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莉,覃 剛,陳菊平,申小麗,彭 旸,陳 丹
(遂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遂寧 629000)
在早癌篩查過程中,胃腸鏡故障頻頻發(fā)生,并且由于胃腸鏡各類故障原因的復雜性,使得胃腸鏡故障率、維修費用不斷提高。因此,為了提高臨床醫(yī)療人員保護胃腸鏡設備的意識,減少胃腸鏡故障發(fā)生,對如何控制胃腸鏡故障率、維修成本展開分析。
在早癌篩查中,鉗子管道漏水是胃腸鏡的常見故障之一,實際表現(xiàn)為胃腸鏡側漏時,鉗子管道會冒出氣泡。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3 方面:①醫(yī)生在操作胃腸鏡時,不小心使用活檢鉗這類尖銳器械,穿過胃腸鏡的鉗子管道,使得管道張開,或是在插入醫(yī)療器械受阻時,強行將器械插入,導致鉗子管道破損;②消毒處理鉗子管道時,管道金屬口與清洗用具長毛刷長期接觸后,管道出現(xiàn)損漏現(xiàn)象;③使用長毛刷刷洗鉗子管道時,管壁因長期摩擦而破損[1]。
導光束斷故障是指胃腸鏡使用中,監(jiān)視器顯示的圖像突然變得不清晰,而用肉眼觀察導光束時,光束較為微弱。造成導光束斷的原因在于打角度過大,使得導光束被折斷?;蚴窃谇逑聪緯r,因處理動作不規(guī)范而將導光束折斷。另外,導光束在長期使用后,會在磨損情況不斷積累后,出現(xiàn)折斷現(xiàn)象。
胃腸鏡插入管外皮老化的故障表現(xiàn)為,胃腸鏡插入管外皮逐漸發(fā)黃、表層刻度不清晰,橡皮材料會變得粘手。導致插入管外皮老化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①胃腸鏡使用年限超過3年后,消毒液、酒精等常用洗液在浸泡插入管后,會使插入管進入正常老化狀態(tài);②插入管在進行消毒操作時不規(guī)范、不標準,會殘留少量蛋白質、黏液,其在長期積累中會使管外皮結晶、發(fā)硬,從而出現(xiàn)外皮老化故障。
彎曲橡皮漏水故障是在側漏時,彎曲橡皮產生的冒氣泡現(xiàn)象,在彎曲橡皮彎曲角度控制不到位時,橡皮會加速老化、裂開。而在消毒、運輸彎曲橡皮時,若將其與尖銳物品放置在同一區(qū)域,則會造成彎曲橡皮被劃破的情況,繼而在使用時漏水。
打彎角度不足故障是指醫(yī)護人員在操作胃腸鏡時,打彎角度力度過大,使角度固定區(qū)域中鋼絲逐漸松動,導致打彎角度不足。為此,相關人員應在固定關節(jié)松動后,重新調節(jié)、固定鋼絲關節(jié)。
CCD(Charge-Coupled Device,電荷耦合元件)燒壞故障產生后,胃腸鏡監(jiān)視器圖像顯示界面會閃爍、圖像中有條紋。如果監(jiān)視器圖像為灰白各半,同時在熱水浸泡處理后,圖像恢復正常,則代表CCD 在正常老化。除去接觸不良、正常老化外,胃腸鏡中內鏡進水,或者電纜線接頭接觸到水分,均會引起CCD燒壞故障[2]。
送水、送氣不暢故障是指送水、送氣時,胃腸鏡氣管會有堵塞情況,使得送水、送氣流暢性較弱。造成送水、送氣不暢故障的原因較多,氣管端部與硬物碰撞后,氣管會在變形后存在堵塞,或是在胃腸鏡使用結束后,未能立即清洗內鏡,而內鏡中的贓物會凝固在氣管噴嘴區(qū)域,影響氣管送水、送氣。另外,氣管消毒清洗不徹底、鏡面擦拭方向有誤,會將棉紗、氣管內黏液累積在氣管中,影響氣管通暢性。
早癌篩查中,鏡頭蓋玻璃劃痕會導致胃腸鏡圖像出現(xiàn)模糊現(xiàn)象,觀察時可以清晰地看到鏡頭蓋玻璃表面有劃痕。該故障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清洗、消毒處理胃腸鏡時,有硬物碰撞鏡頭玻璃。
內鏡進水故障的具體表現(xiàn)是指內鏡側漏時,會有水份從內鏡電子接線槽進入內鏡插入管內。原因在于消毒、清洗人員在清潔內鏡時,沒有將電氣接線槽帽擰緊、密封,或是內鏡電氣接線槽帽因使用時間較長而存在破損、老化,影響內鏡本身的密封防水性[3]。
為降低早癌篩查中,胃鏡故障率與維修費用,相關人員應做好胃腸鏡常見故障的預防及處理工作,進而在高效的故障管理中減少胃鏡故障、維修費用。
在產生鉗子管道漏水故障后,醫(yī)護人員需停止使用內鏡,同時排查鉗子管道、操作手柄是否存在漏水現(xiàn)象。在維修處理時,可用鉤鉗、套筒將卡環(huán)螺絲轉出,并用鑷子將鉗子管道中的固定卡片取出。之后,用尖嘴鉗拔出鉗子口后,觀察鉗子管道中黑色O 形圈的斷裂、老化情況,若O 形圈已經(jīng)斷裂,需及時將其更換,且將密封膠涂抹在O 形圈外層,以控制鉗子管道漏水故障率。另外,鉗子管道是治療器械、活檢鉗使用的主要通道,若操作不規(guī)范會使鉗子管道出現(xiàn)漏水現(xiàn)象。因此,在預防鉗子管道漏水故障時,還應減少醫(yī)療器械與管壁內的摩擦,并注意器械輸送角度的調節(jié),禁止器械輸送受阻時將其強行插入。
