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春
(平頂山市郟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平頂山 467100)
冠狀動脈狹窄是臨床常見病,主要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1]。如果狹窄持續(xù)加重就會形成閉塞,引起冠心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患者人數(shù)也持續(xù)增多。盡早確診,給予規(guī)范的治療措施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guān)鍵。冠狀動脈造影(CAG)是臨床診斷冠脈病變的金標準,可以直觀、準確地判定病變情況,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但是CAG屬于侵入性操作,且檢查費用相對較高,存在明顯的不足[2]。雙源CT(DSCT)在常規(guī)CT技術(shù)上提高了分辨率,對冠脈血管掃描精確度高,掃描時間短,且對比劑劑量使用少,對機體無創(chuàng)傷,可為冠狀動脈狹窄的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jù)[3]。本文就CAG和DSCT檢查對冠狀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 例冠狀動脈狹窄患者,其中男57 例,女33 例;年齡38~69 歲;體質(zhì)量45~78 kg;合并疾病:心絞痛9 例,高血壓21 例,高脂血癥13 例,糖尿病14 例。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冠狀動脈狹窄的病理診斷金標準;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本次研究獲得本院醫(yī)學倫理會審批,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伴有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左室肥厚、心房纖顫、束支傳導阻滯者;對造影劑過敏者。
CAG檢查:采用西門子數(shù)字剪影血管造影機、Mark 5型注射器、Judkins法多角度投影檢查。引導患者取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鋪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經(jīng)右股動脈穿刺,置7 F鞘管,將2 000 U肝素注入鞘管。然后對左右冠脈進行多角度投射,觀察主干動脈、分支動脈的血流情況。至少有一支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即可判定為冠脈狹窄。左冠脈造影選擇蜘蛛位、右肝位、右肩位、左肩位體位進行照射,右冠脈造影取2~3個體位進行照射。
DSCT檢查:檢查前禁食6 h,采用SOMATOM Defintion西門子雙源CT掃描儀進行檢查。對冠脈先行鈣化掃描,掃描范圍為氣管隆突至膈頂上1 cm。冠脈掃描時利用高壓雙筒式注射器將80 mL普羅胺以速率5 mL/s注入肘靜脈,再注入50 mL生理鹽水。掃描參數(shù):螺距0.22~0.55,準直0.6 mm,電壓120 kV,層厚0.75 mm,重組間隔0.5 mm,電流380~410 mAs,掃描速度為每周0.33 s,采用智能觸發(fā)掃描系統(tǒng)。密度>100 Au時延遲掃描4 s。
掃描結(jié)束后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放射科醫(yī)師共同閱片,對冠狀動脈血流形態(tài)仔細觀察,得出統(tǒng)一結(jié)論。輕度狹窄:<50%;中度狹窄50%~75%;重度狹窄:76%~95%;閉塞:>95%,比較兩種檢查方法對冠狀動脈狹窄的檢出情況及敏感度、特異性。敏感度=真陽性例數(shù)/(真陽性+假陰性)例數(shù)×100%,特異性=真陰性例數(shù)/(真陰性+假陽性)例數(shù)×100%。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0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0 例患者共檢出冠狀動脈節(jié)段1 012段,CAG檢查正常節(jié)段712段,血管狹窄節(jié)段300段,DSCT檢查正常節(jié)段698段,血管狹窄節(jié)段314段,兩種方法的血管狹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95 1,P>0.05)(見表1)。
表1 CAG和DSCT檢查對冠狀動脈狹窄檢查結(jié)果比較 例
DSCT檢查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分別為95.54%(300/314)和98.03%(698/712),與CAG檢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冠狀動脈狹窄是冠心病的前期,主要與慢性心血管疾病、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吸煙酗酒等因素有關(guān)。病變程度不同,臨床表現(xiàn)也有差異[4]。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冠脈口徑變小,血流量明顯減少,會損傷冠脈內(nèi)皮細胞,引起冠脈閉塞、痙攣、舒縮障礙及心肌缺氧缺血,且容易并發(fā)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并發(fā)癥,從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CAG是評價冠脈狹窄的金標準,檢查前無需控制飲食,檢查后可以立即活動[5],可直觀準確地判定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而且造影劑使用少,對冠脈狹窄的早期診斷、引導行介入手術(shù)有重要意義。但是CAG檢查對機體有創(chuàng)傷,對輕度狹窄敏感性相對較低。DSCT對冠脈疾病診斷準確高,掃面時間短,圖像清晰,便于觀察冠脈走向、斑塊形態(tài)和范圍,且對機體無創(chuàng)傷,患者耐受性好[6-7]。DSCT提高了CT圖像的清晰度,而且不受心率、呼吸等因素的影響,避免了憋氣、心率加快導致的偽影,提高了診斷結(jié)果的準確性。同時,降低了對比劑的使用劑量,明顯提高了掃描速度,而且多角度投射能獲取優(yōu)質(zhì)冠脈影像,可提高對輕度冠脈狹窄的診斷準確率[7]。DSCT利用兩個X線球管、最大螺距、兩套探測器對冠脈迅速掃描,時間分辨率達到83 ms,掃描時間短,放射量少[8]。而且對患者要求低,不受心率過快、心律不齊的影響,可清楚反映不同組織的成分、血管壁情況、冠脈狹窄程度和部位及血流循環(huán)情況,對機體無創(chuàng)傷,成像效率高。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DSCT檢查與CAG檢查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特異性、靈敏度較高,對冠脈狹窄的診斷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DSCT檢查對冠脈狹窄檢出率高,能夠清楚顯示冠脈血流、組織成分、血管壁情況等,掃描速度快,對比劑使用劑量少,對患者要求少,與CAG檢查結(jié)果具有一致性,診斷特異性強,準確度高,敏感性強,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