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紅雨
自從上帝悄悄地蒙上了我的眼睛,我就改用耳朵專注地聆聽這個奇妙的世界了。我雖無法看到世間的五顏六色,可我卻能敏銳地分辨身邊的五音六律。我除了喜歡大自然的風(fēng)雨雷電聲流水聲之外,還有就是人們演奏出的美妙琴聲了,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世間的聲音和顏色同樣美麗。
我與琴為友已經(jīng)有40多載了。世上的琴友千百種,它們有著千奇百妙的音色。即使是同一把琴,由不同的人演奏,也會發(fā)出不同的琴音。而且我覺得,琴是有生命、有靈性的,它有呼吸,它會用它特殊的琴語和你交談,會用它獨有的歌喉為你歌唱。琴也有性別,人們多把小提琴視為女性,那是因為她的琴音很細(xì)膩,很溫柔,酷似少女的聲音。在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小提琴扮演的角色就是美麗多情的祝英臺;而大提琴則扮演忠厚老實的梁山伯,他們在曲中互訴衷腸,情意綿綿,為你講述著一段千古傳送的動人的愛情故事。
給予琴生命的人就是制琴師的一雙巧手。當(dāng)制琴師精心地制作出一把精美的琴,并且用它奏出第一個美妙的樂音,這一琴音就好似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向人們宣布了它的誕生。琴體健康與否,跟制琴的材質(zhì)、制琴師的技術(shù)以及后天的保養(yǎng)等因素密切相關(guān)。演奏者就是琴的主人,愛琴的人,惜琴撫琴把琴彈;恨琴的人,厭琴罵琴把琴傷。琴是一件很嬌貴的物品,周圍的環(huán)境過熱、過冷或是太干、太濕它都受不了。一把琴如果精心呵護,它會長命百歲,琴音經(jīng)久嘹亮圓潤;相反若是保護不當(dāng),琴體就有可能干裂斷折等,因此而短命。當(dāng)你的愛琴不小心被摔傷了,你會感到心痛的,這點我相信,和我一樣愛琴的朋友都會有相同體會的。
在我6歲生日那天,爸媽送給我一個意外的驚喜,他們將一件身材苗條的樂器交到了我的手中,那是一把我心愛的二胡,也是我結(jié)交的第一位琴友。兒時的我,還不太懂怎樣和它游戲,只是喜歡這位玩伴那極具魔力的聲音。使它發(fā)聲的方法就是用琴弓或輕或重,或緩或急地摩擦它的兩根琴弦。我國有位盲人民間音樂家,名叫阿炳,他作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二胡曲,那就是“二泉映月”,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要下跪來聆聽的。這個故事讓我很著迷,所以我甘心情愿跟老師苦練琴藝。記得我學(xué)會演奏的第一首歌曲是“我愛北京天安門”,好有那個時代的氣息??!前面所提到的小提琴,她的發(fā)聲原理和二胡差不多,它們都屬于弓弦樂器。有人戲說拉小提琴的祖師爺是魯班,這個玩笑有點開大了,其實此拉非彼拉也。不過回想當(dāng)年我初學(xué)二胡時,由于掌握不好拉弓的要領(lǐng),拉出來的聲音吱吱嘎嘎的,還真有點像拉鋸啊!
在我七歲生日那天,爸媽又送給我一件珍貴的禮物,那是一支小小的口琴,它有24孔,和它交流要口對口,靠氣息震動簧片發(fā)聲。用力吹、吸,它就會聲音高亢嘹亮,輕輕吹、吸,它又會柔聲細(xì)語,悠揚婉轉(zhuǎn)。由于他小巧玲瓏,我經(jīng)常是琴不離手,曲不離口。首拿著口琴,漫步在美麗的校園,威風(fēng)輕輕拂過,手中的口琴隨風(fēng)發(fā)出“嗡嗡”的低吟,那聲音好特別,那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妙音?。?/p>
在盲校上小學(xué)三年級時,由于校民樂隊里缺少一位揚琴演奏員,在音樂教師龍振宇老師的鼓勵下,我又結(jié)交到一位外形美觀的新琴友,那就是揚琴。揚琴過去又被稱作蝴蝶琴,有一百四十多根琴弦,據(jù)說琴體要承受一兩千公斤的琴弦張力呢!和它交流的方式很特殊,完全靠打,而且是用竹子做成的兩根琴鍵來擊打。有人問我:你怎么舍得打朋友?。靠墒撬遣淮虿怀梢舭。〔贿^注明揚琴演奏家項祖華老師卻認(rèn)為我這種說法不雅,他老人家認(rèn)為,揚琴演奏還是稱彈更妥,所以揚琴在樂隊中常和琵琶、柳琴及阮等一起被劃為譚波樂器組,共同塑造出歡快輕盈的樂章。