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青青
一、病因
杜泊母羊乳房炎多因擠乳人員技術不熟練,損傷了乳頭、乳腺體;或因擠乳人員手臂不衛(wèi)生,使乳房受到細菌感染;或羔羊吮乳咬傷乳頭所致,亦見于結核病、口蹄疫、子宮炎、羊痘、膿毒敗血癥等過程中。
二、臨床癥狀
(一)最急性型
感染乳區(qū)紅、腫、熱、痛明顯,患側肢體嚴重跛行,體溫升高達40 ℃,精神極度沉郁,拒絕哺乳;戰(zhàn)栗,食欲廢絕,體重迅速下降,多數羊泌乳量急劇降低甚至完全停止。
(二)急性型
發(fā)病突然,乳房極度腫大,皮膚潮紅,觸診有熱痛,體溫升高,脈搏增快,角膜反射遲鈍,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泌乳量急劇下降,重者擠不出奶來,乳汁變質,呈黃白色、黃褐色或紅色,有大小不等的黏稠性凝塊,病程持續(xù)數天可轉為慢性乳房炎 。
(三)亞急性型
乳房無明顯變化,母羊似乎未曾受到疾病危害,但乳中持續(xù)存有凝塊,特別是在開始擠出的幾滴乳中。
(四)慢性型
慢性型大多由急性型轉變而來,這是常見且不易治愈的乳房炎,發(fā)病率較高。病羊多有反復發(fā)作的病史,呈漸進性炎癥,表現出乳汁反常,出現凝塊或絮狀奶塊,產奶量下降。羊奶放置幾小時后,分成上下2層,界限清晰,上層呈水樣,下層呈乳脂樣。經反復發(fā)作后,乳房出現硬塊,乳頭形成堅硬的索狀物。有的患病乳區(qū)完全萎縮,有的乳房形成膿腫,導致膿毒血癥而死亡。該病病程長,一般可持續(xù)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三、診斷要點
輕者不顯臨床癥狀,病羊全身無反應,僅乳汁有變化。一般多為急性乳房炎,乳房局部腫脹、硬結、熱痛,乳量減少,乳汁變性,其中混有血液、膿汁等,乳汁有絮狀物,褐色或淡紅色。炎癥延續(xù),病羊體溫升高,可達 41 ℃。擠乳或羔羊吃乳時,母羊抗拒、躲閃。若炎癥轉為慢性,則病程延長。由于乳房硬結,常喪失泌乳機能。膿性乳房炎可形成膿腔,使腔體與乳腺相通,若穿透皮膚可形成瘺管。山羊可患壞疽性乳房炎,為地方流行性急性炎癥,多發(fā)生于產羔后 28~42 d 。
四、治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
消除病因,消滅炎癥,增強機體抵抗力 。
(二)外敷
用硫酸鎂粉或蒲公英煎汁熱敷,以消腫散瘀、清熱消炎。病初使用熱敷法,病情減輕后使用冷敷法,敷完后患部涂擦10%的魚石脂軟膏。
(三)乳頭直接用藥
先將患病乳區(qū)內乳汁全部擠出,然后用通乳針注入藥液,按摩乳區(qū)使藥物擴散。實踐證明,乳區(qū)內給藥是對母羊乳房炎最有效的療法,可選用青霉素、鏈霉素及頭孢類藥物,用生理鹽水、地塞米松、魚腥草等稀釋。
(四)封閉療法
在乳房基部和腹壁之間分3~4點,進針2~5 cm ,注射普魯卡8 mL、青霉素160萬IU。
(五)全身療法
對全身癥狀明顯的病羊,可靜脈注射5%的葡萄糖、頭孢類、維生素等。
(六)中藥療法
可用中藥普濟消毒飲、蒲公英散治療。
(七)西藥療法
肌肉注射魚腥草、青霉素;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頭孢類;肌肉注射特效乳炎消、乳炎絕。
五、預防措施
改善羊圈的衛(wèi)生條件,保持干燥衛(wèi)生,使羊圈經常保持清潔。對病羊要隔離飼養(yǎng),單獨擠乳,防止病菌擴散,定期消毒棚圈。每次擠奶前要用溫水將乳房及乳頭洗凈,并用干毛巾擦干。擠完奶后,應用0.2%~0.3%氯胺溶液或 0.05%新潔爾滅溶液浸泡或擦拭乳頭??莶菁竟?jié)要適當補喂草料,避免嚴寒和烈日暴曬,母羊產奶特別多而羔羊吃不完時,可人工將剩奶擠出并減少精料。懷孕后期不要停奶過急,停奶后要將抗生素注入每個乳頭內。分娩前剪去乳房周圍污毛,減少感染機會,產前用消毒水清洗乳房,如果乳房過度腫脹,應減少精料及多汁飼料。
六、診治體會
如果發(fā)生出血性乳房炎時,不可立即熱敷和按摩,只是在擠奶后注入藥物即可,待沒有血乳時再進行熱敷和按摩,以免造成乳區(qū)更大的損傷。
有時患乳中的乳塊很多,會阻塞乳導管,乳汁不易擠出,這時要先向患區(qū)內注入2%小蘇打溶液,并輕輕按摩乳房以便乳塊混合,待5~l0 min乳塊被軟化后再進行擠奶 。
當患乳中擠出的乳汁像膿汁一樣時,首先應擠凈,向患乳中注入0.1%的高錳酸鉀溶液,充分按摩混勻,5~l0 min后再全部擠出,以便達到消毒的目的。但注意不可延長擠出高錳酸鉀溶液的時間,要盡量擠凈,最好是多增加幾次熱敷和擠奶的次數,以保證高錳酸鉀沒有殘留,否則很容易灼傷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