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萱
【摘 要】《小偷家族》是由日本導(dǎo)演是枝裕和執(zhí)導(dǎo),日本演員中川雅也、安藤櫻、松岡茉優(yōu)等主演的故事片。電影講述了一個看似三代同堂的一家5口人,后來尤里的加入便成了6口人,在政府登記獨居領(lǐng)救濟金的初枝奶奶、沒有固定收入的田治爸爸、在洗衣房工作的信代媽媽、在風情店工作的亞紀姐姐、擅長行竊的祥太哥哥、飽受父母虐待的尤里妹妹,其樂融融地居住在一所凌亂不堪的小房子里。他們游走在社會邊緣,通過各自微薄的收入維持著整個家庭的生計。最終由一件事引出了每個人隱藏在背后的辛酸故事。該片獲得第71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關(guān)鍵詞】《小偷家庭》;家庭觀;溫情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2-0085-02
《小偷家族》的電影名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部圍繞一家盜竊者展開的驚險刺激的動作片。劇情一開始,爸爸田治與哥哥祥太在便利店行竊,兩人動作熟練敏捷,配合巧妙,行竊前做了一個祈求好運的手勢。略顯簡單的開頭,讓人誤以為這是為了后面的精彩演出進行鋪墊。但隨著影片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似乎和最初的設(shè)想大相徑庭。并沒有發(fā)生想象中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反而只是在描述一群生活在城市中無依無靠的底層“污點”小人物抱團取暖的故事。也許會讓一些想看精彩動作片的觀眾失望,但當你沉下心來,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樸實又高貴的電影。
一、拼湊家庭
就常理而言,家庭指的是以婚姻關(guān)系、血緣關(guān)系或者收養(yǎng)關(guān)系為基礎(chǔ)的社會單位,成員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親屬。但是就本部電影中展示的關(guān)系而言,田治與信代沒有建立婚姻關(guān)系,初枝奶奶和田治夫婦不是母子關(guān)系,祥太更不是田治和信代的孩子,亞紀姐姐是初枝奶奶前夫的孫女,與初枝奶奶之間也沒有直接血緣關(guān)系,尤里是中途加入這個家的,并沒有被正式收養(yǎng)。將這看似復(fù)雜的關(guān)系簡單分析,便是他們與“家庭”這一詞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但是,家庭是為了擁有幸福生活的一種存在。美國《獨立宣言》開篇之語“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利?!痹谶@個小偷家族中,他們同樣是為收獲幸福而拼湊出了這樣一個完整的家庭關(guān)系。分分秒秒、經(jīng)年累月的陪伴積淀下來的親情,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界限,把原本毫無血緣的六個人用一根看不見的絲線連接在一起。[1]
是枝導(dǎo)演通過《小偷家族》拋出一個問句:傷痛可以締結(jié)出一種羈絆嗎?這個家庭的成員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不愿意直面的人生,是特殊的羈絆把彼此鎖定在一起,成為了一家人。
信代拉著尤里坐在狹窄的庭院里,深深擁抱并告訴她:“尤里,被打,不是因為你做錯了。說喜歡你才會打你,那是騙人的。真正愛你的人會像這樣抱著你,不分開。”被社會遺忘、受生活傷害的他們憑借著同樣的傷痕成為“同類”。“同類”的意義不在于區(qū)別或驅(qū)逐“異類”,而在于探索與他者關(guān)聯(lián)的方式。有時候,沒有血緣關(guān)系反而更好。這樣拼湊出來的家庭,擁有著每個人都愿意為之付出的羈絆。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承擔著多種功能。日本學(xué)者齋藤純一對親密圈的定義頗具啟發(fā)性,他曾表示:“親密圈是一種持續(xù)的關(guān)系性。這種關(guān)系性以對他者生命的關(guān)懷為媒介,觀照他者對生命的不安與困惑?!辈裉锛业娜藗儽憩F(xiàn)出的便是即類似于家人又顯示出超越家族關(guān)系的微妙性。
二、家庭氛圍
