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阜新市傳媒中心(集團)
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共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思想理念組成,對發(fā)展到現代化的今天社會依然具有深遠影響。和諧是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所應當秉承的重要理念,對指導人類的生活有著寶貴的價值和意義。電視藝術中融入和諧理念能夠讓人們重新審視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能夠讓我們從宏觀角度出發(fā)探索更好的人與自然、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實現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電視節(jié)目制作中融入和諧理念,能夠對積極的、正確的、正面的價值觀予以引導和宣傳,能夠讓人們逐漸樹立正確的和諧理念認識,從而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可持續(xù)社會的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持,從思想境界引領人們予以發(fā)展。此外,通過和諧理念的融合,也讓電視節(jié)目更具質量,讓電視節(jié)目更具深刻內涵,這樣才能為觀眾提供更好的節(jié)目,才能讓人們在電視節(jié)目中獲得眼界和藝術的升華。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一直都是和諧理念中的重要組成,電視藝術中融入和諧理念不可或缺的便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例如,前些年引發(fā)觀眾強烈反響的電視紀錄片——《藏北人家》,描述的是藏北牧民在惡劣艱苦的高原環(huán)境下的勞動生活的場景。該紀錄片的鏡頭所反映的藏族牧民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行為表現,均能夠流露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以自然和諧相處理念的價值觀,將藏北牧民的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表達的極為深刻動人,引起了觀眾們對生命的本質和意義的話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再如,電視劇《劉老根》中,對龍泉山莊景色描寫的鏡頭,遠處有青山懷抱、腳下有清泉長流、山谷中傳來人們的歡歌笑語,描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引起了觀眾們的無限向往。該電視劇一經熱播,該電視劇的真實拍攝場地——龍泉山莊的游客數量快速增多,這是人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真實體現。
電視藝術應當扎根本土,將當地獨特的文化內涵深入的挖掘出來,在豐富多樣的個性化色彩鮮明的藝術中,共同推動文化藝術的和諧發(fā)展,相互借鑒、取長補短,這樣才能為文化藝術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典型堅實基礎。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背后,是不同國家思想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只有走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之路,才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正確選擇。例如:電視專題片《遠在北京的家》,該片講述了來自安徽省的5 名女青年到北京闖蕩,當保姆的勵志故事。反映了普通老百姓敢于追追幸福生活,為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精神品質。這種通過電視所反映出來的真實經歷,能夠引起觀眾內心強烈的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是人們崇尚社會和諧的意識思想體現。再如,前些年風靡大江南北的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我愛我家》《過把癮》,雖然在劇情上有著大量的矛盾和沖突,但是本質上都是人們對追求和諧的另一種藝術形式表達,文化的和諧理念才讓人們重新反思自我的生活環(huán)境和與人的相處之道。
對于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jié)目,普遍有一個共同點,即以圓滿的結局收尾,這是體現和諧美的重要藝術表達方式。該類型電視節(jié)目,往往可以讓觀眾獲得較大的精神、心理上的滿足感,從而使其深刻感受到和諧美在社會生活當中所具有的價值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認識。例如,在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該劇講述了一個普通市民在生活中經歷的酸甜苦辣,但是不管生活如何艱辛,主人公張大民總是保持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對困難一一解決。而劇中的其他人物角色也樹立的非常鮮明,觀眾中在觀看該劇中,總能夠隱隱約約的找到自己的影子,將劇情代入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來,更加深刻的體會生活的意義。這樣,觀眾們在虛擬和現實的情節(jié)切換中,自己的情感也得到了明顯的升華,這種崇尚和諧的劇情設計效果,就是向人們傳達一種和諧美的生活觀。
綜上所述,融合和諧理念既是電視節(jié)目提升自身質量和效益的內在需要,也是弘揚社會主旋律的根本要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從事電視節(jié)目創(chuàng)作的工作人員,應當深入學習理解和諧共生理念的內涵和精髓,善于運用藝術手法和技巧將和諧理念滲透到電視的情節(jié)內容中來,這樣才能引起觀眾們的情感共鳴,讓觀眾自覺接受和諧理念,確保節(jié)目獲得更好的引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