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佳,陳 月,張玉健,張楚悅,李昂嫣,袁喜先
(1.佳木斯大學臨床醫(yī)學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結腸癌作為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好發(fā)于直腸和乙狀結腸,晚期可出現(xiàn)貧血、消瘦、乏力發(fā)熱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生命。結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多步驟、多基因、多經(jīng)過的疾病。目前結腸癌的治療手段主要為手術、化學藥物治療,基因治療逐漸成為治療熱點,尋找合適的靶點治療為結腸癌的治療、預后和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義。研究表明,APC是Wnt/β-catenin信號通路的重要調節(jié)基因,其突變導致激活下游Survivin基因。Survivin基因是有很強作用的凋亡抑制因子,在結腸癌中的高表達可抑制細胞凋亡并無限增殖,而shRNA可干擾Survivin的表達[1]。相關研究報道,在腦膠質瘤細胞中,shRNA干擾Survivin表到后,MCM2在蛋白和mRNA中的表達也降低[2]。本文就MCM2相關生物學特點進行論述。
MCM家族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10個家族成員,MCMs由六個高度保守的蛋白(MCM2-7)形成的復合物,它對細胞周期、DNA復制有重要作用。MCM2屬于MCMs,在多種惡性腫瘤細胞中均有異常表達,主要于胞核表達,作為一種細胞增殖標記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MCM2由三部分組成:氨基端、羧基端和中央?yún)^(qū),位于3號染色體(3q21),氨基端和羧基端提供不同的結合位點,中央?yún)^(qū)含有ATP酶,從而于細胞周期起作用[3]。較多研究表明,MCM2同常見的細胞增殖標記物相比,更為靈敏,可更好的反映細胞增殖情況,在增殖期(特別是S期)表達極其活躍,可作為S期標志物。
在多種癌前病變中(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巴羅特食管)MCM2表達量增加,可作為癌前病變監(jiān)測指標[4]。在神經(jīng)、呼吸、消化、生殖、泌尿等多個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MCM2表達量異常,且表達量越高腫瘤的惡性程度越高、預后越差。越來越多 研究證實MCM2可作為多種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在乳腺組織中,MCM2的表達量在正常組織和癌組織細胞中均高于Ki-67。在評估乳腺癌增殖方面,其表達優(yōu)于Ki-67[5]。汪景坤等認為,MCM2的表達量與結直腸癌Dukes分期、分化程度等方面有關,腺癌分化程度越低其陽性率越高[6]。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7,34(04):672-674.研究表明,MCM2的表達量隨宮頸病變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且與HPV的類型有關,MCM2在宮頸病變診斷中具有應用價值[7]。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發(fā)展,近年來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案逐漸完善,除傳統(tǒng)的手術、放化療外,基因治療也逐漸應用于臨床?,F(xiàn)已證實Survivin shRNA-APC雙基因抑制結腸癌HT-29細胞增殖,通過進一步實驗驗證雙基因對結腸癌細胞中MCM2表達的影響,使MCM2有望成為治療結腸癌的新靶點,為結腸癌的治療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