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建斌職業(yè)技術學校 陳留芬
我校使用的英語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語基礎模塊》,iSmart是與之匹配的外語智能學習平臺。該平臺集成學習、通知、測驗、活動、互動等多個功能,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iSmart分為學生手機端和教師端。學生端分為MyCourse和Mylab,MyCourse是教師與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模塊,融合線下課堂教學與線上自主學習,構建“教+學+考”多位一體的外語有效學習環(huán)境,Mylab是學生自主練習的模塊。教師登入平臺后布置學習任務、發(fā)布考題、進行投票、展示等活動,查看學生作業(yè)情況,而學生可以在課程里完成相應的任務,比如,對話跟讀、預復習、參與教師和同學互動問答等。值得一提的是,iSmart還具備口語和聽力評測功能,完美地實現了英語語言學習的特點。通過平臺學習,學生和教師都可以使用大數據統(tǒng)計分析,及時了解學習情況。
我校對英語作業(yè)的設計和布置非常重視,通常根據每堂課的內容和授課班級設計不同的課后作業(yè)。雖然在設計過程中會重視教學內容和授課班級的不同,但是長此以往,課堂作業(yè)完成效果一般,主要存在作業(yè)設計重抄寫,輕口語;作業(yè)內容一個班級甚至多個班級設計出相同的作業(yè),久而久之,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就會失去興趣,從而影響到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將巧借iSmart平臺,討論如何提高中職生課后英語作業(yè)布置的實效性。
中職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存在興趣不濃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面學習的過程,詞匯學習又是英語聽說讀寫的基礎,因此,中職英語學習離不開對詞匯的積累。傳統(tǒng)的詞匯學習是教師口口相授的學習,學生需要自行理解和記憶,當然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借助輔助教材或資源來學習,但能否堅持甚至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而iSmart平臺的資源可以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比如,在基礎模塊1 Unit 5 What’s your hobby?學生在課堂學習完基礎詞匯后,教師可以在iSmart教師端發(fā)布課后鞏固作業(yè)Words & Expressions。Words & Expressions總共有四個任務,第一個任務是單詞學習,平臺不僅提供了該單元所有單詞的正確發(fā)音,還有跟讀及跟讀播放功能,跟讀過程中還會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給出評語,如果錄音過程中單詞朗讀不理想,系統(tǒng)除了有可愛的動畫Flash,還會用鼓勵性用語來提高參與者的興趣,如:我知道你想再讀一遍;寶寶剛才溜號了;再仔細聽一遍;如此動聽的發(fā)音,還想再聽一遍呢;恭喜你,分貝再高一點;這么有才,再來一遍;手太快,點慢些;親,再來一遍;寶寶懵圈了;baby,one more time等等。如果朗讀得不錯,就會出現這樣的評語:學霸養(yǎng)成中;不能更贊;Keep up;哎呦,不錯喲,等等,并給出朗讀評分。感官的刺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完成作業(yè)的認真程度。除此之外,Words & Expressions這個部分還為更高層次的學生提供了自我提升的功能,可以選擇關閉“單詞”,這樣學生可以根據中文意思回憶英文單詞,或者選擇關閉“釋義”,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英文單詞說出中文意思。這就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
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人對知識的遺忘速度顯示了由快到慢的規(guī)律,而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是一個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中職學校學生的普遍特點是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一定的耐性,比較急于求成,甚至在學習過程中一旦遇到“攔路虎”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的這種學情充分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給予正面、積極的鼓勵作為引導,還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遵循這一規(guī)律,提高學生成就感,尤其在某一知識傳授后的初期,通過作業(yè)帶領學生多復習,多循環(huán)練習,每一次間隔時間可逐漸延長。以基礎模塊1 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為例,經過內容整合,把整單元內容整合成三大部分,共六課時,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Why is English used worldwide部分作為單元導入課,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累詞匯為出發(fā)點,設計課前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具體如圖2所示。
Problems and Solutions是本單元的重點,要求學生能讀懂有關語言學習建議的短文,并突出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未來職業(yè)積累職場語言運用能力,這個部分的作業(yè)設計要注意從輸入到輸出,從易到難,從文字到口語循序漸進的過程,筆者設計了圖3所示的課前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
Making an English Plan部分作為單元最后的輸出和技能提升環(huán)節(jié),除了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掌握情況,還要檢測學生的運用能力,作業(yè)設計以鞏固知識為主,再觀看微課,并自拍表達學習困難或給出建議的小視頻為鋪墊,最后以設計英語學習計劃書的形式來展現成果,具體如圖4所示。
課后作業(yè)是鞏固課堂知識和檢測學生對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教學目標和課堂實際,教師及時調整作業(yè)設計,注重學生差異,作業(yè)設計合理分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方式,大膽采用現代化手段來替代從課本和練習冊中選擇作業(yè)的方式。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還需要兼顧語言學習的特點,采用現代化信息手段來開展聽說讀寫的作業(yè)設計。
圖2
圖3
圖4
如前文提到的基礎模塊1 Unit 10 How can I improve my English作業(yè)設計中,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首先拓寬作業(yè)面,由單純的課后作業(yè)衍生到課前作業(yè),課前作業(yè)通過自學單詞和微課來預習新知,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在課堂上接觸新知的不安情緒,課前組織學生收集課堂相關網絡資料,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寫出合格的英語學習計劃書。
課后作業(yè)的設計在重基礎練習之余,也要注重拓展練習,采用iSmart平臺的討論等功能可以調動學生的聽說能力。英語課堂需要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如果讓全班同學在課堂上一一展示,顯然時間是不允許的,在課后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口語交際內容的難度,讓學生不產生抗拒的心理,積極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最后,采用現代化手段也極大豐富了教師對作業(yè)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通常體現在作業(yè)本上的成績或等級,而iSmart智能平臺上豐富的語言評價能緩解學生在做作業(yè)過程中的枯燥情緒,對于優(yōu)生,激勵性語言能幫助他們完成平臺上較難的課外閱讀。所以,現代化手段在作業(yè)設計的介入,可以讓我們看到學生完成作業(yè)的過程、態(tài)度和情感。
英語課后作業(yè)布置在iSmart 外語智能學習平臺介入后,學生能積極認真地完成作業(yè),英語學習熱情逐漸高漲,在職場語言溝通、思維差異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方面得到提高。教師在iSmart 外語智能學習平臺的輔助下,能更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作業(yè)完成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