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專家提示疫情期間如何收快遞】6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只是短時間接觸,通過快遞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極低。但要注意,在家、小區(qū)門口或投遞箱接收快遞時,都要戴好口罩,妥善處理好外包裝,之后用流水和肥皂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在小區(qū)門口接收時,還要避免人員聚集。
@人民日報:【撒哈拉50年來最大沙塵暴直逼美國】6月25日,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巨大沙塵暴,越過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附近。數(shù)十米高的“沙墻”,接天連地,滾滾向前,吞沒房屋和田地。氣象專家表示,撒哈拉沙塵季節(jié)性地侵襲美國并不罕見,但這次卻異常巨大且密集,被認為是50年來最猛烈的一次。
@中國氣象局:【709公里!世界氣象組織探測到單次長度最長閃電】世界氣象組織近日宣布,迄今為止探測到的單次長度最長閃電為709公里,單次持續(xù)時間最長閃電為16.73秒。氣象組織說,先前借助基于地面的“閃電測繪陣列”網絡測定的閃電數(shù)據(jù),限制了探測到大型閃電的能力。如今用衛(wèi)星遙感技術探測閃電,能在更廣闊的地理空間探測持續(xù)時間更長、影響范圍更廣的單次閃電。
@央視新聞:【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與中國多個疫苗研發(fā)團隊合作】當?shù)貢r間6月26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fā)布會時宣布,目前中國至少有四種候選疫苗正從二期臨床試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與多個中國疫苗研發(fā)團隊就進一步合作展開討論。
@國家應急廣播:【中國3.9億人有老花問題,40歲以上職場人群超90%近距離閱讀困難】目前中國35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占比56.9%,達3.9億人,占中國總人口數(shù)的近三成。但因認知缺失,老花患者數(shù)量和矯正數(shù)量嚴重不對等。據(jù)《40歲以上職場人群視近困難發(fā)生率及全程視力重要性調研報告》顯示,超過90%受訪者近距離閱讀困難。
@環(huán)球時報:【西班牙從去年3月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6月26日發(fā)布公告稱,該大學腸道病毒小組在2019年3月12日采集的當?shù)貜U水樣本檢出新冠病毒,而直到今年2月25日,西班牙本土才報告首例確診病例。該小組生物學教授阿爾韋特·博什認為,世界其他地區(qū)也可能有類似情況,許多新冠病例或因誤診為流感而被掩蓋。
@南京人防:【作為普通居民,我們能為人防工程做些什么】在《人民防空法》中對個人和組織的一些行為也做出了限制,其中就有“不得在人民防空工程內生產、儲存爆炸、劇毒、易燃、放射性和腐蝕性物品”的要求。“爆炸”物品是指雷管、炸藥、爆竹及其他爆炸性物品;“劇毒”物品是指有劇烈毒性,只要少量進入人體器官就會導致死亡、重傷后果的物品;“易燃”物品是指容易引起燃燒,造成火災的物品,如汽油、酒精等;“放射性”物品是指具有放射性,能給人體帶來嚴重損害的物品。
@人民網:【日檢約3萬例!端午假期他們晝夜不息檢測核酸】為應對北京核酸檢測工作,北京一醫(yī)學實驗室在端午節(jié)成立多個班次,晝夜輪替加速處理。據(jù)悉,該實驗室日核酸檢測產能可達約3萬例。
@上海環(huán)境:【一大波AI新技術新應用來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于7月9日—11日在線上舉行,約150家企業(yè)在線上參會參展。其中,既有每屆世界AI大會都不缺席的微軟、亞馬遜、阿里、騰訊、華為、科大訊飛等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又有新加盟的阿斯利康、高通等人工智能深度應用企業(yè),還有賽靈思、寒武紀等后起之秀精彩亮相。
@人防小衛(wèi)士:【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定于2020—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通過開展普查,摸清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shù),查明重點地區(qū)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國和各地區(qū)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