握學習弱勢生作業(yè)的“量”和“度”。3.對學習弱勢生的作業(yè)要面批面改,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并根據情況適當補充練習。
五、注重輔導
對學習弱勢生的輔導可分為教師輔導和優(yōu)生對學習弱勢生的輔導;家庭對學習弱勢生的輔導;學習弱勢生之間的互相切搓等。無論是誰進行輔導,千萬不能簡單粗暴,更不能發(fā)脾氣,要耐心細致地給他們講解,多激勵他們,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可以追上其它同學的。有很多教師均是通過檢測后了現學習弱勢生才來補,我自認為,教師應該有每次檢測前給學生補,讓他們在考試中能考出好的成績,從而提高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他們才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成績。對成績相近的學習弱勢生進行兩人一組的作業(yè)互評。這樣可以讓他們在互評中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同時通過爭論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做優(yōu)生在幫助學習弱勢生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鍛煉與提高。
六、挖掘閃光點
每個人都是有潛力的,再差的學生均有閃光點,我們老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多注意學習弱勢生的表現,給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的機會,一旦發(fā)現他們的可貴之處,都要及時表揚鼓勵。如;我們班上有一個孩子,行為習慣差、學習差、衛(wèi)生差,但是他非常熱愛勞動,老師通過這個事例放大他的閃光點,經常表揚他,讓他找回了自信,現在學習成績進步明顯。教師要用放大鏡去觀察他們的優(yōu)點,用“顯微鏡”去看待他們的缺點。發(fā)現閃光點后教師要當成“大”優(yōu)點來放大表揚,改變其在同學中的印象,從而引導他們在學習上用功。
學習弱勢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又艱難的工作,它將一直伴隨著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們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用愛去感化他們,真誠地與他們溝通交流,把師愛與深刻了解學生有機地結合,重塑他們的自信心,指導他們有效地開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