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程諾
“守丞”最早見于秦代,學者已多作研究,認為“守丞”是為“守官”一種,“守”即是“試守”某官之意,滿歲之后即可轉(zhuǎn)“真”。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第389頁)、武普照(《秦漢守官制度考述》,《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第37-42頁)、王剛(《秦漢假官、守官問題考辨》,《史林》2005年第2期,第16-21頁)等先生均持此種觀點。但是,隨著里耶秦簡的出土,這一觀點受到挑戰(zhàn),主要分為三點:
1.“守”為“臨時代理、留守”,守丞意為代理縣丞,是正職不在官署時,由其他官僚代為執(zhí)掌,當正職回歸之后即刻罷免。李學勤《初讀里耶秦簡》(《文物》2003年第1期,第73-81頁)、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出版的《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第8-25頁)、孫聞博《里耶秦簡“守”、“守丞”新考—兼談秦漢的守官制度》(《簡帛研究》二〇一〇,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66-75頁)、秦濤《秦律中的“官”釋義—兼論里耶秦簡“守”的問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第17-24頁)、陳治國、農(nóng)茜《從出土文獻再釋秦漢守官》(《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S2期,第183-185頁)、楊智宇《里耶秦簡牘所見“遷陵守丞”補正》(《簡帛》第1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119-129頁)等。
2.“守丞”是獨立職官。陳松長《〈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校讀(八則)》(《簡牘學研究》第4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26頁),認為不應(yīng)將“守”與“丞”拆分開理解,而是應(yīng)該作為一個整體,其本身為秦漢時期一種常見的低級官吏,專門輔佐郡守或縣令。
3.“守丞”為縣令、長的不同稱呼。楊宗兵《里耶秦簡縣“守”、“丞”、“守丞”同義說》(《北方論叢》2004年第6期,第11-14頁)、《里耶秦簡釋義商榷》(《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2期,第51-76頁),認為“守”“丞”“守丞”涵義相同,是對縣令、長的不同稱呼。鄒水杰《秦代縣行政主官稱謂考》(《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2期,第106頁;《里耶簡牘所見秦代縣廷官吏設(shè)置》,《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第8頁)認為“守”即是秦代縣及各曹屬吏長官的意思,與“令”、“嗇夫”同時并存的稱呼。
此觀點遭到陳治國(《里耶秦簡“守”和“守丞”釋義及其他》,《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第3期,第55-60頁)的駁斥,指出其斷章取義之嫌,認為三者含義分別是代理縣令、縣丞以及代理縣丞,頻繁出現(xiàn)守丞的原因與當時動蕩的歷史背景以及縣官因為特殊情況離開官署有關(guān)。
表1 河西漢簡所見縣令長守丞職
表2 河西漢簡所見縣尉守丞職資料
表3 河西漢簡所見騎千人守丞職資料
表4 河西漢簡所見城倉丞守丞職
表5 河西漢簡所見城司馬守丞職
表6 河西漢簡所見非官員擔任守丞職
守丞可以分為由官員擔任守丞與非官員擔任守丞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為表1-5。表1、表2可知上級(縣令長)或者平級官員(縣尉)可以擔任守縣丞。表3、表4、表5表明當都尉府治所與某縣治所在同一城時,一般由都尉府的下屬官吏擔任守丞。由此可以推測,如果郡太守府治所與某縣治所同在一城時間,一般由太守府的下屬官吏擔任守丞,比如《金石文字記》卷1《郃陽令曹全碑文》就有“故郡曹史守丞馬訪、子謀”“故郡曹史守丞楊榮、長孳”即是由太守府屬吏曹史充當郃陽縣守丞。這一點與秦代守丞制度不太相同,秦代為“縣一級政府下屬機構(gòu)的長官輪流出任”(楊智宇《里耶秦簡牘所見“遷陵守丞”補正》,第129頁),目前尚未見到有低級官吏充當守丞的事例。
第二種情況為表6,其中擔任守丞者前面皆未署自己真官,僅書守丞。他們在簽署文書時要么加蓋特制“守丞”印,如表6《金關(guān)漢簡》編號2-3,也有使用自己私印,如表6《金關(guān)漢簡》編號1,都沒有加蓋自己真官印章,本文推斷表6中的守丞者并沒有真官。對于這種情況只有兩種推測:1.試守縣丞,滿一年即可轉(zhuǎn)真;2.僅為守丞之職,無其他真官。本文認為第2種推測可能更符合實際情況,理由有以下兩點:首先,如果為試守縣丞,那么印章應(yīng)該為縣丞之印章,而不是用“守丞印”;其次,根據(jù)表6《懸泉漢簡》序號1中記載:“永始四年九月辛丑朔戊辰,平陰陰虞侯守丞?行丞事移過所?!?胡平生、張德芳《敦煌懸泉漢簡釋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8頁)既為試守縣丞,為何又特意重復(fù)、強調(diào)行丞事?既然守丞可以單獨任命,擁有獨立的官印并且強調(diào)行丞事,那么本文推測守丞與縣丞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不是臨時替代關(guān)系,而是并置關(guān)系。
如果守丞不是試守之丞,那么守丞便不可能是朝廷任命,根據(jù)秦漢任免官吏制度,郡太守只能任免屬吏,不能任免地方長吏。所以只能以守丞之名來任命自己的親信,所謂“彼自丞尉以上徧置私人”([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卷48,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233頁)即是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