家庭是身心的寄居之所,也許他們是沒有被法律所承認的親人,也許他們也不被社會所承認。然而,他們依舊互為對方在這個世界里最親密的存在。即便不是血親,溫情的家庭氛圍,使得他們?nèi)耘f會在窮困的日子里尋找屬于柴田家的快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舉家旅行,也會在餐桌上創(chuàng)造出屬于柴田家的飲食習(xí)慣。這一家人擁有著普通家庭都會有的小爭吵,孩子之間會對家長關(guān)注度的高低而吃醋,簡簡單單維持著對一份平淡卻幸福生活的熱愛。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除了靠偷東西維持生計之外,他們在一起過日子,比真正的一家人還要像一家人。這是屬于他們的家。一個人擁有了家,便將孤獨與寂寞拒之門外。
家,充滿牽絆與溫情,正如你出門時可以什么都不帶,卻一定會帶上鑰匙。因為家是你必須回來的地方。當鑰匙發(fā)出叮當聲時,回家的鐘聲也會響起。告訴我們:別走太遠,你的家還在這里。《小偷家族》里的家庭氛圍便是這樣,溫馨又略帶苦澀。
《小偷家族》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田治在被丟棄的舊車里找到了負氣出走的祥太,告訴祥太接受尤里的原因。祥太的言論在不知不覺中體現(xiàn)出獨屬于這個家庭的溫情氛圍,同時觀眾會因為祥太鬧別扭是為了只想同田治一起盜竊而感到心酸、苦澀。兩人談到要用偷來的魚竿去釣魚,引出小黑魚的故事,開始在廢棄場內(nèi)玩金槍魚追捕的游戲。固定在高處的鏡頭捕捉到彼此追逐的一老一少。遠景里的田治與祥太看起來只是這個都市里渺小的兩個人。冷色調(diào)下的都市水泥森林顯得格外壓抑。若有似無的音樂、微弱暖光的照明,通過兩人的歡笑映襯出“父”與“子”互動的溫暖。
三、家庭破碎
祥太被抓是令整個故事發(fā)生反轉(zhuǎn)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暗示了柴田家的人將重新“步入正軌”,暗示著這個家庭即將破碎。小隱于市的“小偷家族”被拆散了,該坐牢的坐牢,該回家的回家,該上學(xué)的上學(xué),該埋葬的埋葬,該遺忘的,繼續(xù)被遺忘。電影中總?cè)鄙俨涣艘粋€邪惡的反派,反派的惡在于他缺乏道德感。②本部電影中,唯一的反派似乎只有這個社會。在摒棄細節(jié)、真相、背后線索的新聞報道面前,罵的罵,怨的怨,哭的哭,笑的笑。其樂融融的生活因為擁有著如普通家庭一般的小意見,他們被錯覺所迷惑。但,一切終敵不過社會共識。社會共識體現(xiàn)在公眾對于社會主流價值觀、社會秩序等方面的一致認同。③與社會共識相背離的 “小偷家庭”終究只是他們祈求了好運之后“偷”來的結(jié)果。
祥太被抓之后,圍繞著柴田一家的多重矛盾漸漸浮出水面。家里人對初枝奶奶生命消亡采取的措施擾亂了祥太對生活的認知。死亡使柴田家的溫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遭受重大危機。長者的過世,田治的隱忍與遺忘,讓祥太明白:柴田家本不是真正的家。小黑魚的故事正是對這一家人的解讀。主人公們本是分散在社會各處的“雜魚”,相聚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生存,柴田家這條“大魚”為“雜魚”們提供了一處可靠的居住地。在這個家庭里,社會上的一切原則皆不奏效,他們游走于社會的縫隙里,難以形成對彼此堅固的約束。但這條“大魚”依舊給予了這些“雜魚”來自家庭的溫暖。祥太故意被抓說明了他試圖回到那個曾經(jīng)溫情的時間段。然而最終的結(jié)局是每個人都被送回到那個依托于血緣倫理的家庭。
擊碎柴田家烏托邦的暴力,終究是人們對散漫的恐懼和對成為與社會接軌的個體的渴望。
四、結(jié)語
這部電影中筆者最偏愛的畫面是,這一家人在狹小的庭院里抬頭看天上綻放的煙花,定格在這一刻的畫面讓人內(nèi)心溫暖。盡管我們并沒有直面煙花的盛大與絢爛,但這一家人對煙花的欣賞,說明了這一場煙花展覽是多么奪目。正如煙花一般,他們這個偷來的家庭在綻放過奪目的光彩后,迎來了消亡。也許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沒有像他們這般艱辛,但依舊擁有著屬于自己的苦惱與辛酸。成年人的生活里本就沒有“容易”二字。長大之后不得不學(xué)會隱藏自己的情緒,藏起內(nèi)心的痛苦和不安。但是“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心靈的寄托,在這里我們可以發(fā)泄自己的情緒,表達對這個世界的熱愛。成長路上遇見的辛酸痛苦,在外遭受的委屈不甘,讓“家”成了我們唯一的寄托。因為“家”不會冷眼旁觀,不會挑三揀四?!凹摇睂δ愕囊笾挥幸粋€——健康、快樂。人若是漂泊在海中的一葉扁舟,那么家則是風平浪靜的海岸。
參考文獻:
[1]徐菲.淺析〈如父如子〉中的親情觀[J].漢字文化,2019(10).
[2]陳凱倫 .淺談電影〈水形物語〉中的孤獨與愛情[J].漢字文化2019(8).
[3]劉日照,程嫩生 .論“后真相時代”成因及公眾心理[J].東方傳播,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