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燕
宣紙從何而來呢?傳說有一名叫孔丹的造紙工人,他在師傅去世后用自己造的紙畫了一張師傅的畫像??蓻]過多久,紙張變黃了,畫像也變得模糊??椎し浅ky過,便下定決心要制造出不會變黃的、經久耐用的紙。有一天,他來到安徽宣州一帶,偶然發(fā)現一棵大樹倒在了一條山溝里的小溪里,樹皮被溪水漚爛了,能看到樹皮上白白的木纖維柔軟而結實。經過詢問他才知道,這是一棵青檀樹。于是他就用青檀樹樹皮為主料制作出了理想中的紙。據說,青檀樹只在安徽的涇縣、太平、宣城等地生長。這些地區(qū)在隋唐時都屬于宣州府,所以這種紙被稱為宣紙。
那么,宣紙在當時到底有多受歡迎呢?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它的忠實粉絲,視之如珍寶,還專門辟了澄心堂來儲藏宣紙,后人稱之為“澄心堂紙”。特別愛紙的北宋詩人梅堯臣有一次從好友歐陽修那里得到了澄心堂紙,便激動不已地寫下了《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其中“滑如春冰密如繭,把玩驚喜心徘徊”的詩句表現了宣紙滑如春冰、密如蠶繭的特性,也表達了梅堯臣把玩宣紙的驚喜與回味。
那么,為什么宣紙的質地能純白細密、紋理清晰,還能百折不損、不腐不蠹(dù)保存長久呢?這就要歸功于它講究的用料與背后隱藏的十分復雜而獨特的制作工藝了。
制作宣紙要經過水浸、發(fā)酵、蒸煮、曬白、打漿、抄紙、烘干等環(huán)節(jié)才能完成,而這其中每一道看似簡單的工藝都十分講究,只有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個人體悟才能掌握其中的精髓。此外,制作宣紙選用的青檀樹樹皮必須是生長兩年以上的枝條的皮,用的稻草最好是沙田里的稻草……這些原料的加工也大多通過原始的日曬雨淋等方法完成,并且沒有具體的指標,很多關鍵的技藝,主要憑借的就是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和每個工匠的個人經驗。
今天,宣紙家族召開一年一度的家庭大聚會,讓我們來認識認識它們吧!
根據制作工藝不同,我們宣紙家族被分為三類:生宣、熟宣、半熟宣。
你以為我們宣紙家族都是潔白無瑕,素面朝天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經過工匠的再加工,素面的宣紙變化出了多種色彩。
清代 彩色虎皮宣長134厘米 寬65.5厘米
我們是彩色虎皮宣,分鵝黃、天藍、深紫、粉紅等各色,因紙上有斑紋像虎皮而得名。
清代 勾銀填金蝙蝠祥云黃素箋 陳孚恩《楷書七言聯》(局部)
我是印花填彩加繪茶色絹紋紙。仔細看,你是不是能看到我身上的花卉圖案生動細膩、紋理凹凸有致,還有仿佛綢緞般的質感?
我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要將染色后的紙用刻有絹紋的板用力壓制,使得紙上隱隱呈現絹質的紋理;再用水印法套印出花卉圖案的大致輪廓;最后需要用畫筆蘸上彩色顏料填染花葉和果實。這充分展現了造紙工匠巧奪天工的才智技藝和文人雅士的閑情逸致。
清代 印花填彩加繪茶色絹紋紙梁同書《草書七言聯》(局部)長129厘米 寬21厘米
我是勾銀填金蝙蝠祥云黃素箋。我不僅看上去色澤明亮、光彩奪目,身上還有漂亮的祥云和成對的蝙蝠紋樣。我不僅顏值高,還含有美好的寓意——福如東海,好事成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