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你和家人住在哪里?
那個地方,你把它叫作家。
家或大或小,或樸素或華麗。
有些家建在寒冷的極地,有些家建在炎熱的赤道。
有些家建在潮濕的河邊,有些家建在干燥的沙漠。
人們居住在不同類型的房子里。
我國有些地方還保留著“石頭建造的家”。在貴州鎮(zhèn)寧縣的扁擔(dān)山,可以看到石墻石瓦的石屋,層層疊疊、依山而建。附近多石山和水層頁巖,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石料來源。當(dāng)?shù)厝司偷厝〔?,石屋造價低廉,還不怕火。
有些人的家在窯洞里,黃土為墻,冬暖夏涼。
有些人的家在集裝箱或汽車?yán)?。地方雖小,生活設(shè)施一應(yīng)俱全。
有些人的家在樹上。搭建一個樹屋,也許是很多孩子的夢想。在美國田納西州,有人曾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樹屋。它約有10層樓高,以6棵樹為地基,花了14年建成。
有些人的家在冰天雪地中。北極地區(qū)的因紐特人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了獨具特色而又溫暖結(jié)實的圓頂冰屋,用以抵御寒風(fēng)和暴雪。冰屋保溫效果很好:冰本身無法傳遞熱量,冰屋建造得密不透風(fēng),屋里的熱量也傳不出去;冰屋入口很低,防止寒風(fēng)進(jìn)入。
智慧住宅、綠色住宅,則為我們未來的家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間。回家時熱水已經(jīng)燒好,空調(diào)提前打開,掃地機器人自動工作……5G商用時代的到來,將為健康、安全、舒適、低碳的家提供更多技術(shù)支持。
家的樣子也許不同,但精神內(nèi)核卻一樣。
家是有你,有家人。家是豐子愷漫畫里的“置酒慶歲豐,醉倒嫗與翁”,家是半坡博物館口小腹大尖底瓶上的生活痕跡,家是祖屋里的字畫、雕塑、器皿,是血脈相傳的精神氣質(zhì)、文化品位與審美格調(diào)。
家,是愛和親情長久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