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賞的年畫,是我國民間迎新春、祈豐年的藝術精品。
近些年來,隨著老版年畫在拍賣市場上的頻頻亮相,其收藏也是逐漸升溫。由于年畫具有文物性和裝飾性,因此過去幾角錢一張的年畫,現(xiàn)在最便宜也要幾百元,身價翻了百倍甚至千倍,其在今后的升值潛力相當可觀。而高水準的年畫,更在向藝術品領域進軍,價格甚至能與書畫作品一較高下。
李煉先生曾經(jīng)是《重慶晨報》的一名記者,也是民間收藏家。最先是見啥收啥,“廣采百花蜜最甜”;現(xiàn)在是“萬千寵愛集一身”,只收藏年畫,他還為重慶攢下了第一個民間年畫館。
李煉最后一頭扎進年畫,就像吃到最后一個包子,才有飽滿的成就感。
文門神
李煉家里一直靠墻立著兩扇舊木門,彩繪著兩個寬袍大袖的古人,一紅一藍,頭戴烏紗,手執(zhí)如意或玉笏,守著門后并不存在的門。李煉說,這兩扇門從川北古城閬中拉回來?!拔掖汗?jié)去耍,一沖動就把它買下了,價格也不是很貴,二十幾年前的事了。這兩扇門是清代中期的,是二門的兩個文門神,大門是武門神。彩繪里面還有泥金工藝,這種工藝在漆畫里面一直都有。這對文門神的感覺很像年畫,可以說跟年畫的關系就很深了,但當時也沒有想到收藏年畫?!?/p>
這對門神跟李煉的居室一直有緣?!爱敃r我住的金島花園那個房子,這對門神一拉回來,就放在里面。后來我搬到幾公里外這個小區(qū)住,門神也跟我走?,F(xiàn)在我又要在金島花園原來那個房子開年畫館,門神又要搬回去?!?/p>
貼門神
這幾年,一到過年的時候,收藏了兩千多套各種年畫的李煉就成了一尊胖乎乎笑呵呵的“門神”,而且這個“門神”實在太忙。從南岸的東原1891商場到上清寺的曾家?guī)r書院,他都去辦年畫展,回答一些跟年畫有關的問題。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古代和民國,士農(nóng)工商生活的空間,逢年過節(jié)都有各種款型和功能的年畫來加持、守望。“現(xiàn)在我們走進一個農(nóng)村院子,從院門開始,就要貼武門神,如神荼、郁壘,秦瓊、敬德,趙匡胤、李克用,張飛、關羽等武將;有影壁的大戶人家,還要在影壁沖街門的一面貼鐘馗;堂屋的門上則貼上文門神,如加冠進祿、五子登科等文官?!?/p>
移步換屋,我們走進室內(nèi)?!袄先说奈蓍T上要貼壽星;新婚夫妻的屋門上要貼和合二仙,或者麒麟送子;兒童的門上要貼劉海戲金蟾、連中三元等兒童題材畫,也有的地方在兒童門上貼趙云在長坂坡單騎救主的畫,圖一個保護兒童順利成長?!?/p>
進屋上炕,圍爐守歲,年畫的調(diào)子就輕松一些?!按差^可以貼一些戲曲題材的小畫。從前農(nóng)村炕頭有兩個小壁龕,放一些針線油燈之物,這兩個小壁龕上要貼一種正方形的拂塵紙,遮住龕口。窗框兩邊要貼長條的花瓶畫,上下要貼長條的戲曲畫?!崩顭捊榻B。
正月初一早上,敬神祈祥是重頭戲?!爸饕琴N年畫里面的神像畫,不能說貼,要說請:比如廚房東墻或南墻,要請灶王爺;晌午在堂屋中心神龕上,要請?zhí)斓厝?做生意的在店里要請財神;谷倉要請倉神,井圈上要請井神,馬廄里要請牛王爺、馬王爺。”
(據(jù)上游新聞 馬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