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寅禾
分類教學法的實質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進行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進行不同的區(qū)別教學。教師要學會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應用分類教學的方法,增強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寫作的能力。
一、引導優(yōu)秀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
由于一些學生的閱讀量比較大并且語文素養(yǎng)比較高,所以此類學生的作文水平相對于班內的其他學生來說是比較強的。但是這類學生在班級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比較少,所以教師就要學會引導這類學生,讓學生學會通過觀察生活、發(fā)表文章以及揣摩他人或者自己的寫作技巧等方式,不斷地積累寫作的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從而對寫作技巧和能力進行自覺地探索和改進,逐步使自身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從量的進步逐步實現質的飛躍。
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發(fā)表在校報期刊上,既可以使學生通過發(fā)表文章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以及樂趣,又可以使學生通過揣摩其他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其次,以記敘文《我的故事》的作文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寫作,然后找出其中寫得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內進行展示。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優(yōu)秀作文的作者講述自己寫作時的構思以及作文中語句的推敲等,從而使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和構思。
二、關注中等學生,提高學生能力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寫作水平比較一般的學生在班內所占的比例是比較大的。教師要學會不斷地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傳授一些相關的寫作技巧,使學生可以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新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對于作文的構思能力,進而為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也要通過引導,使學生們能夠自覺地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或書籍,擴大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學時,就可以以此篇文章作為范文,帶領學生一同探究魯迅先生的寫作構思以及寫作技巧,使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學會分析和學習優(yōu)秀作品的寫作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寫作技巧的能力。教師在教授這篇文章的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們推薦一些魯迅先生的其他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課后進行閱讀,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量,使學生可以為之后的寫作積累素材。同時,教師也要經常布置一些作文題讓學生完成,既可以使教師通過學生的作文發(fā)現學生寫作方面的薄弱之處,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教學,又可以使學生可以在不斷地寫作練習中,體會寫作的樂趣以及快感,進而愛上寫作并且自覺地學習寫作。
三、激發(fā)后進學生,提高學生信心
對于班上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一定要多加關注和關心,不能因為他們寫作基礎差,常常跟不上教師平常的教學速度,就放棄對該類學生的作文教學。雖然作文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一般對寫作所持的態(tài)度都是排斥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此類學生就是不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實際上此類學生是對于自己的寫作沒有足夠的自信心,并且不認為自己可以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所以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針對此類學生的特點,為學生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進而逐漸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例如,教師在《濟南的冬天》教學結束后,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家鄉(xiāng)雪景的作文,之后找作文寫得較差的學生進行談話,指出學生作文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學生所犯的錯誤給予正確的指導。同時,教師在談話的過程中還要努力發(fā)現作文中的閃光點,針對學生寫得好的語句或者段落提出表揚,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在逐步地掌握寫作方式的基礎上,慢慢地開始對作文寫作練習產生興趣,最終使他們的寫作能力以及作文成績都得到相應的提高。
由上述討論可知,通過分類教學法對初中生進行一系列的作文教學,既可以使教師的作文教學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又可以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他們對于作文寫作的興趣,進而使班內所有的學生的寫作水平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