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京芹 王珊
一、 “明湖印象”項目化課程
濟南市匯波小學坐落于濟南市大明湖東北方,學校校名源于大明湖的匯波樓。學校以打造書香綿長的百年學府和合至美的現(xiàn)代名校為目標,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每一個學生享有自信成功,最終促使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學校以緊緊依靠大明湖畔這一地理優(yōu)勢,深入發(fā)掘其文化內(nèi)涵,開啟了“明湖印象”項目化課程,把大明湖作為項目化學習載體,走進大明湖,研究大明湖,每一處亭閣、每一筆墨跡、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綠瓦都讓我們慨嘆自然造物、勞動人民的智慧。
二、 “明湖印象”啟動記
在校長楊京芹的領導下,以六年級教師團隊為核心,今年暑假開展“明湖印象”項目化課程研發(fā)。學校形成了骨干領銜、學科教師跟進的課程研發(fā)機制,促進教師群體的專業(yè)發(fā)展,努力打造特色課程?!懊骱∠蟆表椖炕芯啃〗M的成員通過“頭腦風暴”,初步確定了課程框架體系,并分工合作,進行第一階段的課程開發(fā)實驗。
沿著“物—器—道”的認知規(guī)律,第一階段課程以“大明湖的水從哪里來,又流向哪里去?”作為驅動性問題對大明湖展開最初的探索研究,開發(fā)了分為明湖全景、明湖成因、明湖探秘、明湖變遷四個板塊的項目化課程,并設計每個板塊的項目化學習任務單。
三、 小導游帶你暢游明湖
同學們查閱明湖景觀的資料,新八景、舊八景一一尋訪,大家化身小導游介紹景觀,講一講該景觀的歷史故事、傳說、特色亮點。
四、 創(chuàng)意明湖地圖
明湖全景板塊第三次活動是創(chuàng)意明湖地圖。收集匯總小組成員的尋訪信息,建立小組檔案,完成小組分工任務單;集思廣益,發(fā)揮想象,制作創(chuàng)意明湖地圖。手繪、黏土、立體搭建、揭揭書、編程制作、視頻、電子圖片等形式都可以,把了解的信息盡量全面的融入地圖。每周兩節(jié)“明湖印象”項目化課程,指導學生進行第二、三階段的項目化學習。過程中,教師深入指導,總結方法。
五、 明湖溯源,“源”來“源”去
九月份的最后一周,一個美好的午后,在同學們的期待下,六年級全體同學來到大明湖進行明湖溯源。初步了解大明湖的地理成因、源頭及流向等概況。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實地考察、尋訪,調動多種感官找一找有哪些泉水匯入大明湖,并記錄泉水名稱、位置;了解北水門的位置、作用。
六、 師生成長,美美與共
項目化課程成員王珊老師說:“對這次戶外的明湖項目化活動,同學們從幾天前就開始期待了。孩子們打印了地圖,查閱了資料,完成了任務單,晚上還看到孩子們在班級群里討論。當午后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微涼的秋風吹拂著頭發(fā),我們環(huán)繞了大明湖一周,找到了三個入水口和兩個出水口,和地圖上昨天講的一模一樣。這一路大家走得很累,回來時有的孩子腰都站不直了,可還是有說有笑的。我問他們:“大家喜歡這樣上課嗎?”“喜歡!”
六年級團隊老師們聽到同學們的話,特別開心?!拔覀兤鋵嵰矎倪@次活動中得到很多很多的收獲。”這也是整個項目化團隊的心聲。項目化課程成員房玲娣老師說:“今天我和孩子們探尋大明湖既刺激又充滿了成就感!我們邊走邊看,邊看邊學,邊學邊說,孩子們一個個化身為小導游,你說我說地把自己假期的成果超常地展示了出來?!?/p>
項目化課程成員韓霞老師說:“我們走進匯波樓,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了曾鞏在此的事跡,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老師們也學到了很多。今天下午的研學有說有笑,有鳥語有花香,有孩子們的歌聲,還有滿滿的收獲?!表椖炕n程成員唐媛婷老師說:“通過參與‘明湖印象項目化學習研究,作為老師的我,收獲良多。在活動中,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孩子們也向我提出了幾個問題,我通過查找資料、請教他人,弄清了大明湖的出水口、入水口位置及成因,解答了孩子們的問題,可謂教學相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