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榮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奠定中華文化基礎(chǔ)的則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識字的基礎(chǔ),也是學生奠定語文學習能力的首要的一步。如果學生能夠在小學學習階段中夯實自身的漢語拼音基礎(chǔ),扎實掌握漢語拼音的讀法寫法,則十分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新部編教科書給了教師教學創(chuàng)造的空間,給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它與以往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先識字再學習漢語拼音。在漢語拼音的學習中,教師要利用多種形式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guān)鍵詞:小學生;漢語拼音教學;有效性;趣味性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初入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拼音學習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必須根據(jù)兒童的學習心理,充分調(diào)動其感知、想象、思維、記憶等智力因素,興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積極合理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學生樂學、好學。
一、讓孩子們嘗試快樂學習的滋味,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拼音
剛剛新入小學的學生很頑皮也很好動,很難集中注意力。新教科書將這些特點考慮在內(nèi),所有課文都配備了精彩絕倫的插圖,還呈現(xiàn)了部分兒歌,這就為老師在教學中施展本領(lǐng)、激發(fā)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供了美麗的舞臺。例如,學習a、o、e三個單韻母時,我以教材生動的畫面為背景,加上一段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給他們講述:很久以前,有個美麗的小山村,鮮花盛開,河水清清。有一天,太陽公公還在睡懶覺,勤快的小女孩在小河邊唱起“a、a、a”的歌,正在河邊喝水的公雞哥哥聽到歌聲也不由自主“o、o、o”地唱起來,它們邊唱邊跳,手舞足蹈。美妙的歌聲、優(yōu)美的舞蹈吸引水中的白鵝弟弟,它不甘示弱地在水中展示自己曼妙的舞姿,跳著跳著它一轉(zhuǎn)身看見了小河中自己美麗的倒影,情不自禁“e、e、e”地歡呼。有趣的情節(jié)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如此孩子們既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了a、o、e的音和形,又在老師的故事里享受到了快樂學習的滋味。
二、歌訣法——有效的教學方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號,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構(gòu)成效果不會太好,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可以采用歌訣法來進行拼音教學。如區(qū)別ei和ie,我編了歌訣:小人砍樹 ei ei ei ,小人倚樹ie ie ie。教學“ i u ü”一課,我也采用了歌訣教學:小 i 的媽媽是大 y ,大 y 小 i 挨一起( yi), 小ü爸媽不在家,大 y 阿姨照顧他,小ü非常有禮貌,見了大 y 就摘帽( yu )。另外,在講到聲調(diào)的時候,我也利用了標調(diào)歌來幫助學生記憶:a o e,i u ü,聲調(diào)按序標。小i有禮貌,標調(diào)就摘帽。i u在一起,聲調(diào)往后標。利用歌訣去教學,學生興趣濃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學生區(qū)分。
三、融入多媒體技術(shù)
多媒體教學技術(shù)因為能夠提供生動形象的圖文信息,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在低年級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更有其特殊的作用。我在教學拼音時,經(jīng)常根據(jù)教學需要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如根據(jù)拼音內(nèi)容制作情境動畫、識記聲母韻母的表音表形圖以及幫助學生發(fā)音的教師口型視頻。如教學《ai ei ui》一課時,先出示相關(guān)的動畫情境圖,與學生展開如下對話———師(出示動畫情境圖)小琪在做什么?生:她在做圍欄。師:她做圍欄干什么呢?生:小樹太矮了,怕小羊啃到它們。師:那小羊餓了怎么辦?生:小剛在拿青菜喂它們呢!師:小剛怎么喂小羊呢?生:他會說:“喂!喂!喂!小羊快來吃青草!”師(在小樹旁邊相機點出“ai”,在圍欄旁邊相機點出“ui”,在青草上點出“ei”)這幾個韻母叫復韻母,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請看著圖,邊想象邊跟老師讀準這幾個音。(學生跟讀。)師:誰能將這幾個復韻母帶到情境圖里,描述一下這個場景呢?生:小琪在為矮矮的小樹做圍欄,就怕小羊傷到它們。為了不讓小羊餓著,小剛手拿一把青草喂小羊,他對小羊說:“喂!喂!喂!小羊快來吃青草!”師:你的描述很形象,將三個復韻母都用到了。(出示教師的口型視頻)復韻母發(fā)音時口型和單韻母發(fā)音時口型是不一樣的,要由一個音向另一個音慢慢滑動。請大家模仿視頻中老師的口型再讀一次。(學生讀。)上述教學中,我利用自己制作的情境圖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描述,熟悉三個復韻母,并形象地記住復韻母的特征;又在范讀后相機呈現(xiàn)口型視頻,引導學生觀察發(fā)音時口型的變化,明確復韻母的發(fā)音方法;之后讓學生試著模仿發(fā)音,體會鞏固復韻母發(fā)音時的口型變化。這樣融入技術(shù)開展的教學,能讓學生融入具體的情境,并清晰地看到教師的發(fā)音口型,便于觀察、模仿。學生不但愿意學,還學得很起勁,課堂氣氛非?;钴S,教學效果比教師單純講授、寫板書要好很多。
四、融入生活細節(jié)
相對于課本上的知識,生活中的一些新鮮事物更容易被學生記住,原因有二:一是生活中的事物天天都能見到,隨處都能見到,學生不用刻意去記就能想起它們的名稱;二是學習是一個緊張且充滿壓力的過程,日常生活則比較輕松。將生活細節(jié)融入拼音學習,學生更容易習得新知。拼音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用拼音為家里、教室里的一些生活用品或?qū)W習用品命名,并為每個物品貼上對應的拼音標簽;用拼音寫話,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描述自己喜歡的人……讓學生把拼音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快樂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和感受拼音。如此,不僅能及時鞏固學到的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拼音學習是一年級學生的重要學習內(nèi)容,深入領(lǐng)會“融和課堂”的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fā),融入多樣的學習方式,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強化他們主動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讓他們愛上學習,更為以后的識字、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王暉.略談漢語拼音教學的若干問題[J].語文建設(shè),2018(19):16-18.
【2】李水香.激發(fā)興趣,輕松愉快學拼音[J].新課程(小學),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