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平
(福建六建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隨著建筑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灰土擠密樁越來越多的被用于處理濕陷性黃土層,可提升改土層的濕陷狀態(tài),有限提高土層的承載力,來保證基礎施工的質量。本人根據在西安金輝世界城C 地塊項目實際施工中運用擠密樁技術來處理濕陷性黃土的一些可行的做法[1-2],給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討,該項目處理后的濕陷性土層經過檢測,完全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金輝世界城C 地塊項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南路以東、金水路以北,施工場地上黃土形狀的粉土層分布較廣泛,其厚度在2 米到15 米之間,由于本土層具有一定濕陷性,土質較差,濕陷情況較為嚴重,濕陷性黃土遇水浸泡前的狀態(tài)相對安全穩(wěn)定,一般在遭遇下雨、或水位上升等情況下水源侵入土體,濕陷性黃土的結構強度就會開始降低,容易產生土體變形、塌陷等破壞現(xiàn)象,對建筑物造成的危害性較大,如何消除其濕陷性,提高承載力,保證建筑物的安全與正常使用,是濕陷性黃土地基處理的關鍵,本項目基礎根據勘探結果基礎處理采用灰土擠密樁對在建區(qū)域土層進行處理。
黃土密實度的一個核心指標就是干密度,其與黃土濕陷性有一定聯(lián)系,通常來說黃土干密度與濕陷性正好相反。但是從工程數據可了解到,如果黃土干密度的均衡數值在1.41,在一定程度說明黃土基層有濕陷性。
濕陷性黃土的地基涂土層分析,可通過孔隙化明確其濕陷的具體程度與涂層密實度了解,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濕陷性黃土在0.85 到1.24 之間,而本次處理多數濕陷性黃土孔隙比處于1 與1.1 范圍之內。濕陷性黃土干重度與孔隙比之間示是反比。
由于工程運用的是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對建筑物進行處理,灰土擠密樁的深度應以工程實際進行設計和勘查,相關人員通過勘察土層深度,需要將黃土層穿透,并確定地基承載力。通常來說,地基承載力數值應在100kPa 之上,經過本次工程地基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調整為200kPa,其地基處理方案需要以常規(guī)對于地基處理經驗為參考,對灰土擠密樁直徑進行必要調整,確定擠密樁樁徑為400mm,樁長為6—10 米。
(1)灰土擠密樁處理施工準備
關于灰土擠密樁處理所需的施工材料主要有消石灰、素土,根據現(xiàn)場情況可將對土與消石灰的體積配合比進行科學配置?;彝翑D密樁處理中土料與灰土拌的材料性質比較穩(wěn)定。對素土的要求是禁止利用建筑垃圾、有機質含量在5%之上的耕土,盡量不使用冰凍土塊、淤泥質土料、鹽漬土、膨脹性土。在工程處理所運用施工材料中,灰土需要預先進行處理,將其拌合均勻,在進行回填之前,其含水量應達到最佳狀態(tài)或是接近最佳狀態(tài)。最佳含水量的偏差約為2%。另外,還應注意消石灰質量,在使用之前對于消石灰質量需要進行嚴格檢測。設備可以選擇采用錘擊成孔方式,采用長螺旋鉆400mm 的孔,樁錘采用2.5T 長圓柱形重量分層夯擴,成孔直徑≥500mm,樁身壓實系數≧0.95,經過處理后的復合地基承載力≧200kPa。
(2)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施工技術
運用錘擊成孔應避免樁孔周圍地面的隆起,減少成孔困難造成的施工問題。可以運用三遍成孔,通常每一遍會間隔兩排。每遍成孔結束之后就可以將夯實進行回填,回填夯實操作流程:夯機整平穩(wěn)固并對準樁孔中心,之后進行底夯、填料、夯實填料、上層填料、夯實上層填料、至樁頂標高、夯機移位。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處理過程中,底夯的夯擊次數8-10 擊;單層填料量0.10-0.15 m3、,虛填厚度在50-80 cm 之間,夯錘落距范圍為2.0-2.5m,一般工程處理每層錘擊次數8 擊左右。由于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處理中,夯實樁體上下部的夯錘落距存在一定差異,若是施工中發(fā)現(xiàn)夯填距樁頂標的高度低于3m 樁體時,那其錘擊數就需要進行科學控制,通常可將其設置為控制7-8 擊,夯錘落距在5 米之上。若是在施工中夯填超過3m 樁體,錘擊數可設置為9-10 擊之間,夯錘落距在3 米之上。在對樁頂標高進行設計過程中,可以在標高之上增加0.5m 虛樁,處理完成后進行挖除。以下屬于樁孔成孔及夯填參數表如表1與表2.
表1 夯填參數表
表2 成孔參數記錄
(3)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方法的過程質量控制
灰土擠密樁處理中,在進行成孔施工中利用三遍成孔技術,最后1 米錘擊次數平均值從成孔參數記錄表中可以看出,三遍成孔技術施工對于樁間隙的土層有一定擠密性,并且3 遍成孔擠密效果良好。另外,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方法運用中,在回填夯實前,施工人員需要進行底夯,底夯次數通常在8-10 擊的范圍內?;彝翑D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施工中,因為成孔、鄰孔夯填施工等出現(xiàn)的振動,成孔設備將刮擦孔壁提升等,施工人員在夯填準備階段,就需要對工程可能出現(xiàn)意外進行預測,并提出對應急解決措施。若是在施工過程中,樁孔底部塌落在虛土上,那么塌落虛土厚度就需要進行科學設置,一般應在90cm 之下,底夯后孔底的壓實土厚度應該為30cm 以下,若是施工中以上要求都無法滿足,就需要進行二次成孔的處理措施。成孔直徑若是400mm,擠密后樁徑就需要設為在500到525mm 之間[3-5]。通過對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方法的分析,施工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上部土體由于上載壓力低而造成的擠密不實的問題,施工中要注意避免。
對于灰土擠密樁處理濕陷性黃土方法,可以提高復合地基的處理效率。要針對灰土擠密樁施工中不同階段施應預先做好施工材料的準備,明確施工設備使用情況。處理過程必須根據施工情況進行夯錘落距的調整,回填土料的質量檢查,保證施工的質量滿足設計要求,施工完成后通過進行靜載試驗,處理后的復合地基承載特征值不小于200KPa 符合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