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除夕夜,熱氣騰騰的菜肴端上桌啦!你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了?今年的年夜飯有哪些好吃的?不用猜,肯定有一條又大又肥的魚——年年有“魚”嘛!
年夜飯離不開魚,可是你知道嗎,在很多珍貴的文物上,都有魚的身影。現(xiàn)在,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探尋在歷史中遨游的魚兒們吧!
遙遠時代的神秘圖案
彩陶出現(xiàn)的歷史非常久遠,在這些古樸的陶器上經(jīng)常能見到和魚有關的紋飾。你看下面這件彩陶盆里,既有單獨的魚的身影,也有魚與人臉組
合成的奇怪圖案。
一只白鸛睜著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里叼著一條魚,很得意的樣子;旁邊還有一把斧頭,斧頭上刻著神秘的符號……看到這些,你是否聯(lián)想到人類早期的捕獵行為?這幅《鸛魚石斧圖》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幅陶畫,這口彩陶缸還是我國不可出國展出的珍貴文物呢!
美食講究“色香味形俱全”。如果是用精美的餐具將美食呈上桌,肯定能為食物增色不少。瞧,一個可愛精致的魚紋耳杯為你準備好了!
西漢時期,長江流域的很多城市盛產(chǎn)品質(zhì)優(yōu)良的漆器。當時常用的飲酒器耳杯,通常就是用漆器工藝制作而成的。雙手端起盛有佳釀的耳杯,一飲而盡,在當時看來是既優(yōu)雅又豪邁的事。
酒杯如此精致,碗具也得保持水準。看,這件銀碗,碗底有凸起的鎏金雙魚紋飾,兩條肥美的魚首尾相接,漩渦般地游動著,仿佛水草也輕輕搖擺起來。
再來看這口瓷盤,它口徑45厘米,高7.9厘米,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盤子。
盤內(nèi)繪有蓮池魚藻紋樣——蓮花盛開,水藻蕩漾,鰱魚與鱖魚穿梭其間,若不是盤沿有花紋圍繞,魚兒好像就要游出盤子了呢!正如漢代樂府詩歌描繪的那樣:“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p>
“魚”和“余”同音,因此雙魚紋更有年年有余、好事成雙的美好寓意。
除了餐具,在許多日用品和繪畫作品上,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魚。
龍頭魚身的摩羯魚紋飾來自印度佛教,據(jù)說這種魚性情兇猛,喜歡吞噬。唐代的日用器物中,十分流行摩羯魚紋裝飾。在草原的氈房和南海的商船上,都留下了摩羯魚的身姿。
從唐代開始,我國的工匠們就喜歡在銅鏡上刻魚紋,而金代銅鏡上的魚紋最為人稱道??催@個雙魚紋大銅鏡,上面的魚兒形象寫實,姿態(tài)靈活,與水波、花卉組合在一起,盡顯歡快的氣氛。
哎呀,不好!魚跳出來了!它張開嘴巴,扭動身體,就像剛剛離開水面缺氧似的。其實,它不是真的魚,而是用瓷燒制而成的。這條魚分為上下兩半,打開就是一個盒子——古代工匠們的“腦洞”有時不得不令我們佩服。
宋代以后的花鳥畫中,寫實的魚兒越來越常見。莊子曾經(jīng)說,人不知道魚是否快樂。然而,畫家筆下的魚卻總能流露自己的心情。
在古人的認識里,魚和龍因為都生活在水中而存在聯(lián)系。左邊這幅畫表現(xiàn)的就是琴高駕乘鯉魚,飛升成仙的故事——
相傳,戰(zhàn)國時期,趙國有個名叫琴高的人。一天,琴高告訴弟子們他要出游,到涿水中捉一條龍子當坐騎。
“龍子是什么?”弟子問。
“龍子是赤色的鯉魚,它如果跳過龍門,就成為龍了?!鼻俑哒f完,便跳進了水里。
弟子們等啊等,終于有一天,只見琴高乘著一尾赤色的鯉魚,“呼”地鉆出了水面。一個月后,琴高又乘著龍子,飛入涿水,再也沒回來。而“琴高乘鯉”的故事,卻千百年相傳至今。
看,這么多寶貝上都有魚的圖案。在歷史長河里,魚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豐富又美好的意象,真是千古祥瑞之物。
新年到了,同學們快將這份美好傳遞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