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李
小滿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八個,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在每年的5月20日到22日之間,多在21日。在這個時期,北方地區(qū)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沒有成熟。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老祖宗命名“小滿”時,表達了一種收獲在即的喜悅。雖然現(xiàn)在麥類正由青轉黃,但過不了幾日,麥田便會呈現(xiàn)出壯觀的金黃色。
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有很多相似的節(jié)氣名稱:小暑和大暑,小雪和大雪,小寒和大寒,但是,為什么只有“小滿”而沒有“大滿”呢?
《說文解字》說:“滿,盈溢也?!闭^“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所以,人生凡事不能“大滿”,滿則招損。
中國儒家傳統(tǒng)講究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fā)展極限,一旦達到或超過這一限度,就會趨于衰落,或者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所以有“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必反”之說。
這或許就是我們的老祖宗,用“芒種”代替“大滿”的緣由所在吧!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
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吨軙分杏小靶M之日苦菜秀”,《詩經(jīng)》中有“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jù)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人們要靠苦菜充饑。當年紅軍長征途中,也曾以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qū)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zhàn)場,英勇殺敵打勝仗。因此,在當?shù)乜嗫嗖吮蛔u為“紅軍菜”“長征菜”。
其實,苦菜不僅可以暫時飽腹,還有很多的藥學價值呢!
苦菜,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而在醫(yī)學上,苦菜叫“敗醬草”,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醫(yī)學上多用苦菜來治療熱癥,古人還用它醒酒。
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涼拌,清涼辣香,使人食欲大增。有的人還將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面,各具風味。小朋友們,如果有機會,你也可以嘗試一下哦!
小滿小麥粒漸滿,收割還需十多天。
早修農(nóng)具早打算,莫等麥熟打轉轉。
小滿不起蒜,留在地里爛。
(注:大蒜收獲季節(jié)一般在5月中下旬小滿前后,當大蒜葉片發(fā)黃、蒜瓣突出時就可以收獲。如果不及時收蒜,蒜瓣度過了休眠期,便會發(fā)芽出苗,由于蒜苗的苗齡太大不抗凍,冬季便會被凍死。)
小滿節(jié)氣到,快把玉米套(串)。
(注:在很多地區(qū),都有小麥和玉米套種的習慣,即在小麥將收未收的時候,在小麥的壟間播種玉米,一年有兩次收獲,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率。)
小滿
[宋]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
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
迎風笑落紅。
譯文:初夏的夜晚楊柳依依,偶爾傳來夜鶯動聽的歌聲。一輪明月高高掛在天上,皎潔的月光照亮夜空。(我)最喜愛壟頭的小麥,精神飽滿地迎著風兒舞蹈,又笑看夕陽西下,紅紅的霞光映亮了天空。
賞讀:“笑”字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小滿時節(jié),百花漸落,麥子茁壯成長的景象和未成熟但已灌漿飽滿的麥子于風中搖擺的嬌憨可愛,表達作者內心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