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細品這句話,含意深刻。許多工匠手藝精湛,但是他們就是普通人,只不過是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極致。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是工匠創(chuàng)作的不竭來源。生活孕育了藝術,滋養(yǎng)了藝術。
泥斑馬
肖復興
家里大院的大門很敞亮,左右各有一個抱鼓石門墩,下有幾級高臺階。黑漆大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庇悬c兒老一輩的氣勢。在老北京,這叫廣亮式大門,平常的時候不打開,旁邊有小門,人們從那里進出。臺階上有一個平臺,平臺顯得很寬敞。王大爺?shù)男偩蛿[在那里,很是顯眼,街上的人,一眼就能望見。
王大爺?shù)男偅u些糖塊兒、洋畫片和泥玩具之類的東西。泥玩具,多是些小動物,是王大爺自己捏的,涂上顏色,非常好看,活靈活現(xiàn),賣得不貴,因此,很受小孩子歡迎。我常常一放學就到王大爺?shù)男偳埃匆粫?,玩一會兒,王大爺望著我笑,任我隨便摸他的玩具。
我真佩服王大爺?shù)氖炙?。他的手指很粗,怎么就能那么靈巧地捏出那么小的動物來?
王大爺那時五十多歲,住在我家大院的東廂房。他人很隨和,逢人就笑。那時,王大爺?shù)臇|西很便宜,人們生活不富裕,因此他賺的錢也不多,只能勉強生活。
王大爺老兩口只有一個兒子,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兒子是抱來的。兒子將近三十,還沒結婚,在鐵路上開火車,和王大爺兩口擠在一間房里。讓他頭疼的是兒子以后找個媳婦,可怎么住呀?
那一年寒假,我常到王大爺小攤前玩。有一天,他在做玩具,問我:“你說做一個什么好?”我隨口說了句:“做只小馬吧。”他點點頭。沒一會兒的工夫,就捏出了一只小馬的樣子。他抬起頭又問我:“你說上什么顏色好?”我隨口又說:“黑的!”“黑的?”王大爺反問我一句說,“一色兒黑,不好看,來個黑白相間的吧,好不好?”
那時候,我沒有細想,這個黑白相間的小馬會是什么樣子。等王大爺把顏色涂了一半,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只小斑馬。黑白相間的彎彎條紋,讓這只小斑馬格外活潑漂亮?!巴醮鬆?,您的手藝真棒!”我情不自禁地說。
第二天,小斑馬的漆干了,脖子上系一條紅綢子,綢子上掛著個小銅鈴鐺,風一吹,鈴鐺不住地響,小斑馬像活了一樣。
我太喜歡那匹小斑馬了。每次路過小攤都會站住腳,反復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那一陣子,我滿腦子都是這個小斑馬,可惜沒有錢買。幾次想張嘴跟家人要錢。接著又想,小斑馬的脖子上系著個小銅鈴鐺,比起一般的泥玩具,錢稍微多了點兒,便把冒到嗓子眼兒的話,又咽了下去。
春節(jié)一天天近了,小斑馬不知哪一天就會被哪個孩子買走,帶回家過年。一想起這事,我心里很難過,百爪撓心,好像小斑馬是我的,會被別人搶去。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我干了一件“蠢事”。
那一天,天快黑了,因為臨近過年了,小攤前站著不少人,都是大人帶著孩子來買玩具的。我趁著天暗,伸手一把就把小斑馬“偷走”了,飛快地把小斑馬揣進棉衣口袋里,小鈴鐺輕輕地響了一下。我的心在不停地跳,覺得那鈴聲,王大爺好像聽見了。
這件事很快被爸爸發(fā)現(xiàn)了,他讓我把小斑馬給王大爺送回去。跟在爸爸的后面,我頭都不敢抬起來。王大爺愛憐地望著我,堅持要把小斑馬送給我。爸爸堅決不答應,說這樣會慣壞了孩子。最后,王大爺只好收回小斑馬,還囑咐爸爸:“千萬別打孩子,過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會不高興的!”
就在這一年,為了支援“三線建設”,政府動員人們去甘肅。王大爺報了名,很快就被批準了。大院所有的街坊都清楚,王大爺這么做,是為了給兒子騰房子。
王大爺最后一天收攤的時候,我站在一邊,默默地看著他。他也望著我,什么話也沒說。那一天,小街上冷冷清清的。
第二天,王大爺走時,我沒能看到他。放學回家,看到桌上那只脖子上掛著銅鈴鐺的小斑馬,我的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四十多年過去了,王大爺?shù)膬鹤樱衲昶呤鄽q了,他在王大爺留給他的那間東廂房里結了婚,生了孩子。他的媳婦個子很高,長得很漂亮。他的兒子個子也很高,很帥氣??墒?,王大爺再也沒有回來過一次。難道他不想他的兒子,不想他的孫子嗎?