有人可能不太相信,揚琴有那么多琴弦,又不像二胡等樂器,演奏時可以用手觸摸到琴弦,盲人閉著眼睛,怎么能機準(zhǔn)那么多音位呢,可我就是最初在龍老師手把手的指導(dǎo)下,后又得到了吉林藝術(shù)學(xué)院揚琴教師王麗葦老師的指點,憑著自己堅持不懈的苦練,用心體會空間的距離,竟然戰(zhàn)勝了無數(shù)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最終以揚琴為專業(yè),在1987年考入了吉林省長春大學(xué)特教學(xué)院音樂系。并且在1993年至2000年,我還光榮地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shù)團的揚琴演奏員,隨鄧樸方主席先后去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泰國、韓國、日本訪問演出,亮相國外舞臺,得到了國外觀眾的好評。
大家都知道,練劍離不開劍譜,彈琴少不了琴譜,那么我的眼睛看不見又是怎樣讀譜的呢?這一點,我們盲人要感謝世界盲文之父陸毅·布萊爾,1824年,是這位法國盲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六點制盲文,伴我們走入了知識的宮殿。這些神奇的點字不但可以記錄文字,還可以表示數(shù)理化符號以及樂譜等。我們就是通過敏感的手指摸讀這些密密麻麻的點字來學(xué)習(xí)樂譜的。只不過明眼人可以直接視奏或視唱,而我們盲人卻只能摸譜演唱,而無法做到一雙手二用同時摸譜又演奏了。所以我們每學(xué)一首新曲都先要摸譜,然后再背譜,直到將樂譜熟記于心中才能在琴上演奏。這樣,我們每學(xué)一首樂曲就要花費正常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時間。為了表達我對世界盲文之父布萊爾的崇敬與感謝,我曾寫了下面這首短歌:
“Braille,Braille,他是一個法國盲人;
Braille,Braille,他為我們發(fā)明盲文;
Braille,Braille,它由六個凸點構(gòu)成,
Braille,Braille,變化組合其妙無窮。
1 2 3還有A B C,
多來咪他可全都行,
黑暗中我們向前行,
有了它就能溝通心靈!
Braille,Braille,盲人永遠(yuǎn)不會往您;
Braille,Braille,我要說聲謝謝您!”
改革開放以來,我又廣交了很多心琴友,比如年輕人喜愛的吉他和被比作樂器之王的鋼琴,甚至還有現(xiàn)代的高科技產(chǎn)品——電子合成器等。光是合成器目前我就擁有兩臺,一臺式雅馬哈EX7,另一臺是羅蘭GW8。它們都各有千秋,住在我的家中和我不離不棄,深得我的信賴。鋼琴居中,大提琴和吉他就好像兩個忠誠的衛(wèi)士,靜靜地站立在他的兩旁,隨時響應(yīng)他的召喚。我的吉他演奏還曾榮獲過沈陽市“春之聲”吉他大獎賽的二等獎。
說起我買第一臺電子合成器還有一段小故事,1999年的春節(jié),那時我還住在我的家鄉(xiāng)沈陽,沒有來京城。為了實現(xiàn)我制作音樂的夢想,我托堂弟從北京中音公司為我買來了一臺雅馬哈EX7電子合成器。琴體重達20公斤,堂弟不辭辛苦,從北京乘火車到沈陽,親自把琴交到了我的手中。這琴的操作對盲人而言極具挑戰(zhàn)性,我不但要記住每個功能鍵的位置,而且還要記住屏幕上那些繁瑣的菜單,然后將光標(biāo)鍵移動到我想編輯的選項,再按下回車鍵確定。光是那本中文的《用戶手冊》就厚達300頁,在愛人的幫讀下,我竟然把它全部譯成了盲文。如今我就是倚仗這本厚厚的盲文《用戶手冊》來得心應(yīng)手地操控這臺現(xiàn)代高科技產(chǎn)品的。它具有幾百種樂器的音色和一些大自然的音效,演奏起來好似一個龐大的交響樂隊,音響超具震撼力。
在出版社里,白天我的工作是讀書,一上班我就如一條小魚游進了茫茫的書海,書聲瑯瑯。晚上,一回到家中,我就自由地投入了音樂的懷抱,常常彈彈這個,撥撥那個,讓悠揚的琴聲在我家的“金色大廳”里回檔,就這樣和它們推心置腹地促膝交談,使我的身心得到了無限愉悅。當(dāng)我高興時,琴聲里就洋溢著喜悅;當(dāng)我悲傷時,琴聲也變得如泣如訴;當(dāng)我精神飽滿時,琴聲就斗志昂揚;當(dāng)我身心疲倦時,琴音也變得纏綿無力。琴們就是我真誠的朋友,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