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結(jié)紅
當今的社會,二孩政策的落實,很多家庭已經(jīng)有兩個孩子,但家中的長輩還是喜歡替代孩子們做任何事情,怕孩子在活動中添亂,怕孩子會弄傷;一些幼教人員為了省事,也是幫孩子剝雞蛋殼、把饅頭紙撕下來才送到孩子手上……家長重視孩子知識的掌握,輕視孩子動手操作,過分的包辦,剝奪了孩子很多探索的機會,造成孩子基本生活常識和技能的缺失,由于孩子們參與生活活動的機會很少,動手能力缺乏,享受不到自己操作、參與的樂趣,顯得無所事事,很茫然。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好模仿,他們覺得大人的活動很奇妙,也有躍躍欲試的感覺,他們喜歡模仿身邊的人做很多的事情,以滿足他們探索的欲望。《指南》的“說明”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边@就點明了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與陳鶴琴先生提出的“做中做,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是一脈相承的。活教育的中心是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就是能動的核心,學習中一切活動是為幼兒。在幼兒園開展活教育,讓我們看到了可喜的變化。
一、活教育搭建了做的平臺,提升了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扣好人生第一??圩?/p>
孩子是家長心中的寶貝,放進嘴里怕融化,放在外面怕曬黑,讓孩子自己做事怕發(fā)生危險,一堵密不透風的墻狠狠地擋住孩子探索的機會。
做,可以讓孩子獲得直接經(jīng)驗的積累,促進孩子的發(fā)展?;罱逃砟畹耐菩?,老師會解放家長給孩子的禁錮。所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讓孩子做,所有能嘗試的工作,都讓孩子嘗試。首當其沖的是,自我服務能力的獲得,培養(yǎng)有擔當?shù)暮⒆?。在小班:孩子離開座位,要自己輕輕地把椅子擺到桌子下面,排隊自己接開水喝,自己拿飯吃,自己剝雞蛋殼……學習穿套頭的衣服,當衣服套進頭部,眼睛還沒有露出來的時候,孩子會害怕,會哭,老師會在旁邊輕言細語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老師在支持他,有安全感,眼睛露出來,胖胖的小手笨拙地去找袖子洞,當小手鉆出兩個洞洞的時候,拉拉衣服,孩子笑了。這些事情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掌握,需要長期不斷地反復實踐而成。中班的孩子學習扣紐扣,上下對齊,第一??圩涌圻M第一個扣眼,很專注,因為扣好第一??圩邮呛苤匾?,第一??圩涌酆昧?,其他的扣子如此類推,一一對齊,也很容易扣好?;罱逃秊榭酆萌松牡谝涣?圩哟蚧A,自我服務能力的習得就是扣好人生基礎的第一??圩?。
二、活教育為孩子帶來觀察、探索與思考的機會
大自然是活教育的基地,充滿活力的花草樹木,自由飛翔或停在葉子上的小昆蟲,都是孩子喜歡的觀察對象。番薯是掛在樹上的嗎?蜜蜂是怎樣采花蜜傳播花粉的?一些小問題掛在孩子的小嘴邊,一個個小問號掛在他們天真的小臉蛋上。為了解開幼兒的疑問與謎團,幼兒園在六樓開辟的種植園,滿足了孩子們的很多需要:當用鋒利的鋤頭挖著泥土,小手摸著硬硬的泥巴:“這硬邦邦的泥土會種出好吃的玉米嗎?”“小昆蟲啥時候會來呀?”帶著這些疑問,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松土、把圓圓的、扁扁的、黃黃的、白白的各種各樣的種子埋在泥土里,澆水、施肥、拔草,他們會看到不同的班管轄地里長出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葉子,開出不一樣的花朵,結(jié)出不同樣的果實。孩子們終于在綠油油的葉子上找到黃色、紅色、褐色的小昆蟲,亮晶晶的眼睛盯著小蜜蜂從這朵青瓜的花采蜜,又飛到另一朵更大的向日葵采花蜜的樣子,他們興奮的小模樣表露無遺。
一個孩子拿杯子為玉米澆水,他把水澆在葉子上,玉米的葉子長長的,彎彎的,水就從高處沿著葉子往下流,他興奮地叫同伴來:“看,葉子在尿尿!為什么葉子會尿尿?”他不厭其煩地運水,不斷地嘗試,就是為了自己覺得新奇的發(fā)現(xiàn)而不斷重復,樂而忘返。另一個孩子問:“為什么水往下流?”這些問題,老師不會直接告訴孩子,讓孩子繼續(xù)玩,繼續(xù)探索,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
孩子參與種植與照顧植物,獲得很多直接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這在枯燥的課室里是學習不到的。他們知道植物也像我們?nèi)祟愐粯樱枰柟馀c水分,它們會喝充足的水分,缺水了,葉子會皺皺的,會干,植物甚至會死;吸收的營養(yǎng)素與我們?nèi)祟惒灰粯?,它們要補充復合肥、尿素等營養(yǎng)素,在種植的過程中,孩子知道人類的尿液是植物很好的營養(yǎng)素,尿尿要漚一些日子,效果會更好,這是孩子們通過參與活動才獲得的知識,大自然的饋贈是多么的大,生活即教育。
三、活教育使孩子傳承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
做人,做中國人,是陳鶴琴先生活教育的目的,也是我們幼兒園培育孩子的宗旨。在西方國家節(jié)日充斥市場時,一些地方迷失方向的時候,我們一直在高調(diào)開展過好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做湯圓,歡天喜地過元宵;端午節(jié)包粽子,做鶴山傳統(tǒng)小工藝勒古棕,玩玩賽龍舟,洗洗龍舟水;中秋節(jié),做月餅,做花燈,猜燈謎,不亦樂乎;重陽節(jié),為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奉香茶,讓他們吃上自己包的餃子,爺爺奶奶耍太極,為寶貝們送上中國功夫,來上幾段廣東粵劇,濃濃敬老愛幼情溢滿全場;立春,穿民族服裝,做香囊,和爸爸媽媽做中國小吃,吃著各色地方小吃,購買過年的年貨,喜氣洋洋!開學啦,穿著民族服,踩著紅地毯,敲敲智慧健康鼓,開心如意上學來。孩子們做湯圓、包粽子、做月餅、搓糍必等生活實踐,在與生活的探索與全方位接觸中,孩子的小手變靈巧了,動手能力強了,語言表達順暢了,顯得更加自信。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讓孩子過得別有滋味,熱愛祖國的情懷從指間到心里。每周的升國旗,誦讀經(jīng)典,讓孩子深深感受到,我自豪,我是中國人!
生活即教育,老師們的思維得到了解放,能讓孩子大膽探索世界。讓我們的孩子真真切切走進自然,親近自然,走進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當孩子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實踐活動的時候,在游戲中感受生活給予的饋贈,不會迷茫,勇敢地用自己的感官和小手,創(chuàng)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