應對導光束斷故障時,相關人員可將手電筒對準導光束端口,判斷導光束強度是否正常。為預防導光束斷裂,應將胃腸鏡保存在恒溫消毒柜中。而因導光束斷故障,需修復、更換導光束時,可按照維修公司、廠家維修報價,控制導光束斷故障的維修處理費用。
由于胃腸鏡使用時間過長后,插入管會因酒精、消毒液浸泡而進入老化狀態(tài),針對正常老化時出現(xiàn)的故障問題,可請維修公司單獨更換插入管。而因插入管消毒操作而造成的老化,在預防該故障時,應強化醫(yī)院內部培訓力度,提高醫(yī)護人員對插入管消毒處理、操作的熟練度,降低故障率。
彎曲橡皮漏水故障,可能會造成胃腸鏡內部進入液體,而胃鏡、腸鏡腔內進入液體后,將直接增加胃腸鏡維修難度、維修費用。所以在胃腸鏡使用前,應按時對彎曲橡皮展開側漏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彎曲橡皮存在微漏現(xiàn)象,需及時展開檢修工作。除此之外,為預防彎曲橡皮漏水情況,在消毒處理胃鏡時,應避免接觸尖銳物體,同時定期檢查橡皮部位的磨損痕跡,若因牙墊摩擦造成的橡皮部位磨損,可在插入胃腸鏡、退鏡時減少彎曲橡皮與牙墊的接觸[4]。
針對打彎角度不足問題,需避免操作者手法不規(guī)范,影響固定鋼絲使用壽命。在此期間,醫(yī)療人員應輕打角度按鈕,如果在觀察患者病情、治療時,目標暴露不好,可通過旋轉胃腸鏡身、更換體位等方式處理。同時在角度固定后,松開角度固定按鈕,再打角度、拔鏡。
CCD 是胃腸鏡中的核心結構,是臨床醫(yī)學中,內鏡中帶有光電耦合元件的微型攝像系統(tǒng)。該故障的預防在于確保鏡體密封性,因為內鏡檢查多數(shù)在液體環(huán)境中進行,若鏡體漏液會導致胃腸鏡顯示屏圖像模糊、損壞CCD 及彎曲橡皮、鉗子管道。
再者,為了有效處理CCD 燒壞故障,相關人員可以將CCD外殼、固定架、鏡頭拆除,將其內部芯片取出后,卸下固定鋁板。并將內鏡中電位器內的電阻值記錄,用酒精擦洗CCD 電位器中的滑動刷、電阻膜,同時按照原樣將其固定、安裝,插入CCD 芯片。
胃腸鏡故障排查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送水、送氣不暢后,應重復按壓胃腸鏡送水、送氣按鈕,將氣管內異物沖出。針對噴嘴堵塞導致的送水、送氣不暢,可將棄用的X 光膠片剪出寬度稍短于噴嘴的細條,從噴嘴區(qū)域將異物掏出,然后反復按壓送水、送氣按鈕,使氣管保持通暢。若氣管堵塞部分較深,可將用于清洗內鏡的酶洗液、乙醇乙醚注射進送水、送氣管道中,在氣管浸泡數(shù)分鐘后,使用50 mL 的注射器往氣管內加壓注氣,直至送水、送氣通暢。
早癌篩查中,胃腸鏡頭蓋玻璃劃痕故障的處理,需要相關人員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用棉布墊護鏡面,在鏡面劃痕不影響圖像顯示質量時,無需維修。但是在臨床使用模糊時,因鏡頭蓋玻璃結構關系,無法單獨將其更換,需直接更換CCD。而CCD 更換會耗費大量維修費用,為此,相關人員可使用15 mL 氨水、1.5 L的水配置氨水溶液,并用消毒處理后的紗布蘸取氨水擦拭劃痕。在修復較大的鏡頭蓋玻璃劃痕時,應借助專用玻璃劃痕修復產品,將劃痕磨平。一方面,相關人員可根據(jù)修復產品說明書,將鉆頭調整為最低檔,用帶有沙盤的鉆頭磨平玻璃劃痕;另一方面,可使用羊毛拋光墊,在玻璃上涂抹三氧化二鐵,直到劃痕消退。之后,用干凈海綿蘸取氨水溶液,將玻璃表層的三氧化二鐵擦拭干凈[5]。
應對內鏡進水故障時,可根據(jù)進水情況,針對性處理該故障。若內鏡進水較少、為噴濺進入時,可使用氣槍將其內部水份吹干。如果內鏡是在水池中浸泡、清洗時出現(xiàn)的進水情況,應結合內鏡進水程度,請維修公司全局、局部烘干。以免在電氣接口外表面進水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后,內鏡內水含有的多酶溶液、消毒液會腐蝕胃腸鏡電路、配件,產生難以逆轉的損失,增加內鏡維修費用。
胃腸鏡是早癌篩查的主要醫(yī)療手段,為降低早癌篩查中胃腸鏡故障率,合理控制胃腸鏡維修費用,相關人員需重視插入管老化、內鏡進水等胃腸鏡常見故障的預防,同時在故障產生后,結合故障發(fā)生的原因,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借此減少胃腸鏡內部構件更換頻率,增加胃腸鏡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