四十多年來,我曾經多次去過甘肅,每一次去,都會想起王大爺,想起這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當然,也會想起那只“泥斑馬”。
(摘自《我們的老院》,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賞析
文章寫法細膩,通過對人物神態(tài)和典型化語言的細致描寫,刻畫了讓“我”敬愛懷念的王大爺形象。“沒一會兒的工夫”“左捏一下,右捏一下”,一只小馬就“誕生”了,可見王大爺“做玩具”的手藝高超?!昂诎紫嚅g的彎彎條紋”“脖子上系一條紅綢子”,從正面刻畫出小斑馬可愛、惹人喜愛外形。而“像真的能動換”“風一吹,鈴鐺不住地響,小斑馬就像活了一樣”等句,從側面突出了小斑馬的“活潑漂亮”,我們也禁不住說一句:“王大爺,您的手藝真棒!”
藍印花布
祝 勇
藍印花布蓋在每一張床上,安詳,如夜晚的植物。被子是用土紡的純棉布做的,陽光的香味滲進纖維。被面上印著藍白圖案,植物花卉,秀才仙女,“百子圖”——白胖的孩子,長著圓臉和細長清秀的眉眼,幼小的身體的各種夢境里笨拙地出沒。印染藍印花布,用的是一種藍靛草,這種植物可以入藥。中藥抽屜上書寫的秀麗小楷,在南方變成大片大片的野草。每年十月,山地住民們將割下來的葉子放到土坑中浸泡,經過七天七夜復雜的攪拌、過濾等工序,植物終于變成深藍的溶液。蓋著藍印花布做成的被子,還會聞到一股淡淡的中藥味。
這種藍曾經以不同的形狀出現(xiàn)在人們的衣裙、被褥、枕頭、手帕、頭巾上。樸素的藍色,喚起我對少年時代穿著的記憶。我至今還記得自己對著鏡子,為藍褂子系上最后一個扣子時的那份鄭重。人們對藍色的偏好,不僅流露出人們在著裝用色上的含蓄與謹慎,更重要的,藍色使人們在貧寒中保有適度的自尊。紅色躁動,白色挑剔,黃色輕佻,紫色奇異,唯有藍色沉穩(wěn)、內斂、文靜、親切。它不但經臟,而且?guī)缀蹩梢院腿魏我环N衣褲搭配,在衣服不能被輕易舍棄的年代里,它的使用價值剛好和它的氣質呼應。藍色像山野間的平民,安靜地承載所有悲喜。
藍印花布翻譯成學者的話就是“夾纈”。術語簡潔準確:“夾”是制法,“纈”是材料?!掇o源》上這樣解釋:“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樣花紋,以絹布對折夾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的花紋,其印花所成的錦、絹等絲織物叫夾纈?!弊鳛橐环N流行裝束,它在唐代詩歌中反復呈現(xiàn):“醉纈拋紅網,單羅掛綠蒙”(李賀《惱公》)“成都新夾纈,梁漢碎胭脂”(白居易《贈皇甫郎中》)。聽起來時尚動感。但我還是喜歡叫它“藍印花布”,這個詞不僅有色澤,還有溫度,誘發(fā)聯(lián)想的同時滿足審美和保暖。
剛剛干燥過的藍印花布鋪在庭院的地面上,上面的圖案(花朵、草葉、鳥獸、童子)宛如大地的果實,樸實自然、健康茁壯。我意識到這一場景的象征意義,藍印花布與大地的重合暗示著它們本質上的聯(lián)系。它的一切都來源于大地,包括機理、顏色,甚至圖案。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著對大地的親近,使我感覺到空氣中,人類和大地交替的呼吸。現(xiàn)在的織物大多與化學有關?;瘜W的應用,使人們有意識地改變著物質的成分結構。一個世界的顛覆可以在玻璃試管里全部完成,人類的這份聰明中蘊含著某種危險。化學消解著生活的詩性成分。往昔生活的一切都簡單地取自大地,它們有著詩一樣的名字:澤蘭、蟬衣(入藥)、玉黍(食物)……而被化學炮制的物質,名稱里卻無不包含惡俗的詞根,諸如酸鉀、苯丙、碳酸、氧化,等等。在我看來,化學是離詩學最遠的一門學問,化學把世界微觀到元素,化學元素在實驗室里躍躍欲試地與大地斷絕聯(lián)系。棉花、藍靛草變成了藍印花布,物質的成分卻沒有發(fā)生改變。它的每一根神經都與大地相連,風將它吹拂,使我覺察到草木的晃動。
很少有一種顏色像藍色這樣越舊越美。對于許多顏色來說,時間的堆積只能加快它們的磨損,令它們顯得破舊不堪。而舊藍則別有味道,恍如陳酒,或老去的親人。它條理清晰的紋脈里混合了山野的氣脈和時光的表情,這種舊藍,讓人想起所有經歷過的歲月,以及在歲月中積累著痛楚與快樂的吾土吾民。
(摘自《藍印花布》作家出版社,有刪改)
賞析
這篇散文寫的是民間生活中常用而普通的一種印染技術,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這種傳統(tǒng)工藝已經漸漸失傳。作家懷著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間生活的緬懷,對漸漸消逝的歷史的追憶,從古老的工藝中尋找精致樸實的美,尋找與傳統(tǒng)不絕如縷的最后一絲聯(lián)系,企圖喚起日常生活的溫馨感。這種被作者稱為“文化鄉(xiāng)愁”的情感,正是對逐漸湮滅的傳統(tǒng)文化的紀念。這篇散文筆觸潔凈雅致,處處體現(xiàn)了作家對詩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